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从校园欺凌现象思考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孩子心理健康水平

 王明鹏 2020-03-26

看过影片《少年的你》,心里沉甸甸的,电影描述了发生在高三学生中隐蔽的欺凌现象,导致的悲剧令人心痛,在欺凌者可恶嘴脸与被欺凌者身心痛苦对比下,想说的话实在太多,允许借助心理学这副眼镜,情感隔离下进行一番理论分析。

周冬雨主演的被欺凌女主角,与同样被欺凌而跳楼的女同学一样,有着类似性格特点,简单说就是唯唯诺诺,胆小怕事,逆来顺受,软弱可欺。看起来正应了古人那句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仅仅无底线的善良是不够的。

而作为欺凌者的主角,除了符合一般认知的霸道,缺少敬畏,心狠手辣,欺软怕硬,电影刻画的这个角色还有一个特点格外瞩目,那就是长相甜美,成绩优异,霸凌者又是学霸者,真可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这可以颠覆一点常规思维。

有人说,欺凌者也不是人高马大,被欺凌者也有身高力壮的,为何就不敢反抗抵制欺凌呢,比如前段时间曝光的某校园被欺凌者,长的人高马大,却长期忍受同校同学的欺凌,终于有一天不堪忍受把这个欺凌者扔下楼,才广为人知。

解释这种欺凌与被欺凌的现象,不得不先说到人格特征话题。


  • 人格特性是难以改变的

科学家已经研究证实,心理生理神经活动导致出现四种人格结构,包括活泼型、暴躁型、平静型、抑郁型,对应的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四种类型人格,也与巴甫洛夫研究的神经活动类型相似。

人格是一个人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活动总和,表现出来就是各自气质性格脾气差异,用文学家的语言说,“世上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个体也是如此,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大致的分类又是明显的。

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受到先天遗传、后天经历、当下环境等综合影响,大的改变是非常难的。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林子大了啥鸟都有,有些鸟生来就是捣乱惹事生非的,就是挑战正常社会规则的,也就说有些人更多具有反社会特性,这是社会必须要面对的现实。这也是校园欺凌现象难以根绝的原因之一。

当然,不同人格特质根本上说没有好坏优劣,只是各自适应环境的应对方式不同,需要的是从小开始注重规范与引导。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到社会环境与人格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校园欺凌现象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加强认识,才能着手解决。

人格特性类型可以追溯到婴儿小时候依恋类型,大致包括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安全型婴儿内心安全感足够强大,可以勇敢探索周围世界,用自己心理能量发展自己能力。后两者属于不安全类型,特点是会在父母离开后害怕恐惧或者大喊大叫,或者毫不在乎,漠然处之,这都是需要引起父母关注的。

由此,不得不重视家庭养育在孩子成长中的关键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仅仅提供物质需要,让孩子身体长高长大,更需要用心呵护孩子心理成长,尤其看到并接纳自己孩子从小表现出来的特质类型,在此基础上用爱心与耐心陪孩子长大。

孩子成长中出现问题,有个体特性原因,更有作为父母的失职。父母责任别人无法替代,孩子成长注定无法重来,认识到孩子独特特性,用有效方式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这是认识人格特征理论的意义。


  • 童年期的家庭教育最关键

影片《少年的你》卷入校园欺凌的学生,家庭情况不等,如单亲家庭、不讲理家长、粗暴家庭教育等,共同点表现为学生与父母关系不好,甚至有着严重隔阂。

无论是可恶的欺凌者,还是可怜的被欺凌者,其实都是家庭的受害者。

因为作为需要关爱与保护的未成年人,这些学生其实生活在精神分裂的世界中,家庭没有爱的氛围,家长也不教爱与被爱,却要求这些学生自学成材,自觉会自爱与爱人。

爱是高级情感,不是喜怒哀乐这些与生俱来的情绪可比拟的。爱不是食物,缺了就能获得或者花钱买到。爱需要培养,需要用心呵护,尤其对于人格特质距离社会适应大的孩子,更要抓住关键期关注培养,而这正是家庭教育要关注的。

这个教育孩子的关键窗口期就是童年时期。

弗洛伊德更是认为,整个人生不过是五岁前生活的重复,这颇似我们古人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无道理。

因为婴幼儿时期重要性在于把孩子依恋关系变成安全型,或者意识到孩子不安全型特点,能更加关注孩子心理安全感需要,为此重在培养亲密良好亲子关系,奠定孩子人生发展基础。

而我们说教育孩子要抓住童年,则是因为婴幼儿孩子尚不能完全独立生活,离不开父母身边,父母会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孩子,但是童年不一样,开始读书上学,意味着离开家庭开始学校生活,开始接触社会。

这标志着一个人社会化的正式开始。

社会化包括四要素:明确生活目标、学习社会技能、遵守社会规范、培养社会角色,仔细想一想的话,这些其实都是违背人性本能特点,即追求即使满足快乐的,为此才需要父母家庭的引导与关心。

这是童年时期关键的意义,也是作为父母要重视的根源。个体社会化良好未必能成为社会栋梁,但确保不会成为社会有害之人,这就是“先成人后成才”,“要成才先成人”。

  • 四种家庭教育模式

研究发现,家庭教育有四种模式,可以看看你觉得自己经历的是哪一种,自己作为父母的话又会是哪一种,这些模式来自生活常识与感受,大致可以想个差不多。

第一种“放养式”教育。

农村人教育孩子爱说“树大自直”,就是放养式管理,放羊般不管不问,任凭孩子自己成长,大了自然就会懂事。这对于大多数孩子问题不算大,因为适应社会困难的孩子毕竟是少数,而且这种家长也不是不管孩子,遇到大问题也会帮助孩子。

第二种“严厉式”教育。

这种家长处于两种极端,要么好不容易成功的社会人士,要么比较悲催的失败人士,从自己体验中无限放大严厉教育模式,所谓“不打不成材”。比如红楼梦中贾政教育宝玉就是如此,看不顺眼稍不顺心就是一顿暴揍,即便打死过一个儿子了,也不认为这个方式有问题。

第三种“溺爱式”教育。

老来得子多是如此,傻疼孩子也是如此,唯恐孩子受到伤害,希望孩子顺顺利利,所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满心里都是孩子第一,只恨不能给孩子摘星星满足所有愿望。现在的溺爱孩子还多了一个心理学依据,那就是担心伤害自尊,自尊受伤就会自卑,自卑就会自己破罐子破摔,这是万万不可以的。

第四种“权威式”教育。

积极关注为主,赏识教育理念,关心孩子情感,但是违反约定规则一样要批评教育乃至惩罚,也即是所谓“民主集中制”,这种教育建立在亲子关系良好基础上,即使批评也在提前约定与具体行为上,因此教育孩子效果最好,即自信自爱,又爱人尊重人,也就是社会化良好。

这几种教育方式最大区别不在于什么名字与称呼,而在于亲子关系连接度,以及家长自身社会化良好程度,关系良好是前提,家长以身作则是关键。

具体到电影人物,欺凌者学生与家长缺少亲情沟通,而且欺凌者学生几乎就是父母的翻版,出事后不是推脱责任,就是死里暴打孩子。

一个家长自己是什么人,要比说什么做什么更重要。

我们作为家长受条件、时代限制,当然也许不咋样,当然问题也会很多,可是要意识到孩子的教育,不在未来多辉煌有出息,而是不能变成社会对立者,不能成为大众唾弃者,这才是需要思考的。

还是那句话,孩子的优秀更多是自己自律努力的结果,而孩子的不幸更多是家长糟糕教育的结果,就像电影与现实中的无数故事,不负责的父母不教育孩子,有一天社会就会替代来教育,而这种教育往往就是毁掉一个孩子一生,更惋惜的是,这种社会教育原本是父母稍稍关注就可以避免的。

  • 中学阶段是家长陪伴孩子的最后机会

孩子的成长是非常快的,小学毕业过后,中学阶段是一瞬间的事。因为在我们心理感觉上,第一年是新生,第二年刚适应,第三年就是毕业生了,时间不等人,感觉好突然。

更为要紧的则是,作为父母要知道,孩子读中学这个阶段是自己陪伴孩子的最后机会,一旦孩子成人,无论读大学,还是参加工作,事实上亲子关系不会再和往常一样了,比如孩子关注的不再单纯学习了,孩子自己世界变宽阔了,孩子注定要远离父母独自经风历雨了。

当然大多数父母与孩子是经历正常分开与分离,这对于亲子关系良好的孩子来说,不算得什么,但是对于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孩子来说,这也许意味着未来的路更加艰巨与困难。

就如同电影《少年的你》里面的高三学生们,那些欺凌与被欺凌者,就是这些需要被关心的问题孩子,让这些问题孩子心理健康起来,就要讨论涉及到的多个方面,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体。

显而易见,父母是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参与者。

悲催的是,这却是一个悖论,因为正是这些父母心理健康程度不高,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现在又要寄希望这些心理本身有问题的父母来帮助问题孩子,真的是件难事。

换句话说,问题孩子的家长如果心理健康水平高,自然会意识到这些问题并着手去解决,如果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即便指出孩子问题却依然做不到。

真是那句老话,“难的不会,会的不难”,“你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却无法让它喝水”。

写到这里,有些无奈无语感觉,在这里就事论事,大谈空谈,理论讨论,的确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这好比面对空无一人的房间,想象着无数热切盼望帮助的个体,试图来个热血沸腾的演讲,要么是疯了,要么是傻了。

可是,既然提出了校园欺凌这个话题,看过了这个校园欺凌电影,也就不得不说点什么,权且用心理学眼镜再胡言乱语一番吧,试着说说可能的解决问题方法。

  • 应对孩子心理健康方式

首先是社会与学校。

这些年社会关注校园欺凌现象不得不说重视多了,有关部门下发了专门文件,社会人士也纷纷呼吁撰文并提供许多帮助。与之对应的则是学校角色的尴尬,学校责无旁贷同时,也是能力有限,老师们主要知识传授,班级管理也是以正常事物为主,学生心理问题又都是隐藏隐形的,即便发现也是难以根治。

其实教育部门早就要求学校配备专业心理咨询老师,接受专业培训,设置专业咨询室,这是非常好的解决问题途径。但是心理问题的特点不像生理问题容易被重视,这个很容易被忽视,很少有孩子主动走进咨询室,不少学校咨询室也就流于形式,现在要做的是提高学校咨询师水平,引导问题学生走进咨询室,对于问题学生适当主动介入,问题严重者及时沟通家长,并转介到有能力的专业机构。

但是必须承认,现实中具体到个体孩子来说,社会与学校能做的也就这些,很有限。

其次是孩子的父母。

这是作为父母责无旁贷的责任,也是义务,怎么做呢,还是具备责任意识最重要。中学孩子人格特质初步具备,但是不是不可以被影响,这就需要父母付出行动,而不是抱怨、推责、说说而已。

社会心理学有个行为公式,一个人的行为是社会环境与个体特性互相作用的结果,比如旁观者效应就是例证,比如学生上学时遇见老师会问好。具体到一个孩子,基本人格特质初步固定,如何改善存在的不适行为呢。

这要考虑两方面,一个是作为家长要考虑规范自己言行与价值观,言传身教才有效果,真的为了孩子前途考虑,就要自己先做好自己,用正确的社会规范要求自己,记住道德是首先自律的,不是用来趾高气昂指责别人的。

不过这点做到太难,还是悖论原因,看看影片中欺凌者的父母,面对警察询问一个个振振有词,自己责任一点都没有,这让年轻警察叹息说,原本自己最爱熬夜玩,工作不久就习惯了早睡觉,因为“实在不想看见那一类人”,睡觉了就眼不见心不烦。

另一个方面就是应对孩子方面,采取接纳——认知——行为三步曲策略,接纳是首要的关键的。无论孩子是强势性格,还是软弱性格,这都是生活经历导致的适合自己的特点,没有好坏只是适应,接受这一点,在这个基础上与孩子讨论如何更好应对欺凌与被欺凌行为问题。

讨论这些行为后面认知思维,欺凌为了什么,欲望需求目标是什么,被欺凌者也是如此,找出行为后面的思维模式,发现行为的真正目的,适当降低或者提高这个需要。同时采取合适行为方式,用积极的新的方式替代,目标不变方法变,这些需要父母与孩子达成共识,一起监督去做。

最后就是孩子自身。

接受专业心理咨询是个好方式,毕竟到了欺凌与被欺凌这一步,心理问题已经不是一般沟通可以解决,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处理。

孩子是父母生出来的,父母就有责任培养孩子成人,父母也是孩子成长最关键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支持系统。中学阶段是为人父母最后陪伴孩子的机会,之后孩子长大,心理定型,价值观确定,父母们再也没有机会教育了。


  • 结语

面对校园欺凌现象,真的要作为一面镜子,引起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们的重视,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否则,“雪崩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而父母一定是最要紧最关键的那片雪花,这是毫无疑问一定的,希望每个父母都重视自己孩子心理健康,让家成为孩子温暖的家庭港湾,而不要让孩子被社会去教育,也不要让孩子被社会心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