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海心外科:健康过春节,这些心脏“预防针”你不妨了解一下

 戴的眼镜小眼睛 2020-01-19

马上就到春节了,在这个阖家欢聚团圆的时刻,稍不留神,节日心脏病就很容易盯上某些人。

节日心脏病,是指节日期间,心脏病复发的患者数量会明显增多的现象。根据临床数据统计,过年期间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时期,各大医院的门诊和急诊都会接收很多突发心血管疾病的病人。

2018年BMJ曾发表过这样一项有趣的研究:瑞典某研究团队分析了28万名心梗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发现在圣诞节、元旦、复活节等节日以及世界杯、奥运会等大型赛事举办期间,心梗发生率更高。

研究人员认为,节假日以及大型赛事心梗高发,可能与激动的情绪、聚餐导致的过量摄入酒精、食物等因素有关。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史,或者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来说需要警惕,而既往无心脏病史的人群,其实也不能大意!

长海心外科根据过往诊治数据发现,春节期间,心血管疾病高发主要与以下七大因素有关。

01

寒冷天气

哈佛医学院的心脏病专家发现,寒冷确实在引发心脏病的发作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寒冷低温可以使冠状动脉收缩,这对许多正常人来说一般不会造成什么问题,但是对于一些患有动脉硬化的病人来说,这种收缩就会导致胸痛以及心脏病发作。

另外,由于寒冷而颤抖,身体消耗能量以产生热量,心脏必须作更大的功能;寒冷的时候,活动力减少,包括脑、心肌、内脏血液灌流因而减少;冬季因排汗减少,水也比较少喝,尤其老年人口渴的感觉差,常见水份摄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及血压上升,血栓也容易形成,这都增加了心肌梗塞和脑血管疾病发作的机会。

02

不当饮食

对于大部分心脏疾病来说,都是需要注意饮食习惯的,比如说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等。

过年期间,大多数家庭的饭桌上摆满了大鱼大肉大虾,这样很容易导致摄入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过多,而这些高糖、高盐、高油及高脂食物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平时都是需要少吃的,可是亲戚朋友一见面,彼此为了表达关心,多会劝酒劝菜。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使人体血管内的脂质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这是引起心脏病以及中风发作的重要原因。 

03

作息紊乱

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近1/3 的时间,它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一种主动调节过程,目的是为了恢复精神,缓解疲劳。作息不规律、或者睡眠过少,会导致抵抗力的下降,会增加乳腺癌、心脏病、糖尿病和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患病风险。

据科研人员的实验结果显示,人体正常的24小时周期被破坏的话,也会扰乱基因的节奏,对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过年期间,人们原有的生活作息规律一不注意就很容易会被打乱,平时的锻炼也会因人情往来等原因停止,这些会引起体弱人群体内代谢紊乱,使部分人免疫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 

04

情绪起伏

麻将,被称为中国的国粹,原是属于王公贵族圈子里的游戏。在发展过程中,麻将从宫廷走向民间,逐渐成为中国人爱好的游戏之一。春节欢聚的时候,很多人往往喜欢围坐在一起玩玩麻将,这个娱乐活动带有一定的刺激性,很容易让人情绪激动。而情绪过于激动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这就有可能诱发中风、心脏病的突然发作。 

美国的医学家在对1600人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人在大发雷霆后的2个小时内,心脏病发病危险增加了1倍。临床研究也发现,有相当多的心梗患者,在发病之前的6小时之内,有过发怒等剧烈的情绪波动。此外,患有心脏病在节日还要注意不能过于伤心,节日期间可能会有很多子女因为工作原因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而老人可能会过多的思念而郁闷心情不爽,也会对心脏产生冲击,往往会有胸闷,或者感觉前胸或者后背压榨性的胸痛,这就是要犯心脏病了。

05

病是“累”出来的

过量的体力活动,包括经常工作时间过长,休息不好,处于紧张、压力较大的状态下,就会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使机体长期处于应激反应中,引发人体心脏、大脑等疾病的发生。春节,看到在外工作了一年的儿女都回来了,父母们很高兴,就想给孩子多做些可口的饭菜,守在孩子们身边多聊聊天话话家常,因此很多老人会在春节期间花大量时间操持饭菜,和儿女们彻夜长谈、熬夜娱乐,造成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其实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据相关数据显示,过年期间老年人心脑血管急症的发生率比平时高三成,占到医院急诊的60%以上。因此,老年朋友们尤其要警惕节日心脏病。

06

烟酒过度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过年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很容易出现吸烟饮酒的情况。但是,尼古丁、酒精会加重心脏及其他重要脏器负担,造成对心脏的损害,导致血管痉挛而引起血压升高和冠心病猝发。 早在1978年,假日心脏综合征这个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来时,作者就表示,短期内大量酗酒,与心律失常存在相关性。假日心脏综合征指的是没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在大量酗酒之后,产生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心房颤动。在大量饮酒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不适、昏厥等心律失常常见症状。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也曾明确表示,长期或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脏和肝脏的负担,可直接损伤心肌,造成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加重或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增加猝死发生率;此外,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公共场合全面禁烟后,流行病学调查均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长海心外科想郑重补充一些医学知识:

头孢类+酒=毒药

感冒药+酒=肝衰竭

安眠药+酒=一条人命

降压药+酒=低血压休克

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

抗癫痫药+酒=药物失效

抗过敏药+酒=嗜睡昏迷

肠胃炎药+酒=更易醉酒

抗心绞痛药+酒=头痛、休克

解热镇痛药+酒=消化道出血

07

药物漏服

心脑血管疾病属于慢性病,要控制病情需长期坚持服药,一旦停药,容易突发心梗或猝死。 过年期间,由于庆祝和娱乐活动比较多,而且拜年走亲戚人来人往,所以很多人因为忙碌而忘服或漏服药物,更有一些迷信的老年人觉得大过年的吃药不吉利,会影响孩子们的情绪,于是便悄悄地停了正在服用的药物,殊不知这正是心脑血管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温馨提醒:为了避免漏服药品,建议患者最好将药装在小盒内,放到桌上或醒目位置,外出时也应随身携带。

此外,长海心外科还想提醒各位注意一下心血管疾病的“魔鬼时间”。

从凌晨到上午10点这一段时间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被医学界称为“魔鬼时间”。这是因为人在睡眠中心率比较慢、血压较低,而在醒来时血压上升,心律加快,而且体内水分流失了一夜,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因此建议年轻人一定要注意不能常熬夜,而老年人则要学会“赖床”,醒后尽量在床上躺一会儿再起床;同时尽量不要在早晨锻炼。

综上所述,大家在欢度春节的时候只要细心注意以上几个诱因,做到均衡饮食、作息规律、玩乐有度、控制情绪、服药规律就可以安安心心过年啦。最后,长海心外科全体医护提前向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团圆、幸福安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