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穗庐 江南文学会馆

 grandy3hz 2020-01-19

                    北山街94号,即穗庐。穗庐又称“鲍庄”,业主为广东人鲍柏鳞(又作伯邻),1925年建成。庐坐北例南,依山面湖,篇有“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之畅意,可称为西湖北山街现存于世难得的私家园林。


  穗庐座落在西湖岳庙旁,曲院风荷大门对面。目前是江南文学会馆,也是纪念巴金的地方。
 

  巴金一直对西湖情有独钟,每次来都要住在西湖边。在他的《随想录》里,最有名的一篇关于成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文章,就是1981年在西湖边完成的。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巴金几乎每年春末夏初,都要到西子湖畔疗养一段时间。1994年在汪庄,写字困难的他,还是提笔写下“西湖永在我心中”几个字,表达自己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拾阶而上,就会看到穗庐的牌楼,做工精细,有岭南风格。进入大门,有一座三开间的两层小洋楼就是穗庐,如今经常举办一些和巴金有关的展览用以纪念这位文学巨匠。 
 

 
  再往上走,渐入佳境。有一座石头亭,现在把它叫做“巴金亭”。
  亭子里,放置了一个珍贵的巴金手模,这是当年由北京现代文学馆制作、巴金女儿李小林特别赠予杭州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纪念巴金与西湖割舍不断的渊源。而西湖边,也从此有了以纪念巴金为内容的人文景观。
  

  手模柱子左侧写有巴金的话:我的心灵中燃烧着希望之光。
  手模柱子右侧写有巴金的话: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
  手模柱子正面写有曹禺的话:你是光,你是热,你是二十世纪的良心。
  巴金亭旁边正好有棵树开着鲜艳的红花,随手就给拍下了。
    再往上走不多远,就会看到一个石头八角亭,有个平台,那里可是眺望西湖,曲院风荷的绝妙之处。这里一般很少有人来,换个角度看西湖别有一番味道,有点“风月怡情”啊。远处隐约可见“雷峰塔”
 
   

  不管爱不爱好文学,有时间都可以来这里闹中取静,正如江南文学会馆馆长,《走读西湖》的作者王旭烽所说:西湖的文气、江南的诗意、中华民族的神韵尽可在这里寻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