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如何防范?作为家长,你必须要看!

 康泰wjr图书馆 2020-01-20

“从来没有一堂课,教会我们如何长大……”这是影片《少年的你》中主人公陈念在受到校园欺凌后被调查时所作出的感叹。

这句话让小编很是震惊,每个正常成长的孩子面对校园欺凌该如何承受,嘲笑和侮辱并不是成长的必修课,那该如何抵御、拒绝欺凌呢?

在大量调研校园欺凌案例的基础上,邵守刚得出结论:“爱是习得的,欺凌也是。”他认为,校园欺凌的发生源于复杂的家庭、学校、社会因素,但原生家庭、亲子关系对孩子性格养成与自信培养的重要作用是造成校园欺凌、暴力的深层次心理根源。

所以,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否能建立为平等亲密关系,才是解决欺凌的真凶。



在新生命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最初接触的人就是他们的父母,亲子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中的具有最重大意义的关系,它决定其他的人际关系。其他的关系大多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关系的投射、映射或是翻版,是我们孩提时代与父母关系的复制。

“天地伦常”,无外乎“伦”与“常”两个部分,“伦”就是人伦,包括夫妻、亲子、兄弟、朋友、上下级;“常”则是五常,是永远实行、不可或缺的行为规范,是衡量人伦关系的尺度。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又称为五种德性。它与五行配合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郑玄、《诗纬》的说法,木为仁、金为义、火为礼、水为信、土为智;另一种是毛公传说、京房、《汉书·天文志》等说,都是以土为信、水为智。但是,按照五常的本义来看,以土为信、水为智,更合乎本体。



在《五行大义》中有:“五行则木有笼罩覆盖、滋生繁多的特性,符合了恻隐与博施;火有消除黑暗、照亮光明的特性,符合了分别与践法;水有包含润泽、流动通达的特性,符合了睿智与明慧;金有强硬坚刚、锋利刀刃的特性,符合了合宜与裁断;土有保持承载、包含容纳的特性......”所以,若以水为信,土为智的说法,缺乏道理,证据不足,与五常本义相背离。

我们把五常的特点对应到五行的类象上,从自然规律中去挖掘,你就能理解了。

比如,以仁为例:

《尚书·洪范》中:“木曰曲直”就是在说,木可以弯曲也可以平直。就像是古代的马车,车轮是木质的圆形车轮,而连接两个车轮中间的车轴,却是笔直的横木。

正因为木性的曲直,才具有观赏性,《周易》中的“观”卦,卦象为上巽下坤,直读成地上之木,说的就是春天时节,刚从地里钻出的嫩草。这是的木体内是空虚的,而木的外部却有花有叶,是可以观赏的,这正如人的容貌一样,是显露在外,可以观看的。

所以,顺应木的运行状态,发挥功能,就会茂盛,最终就可以结成果实。

而仁者爱人,这个爱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就如同,木由内向外散发的过程,木是正能量,是向上走的。我们看一个人很有爱心,是不是他很和睦,就像春天一般。

那我们看孩子就如同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这种升发状态,是需要无私的爱去滋养的,那这种爱就是调和亲子关系的桥梁。



但木的升发状态,也需要有一定的原则性和尺度的。过度溺爱或不管不问都是有问题的。孩子和妈妈天生有一种依赖,比如一两岁小孩,你越打他骂他,他越向你的怀里钻,这就是打是亲骂是爱。

我们都知道,五行是有生克关系的,任何一个关系处理不好,都会影响其他关系。那我们该如何处理亲子关系,又该如何拿捏爱的尺度呢?

我们不少父母的一种通病,就是从上学到找对象到生老病死都巴不得包办了,这就是亲子关系过强的表现。亲子关系太过于强的情况下,表现为对孩子太溺爱,这种爱是一种博爱、泛滥的爱,是一种无条件的满足。

这种过强的爱,会让木亢旺,严厉的管教反到不被克制,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就要适当地削弱木的能量,在金木失衡情况下,用水来调和。水为智慧,那就要开动父母的大脑,找到与孩子沟通舒畅的点,来疏通亲子关系的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单亲家庭的现象越来越显著,这对孩子的关注也忽略了,只知道生不知道养。所以,要增强木的能量,关注孩子,给孩子的爱。少些教导批评的金气的气场,来平衡的木的能量。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唯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无论是学习、购物、吃饭、穿衣等各种生活方面,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促使孩子从完整的选择过程中成长,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在这些选择过程中,家长可以这样做:


选择前给孩子更多机会去选择,尽可能的少提或者不提意见,真正让孩子做主,让孩子从中自然地积累经验。

选择时给孩子足够的时间,不提太多的意见,即便他们选错了,除非对他们造成伤害的,否则不要轻易纠正。不要害怕出“问题”,这是他们成长的必要途径和成本。

选择后假如孩子的选择是适合的,家长和孩子一起高兴。假如选择有误,我们也不要去指责和讽刺,孩子自己已经从中获得教训。最好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说,下次依然给他们机会,相信他们下次一定会更好。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