分享

如何平息内心消极的声音?

 雷雳和学生们 2020-01-19

摄影师:林宛儿

如何平息内心消极的声音?

我们内心的批评会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这里有一些想法可以帮助你

Diana Raab

尹立鹏、雷雳译

上个周末,我开了一个回忆录写作研讨会。许多参与者都有一份正在撰写的回忆录,并需要有人对写作中最困难的一个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比如确定回忆录的重点,并找到最佳的结构。当我们讨论这些话题时,有一个问题不断出现,那就是如何处理负面的自我评价或内心的批评——它们试图阻止我们做我们内心要求我们做的事情。

消极的内心声音可以被认为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它助长了我们的不安全感和焦虑。“内心批评家”最喜欢的格言之一是:我做不到”“我应该……”“你怎么了?”“你为什么不呢?有时这些评论可能会给说话者一种控制感,但有时却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个烦人的、持续不断的声音。除非有人告诉我们要压制这种声音,否则它会让人难以摆脱,并阻止我们实现某些目标,比如写一本书。

我们大多数人都善于贬低自己,排斥别人的正面评价,强调负面评价。那个“内心的批评家”似乎是不请自来的。但值得庆幸的是,偶尔会有一种声音告诉我们,只要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就可以了。作家娜塔莉·戈德堡(Natalie Goldberg)将其称为猴子之声”(the monkey voice),这个声音会让我们想起除了写作以外应该做的所有事情。作家丹尼·格里高利(Danny Gregory)等人使用了这样一个比喻:一只猴子站在你的肩膀上,让你担心一切。如果你这样做了,那么你就为任何可能发生的灾难做好了准备。耶娜·平科特在她的文章《让你内心的批评家闭嘴》中说:内心批评家的矛盾之处在于,它攻击和破坏你,是为了保护你免受羞辱。

许多人相信,定期的冥想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平息内心的批评,并激励我们关注内心的信息。在这种练习中交织的是自爱。冥想老师莎伦·萨尔茨伯格在她的《真爱》一书中提醒我们,冥想是一种记住我们与生俱来的善良的方式。她的观点是,当我们反思自己的积极品质时,我们就架起了一座通向自我同情和关爱的桥梁。

在你的冥想练习中,专注于快乐是个好主意。记住,那些爱自己和他人的人更可能快乐。萨尔茨伯格主张,如果“批评家”在冥想中出现,让它像天空中的云一样蒸发,并试图用积极的思想来压倒它。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自我批评。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这种类型的冥想是有回报的,但是就像其他事情一样,把内心的批评放在一边,专注于自我同情和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情需要练习。

当一个成年人告诉你不擅长某件事的时候,内心的批评可能从孩提时代就一直伴随着你,而你一直无法从脑海中去除这种声音。要让“内心的批评者”闭嘴,第一步是要意识到它的存在。

最后,消极的自言自语只会适得其反,毫无帮助。所以不断地提醒自己你的能力和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资料来源:

https://www./intl/blog/the-empowerment-diary/201903/how-quiet-negative-inner-voic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