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楷书行书双入选,国展菁英周易是怎么做到的?

 mengk4fz0yyf5h 2020-01-19
周易是随性的人
这是从字里行间读到的
他反对设计
坚持自然、随性的书写
使灵性
发之于笔墨之间
最终又一次打动评委
在第十二届国展中
楷书、行书同时入展
楷书行书双入选,
国展菁英周易是怎么做到的?
周易 “澄心阁”主人。1977年6月出生。安徽省定远人,现定居江苏省昆山市。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昆山青年书协副主席、昆山硬笔书法学会副会长。
作品获奖情况:
2019年入展第十二届国展(行书,楷书)
2019年获中国书法大厦杯全国书法作品展优秀奖
2018年入展新时代新徽派安徽书画40年精品晋京展
2018年获安徽省书法大展最高奖
2017年获江苏省第二届“江苏书法奖”最高奖
江苏省建国60周年书法美术摄影展书法组(银奖)
苏州“张旭奖” 创作奖连续三届获奖
江苏省第十一届“五星工程奖”(铜奖)
作品入展中书协主办的有: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大型书法展
全国首届书法临帖展
全国“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
“沈延毅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沙孟海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第二届“赵孟頫奖”全国书法作品展
首届“刘禹锡杯”全 国书法作品展
中国首届“欧阳询杯”全国书法展
第二届妈祖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
第二届全国行书作品展
周易
我的创作观

我于书法的学习,转眼已过26载。这一路走来,书法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最初盲目的胡乱书写到形成自觉性地有条理的书写,荒废了10年之久。直到遇到王羲之的《怀仁集字圣教序》行书帖,才让我真正地打开了书法学习之门。这一临就是十几年,在这十几年中我又陆续临习了二王一脉的其他法帖。始终坚信要想真正学好书法就必须打好笔墨、技巧这一关。任何一门艺术都是如此,技法是理性的,而艺术是作者在理性的基础上的感性发挥,只有两者的有机会结合才升华为艺术。

其实,我对创作一词是持反对意见的,总觉得创作包含设计或者刻意的成份在里面,我固执地坚持自然、随性的书写。第二届“江苏书法奖”作品的完成并获奖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我的这种坚持。我日常书写主要是大量的临帖,若临帖至心手双畅时,便顺势抄上几张小品,时间一久,倒也积攒了很多。平时书写的内容多为禅诗、题跋之类,这类内容与我的心性相合。可随文意、诗境、行列长短、自然、留白随意而为。章法上注意整篇的和谐,所有的矛盾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和而不同。纸张上尽量素雅为上,力避花哨。我极讨厌那些色彩对比太过强烈的纸张,而素雅的极致就是白纸黑字,这些恐怕与我性格和审美有关,我个人总认为清雅素淡是艺术风格的极致。

我一直向往古时文人的书斋生活,闲淡、自适、随意而为,而又不逾距的生活状态。一贴、一笔、一盏茶,当然还有一支烟。便足可消磨很多时光,因而,我学书的理念侧重于文人的经典之作,诸如魏晋诸贤:苏轼、米芾等,他们作品中的那种雅逸冲和,那种说不明道不清的味儿让我深深迷醉,我平时的书法创作亦往往因为这一点取向而完成。

正如《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终生乐于此道、当以欣欣然!

周易

2019.5.28夜

周易
书法作品欣赏

以下作品请横屏观看

欢迎其他十二届国展入选作者来稿(附简历、作品等)

戳“阅读原文”,抢购文房用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