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黑龙江波涛 2020-01-20

临街绮阁五云高,不厌湖园继返劳,闻道乔妆赵抓髻,艳歌犹胜郑樱桃。

这是晚清民国诗人高树在其著作《金銮琐记》中,对民国时期名噪南北的“平民艺术家”抓髻赵进行的主观评价。其中,高树认为抓髻赵的艺术造诣超过了郑樱桃,这一评价可谓首肯心折

郑樱桃,后赵武帝皇后,美丽动人,优伶出身,能歌善舞。因唐诗人李颀曾做乐府诗《郑樱桃歌》,使其流传千古。我认为,高树诗中的“郑樱桃”其实是代指具有突出技艺的演艺人员,他认为抓髻赵可以胜过“郑樱桃”,其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孤本·高树《金銮琐记》叙

抓髻赵,原名赵奎顺,太平歌词满族艺人。早年为慈禧太后赏识,进出皇宫,成为皇家供奉。抓髻赵在皇宫时地位超然,能与京剧名家王瑶卿相提并论。清代《升平署志略》中有相关记载:

玩艺供奉,第二名奎顺,食银四两……连李莲英也向他学习过……(抓髻赵)与京剧界王瑶卿的“王老供奉”相媲美。

老照片·慈禧很喜欢欣赏满族艺人的表演

作为满族艺人的抓髻赵,曾经得到慈禧“万寿无疆,太平歌词”的8字赏赐,并就此在晚清名声鹊起,到民国时,抓髻赵仍然在太平歌词上拥有较高的造诣,四处走票,曾在开封逗留3年,招收门徒,但是却未能得他真传。

1939年,主持广播电台文艺节目的戏曲研究家傅惜华延请抓髻赵前往电台播音,抓髻赵在播音时,《十里亭》、《逛南顶》、《大西厢》等曲目都留下了珍贵的音频,不过,时至今日,因为多种原因,这些珍贵内容都已流逝,颇为可惜。另,遍寻网络,也无抓髻赵之照片,同样令人唏嘘不已。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老照片·戏剧研究家傅惜华

抓髻赵对于太平歌词的贡献,在于晚清、民国的代代传承,他与民国早期活跃的汪兆麟、吉文贞不同,抓髻赵对于太平歌词的领悟更多地是从晚清皇宫国乐开始,向民国民乐过渡,既有满族艺人不同于撂地而生的艺术追求,也有依托电台广泛传播太平歌词的探索,他是太平歌词托生莲花落、北京小曲的见证者,也是上世纪40年代太平歌词由盛而衰的最后那抹色彩。

抓髻赵1939年病逝,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大江南北的汪兆麟(1932年病逝)、吉文贞(1944年病逝)等太平歌词艺人同样也先后陨落,至此之后直到八十年代,活跃在太平歌词舞台上的曲艺大家不过寥寥数人,太平歌词进入衰落时期,王本林正是衰落时期仍然坚守太平歌词舞台的曲艺大家之一。

王本林:奉献光与热,太平歌词传承四十载

1950年,时年32岁的王本林在陕西西安市设立红星相声社,十三岁拜师、二十三岁登台的王本林在说相声的同时,兼顾太平歌词,他依托红星相声社,使得太平歌词逐步在西北大地繁衍生息。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老照片·红星相声社演出单·太平歌词作为独立演出形式存在

同年,抗美援朝打响,王本林先生积极筹措力量,以实际行动予以支援。在王本林之子王双福家中,有一封西北文联写给红星相声社的信函,上面明确记载着当时相声社的捐款数额。

红星相声社共捐款4次,捐款总额为521400元。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红星相声社捐献“鲁迅号”飞机的收据存根

这是1953年前后,王本林积极参与卫国建设,为当时抗美援朝战争捐献一架“鲁迅号”飞机的收据存根,当时,王本林集结全社力量,开展连场义演筹款捐献飞机的同时,王本林积极参加“西北五省赴朝慰问团”,参与慰问演出。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老照片·王本林(右)与搭档在朝鲜参与慰问演出

新中国建立后,与很多艺人相同,王本林拥有一颗爱国拳拳之心,捐款捐物、亲往义演,将太平歌词带向异国他乡,受到了指战员的欢迎,这不仅是王本林曲艺生涯中的一次洗礼,也为他1958年之后专攻太平歌词,成为太平歌词艺人,砥砺传承太平歌词埋下了伏笔。

王本林先生的太平歌词韵味十足,听上去婉转动听,尤其在闭眼听时,更能感受其中的曲艺魅力。本人结合现有的王本林先生太平歌词选段内容,对其太平歌词艺术特点做一些归纳梳理,不对之处,万望海涵。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老照片·王本林先生在表演太平歌词

  • 有板有眼,不急不慢中尽显韵味

太平歌词讲究的就是韵味,曲调虽然较为单一,但是其中韵味却是很难拿捏的,王本林先生的太平歌词充分展现了其中的有板有眼,并且在不急不慢中,显示出了大家风范。比如:王本林先生在演绎太平歌词《层层见喜》时,其节奏稍慢,却不见任何拖沓之感,而是在徐徐吟唱内容的过程中,一板一眼运用单点、连环点手法展现出这段太平歌词的精彩之处。

单点:单手攥着玉子,分别用拇指和另外四指,将竹板掐住,以掌心为支撑互相击打。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玉子伴奏之单点技巧

连环点:以拇指和中指掐玉子,通过手腕抖动,可晃出连环点。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玉子伴奏之连环点技巧

  • 嗓音洪亮,一唱一和里都是魅力

王本林先生唱太平歌词时,嗓音洪亮,能够让唱词与玉子板在微妙的和谐中发挥出更大的艺术魅力。比如:王本林先生的太平歌词《秦琼观阵》,其玉子板与唱词一唱一和,配以洪亮的嗓音,细细听来,老先生的太平歌词功力立显,尤其是其中大段贯口,听上去就是一种莫名的享受。

说你今天驮出我这正东、正西、正南、正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爪、镋、棍、槊、棒、拐子、流星四门兜底锁子八卦连环阵。 ——摘自太平歌词《秦琼观阵》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太平歌词爱好者手写太平歌词《秦琼观阵》

王本林,起于微末,成于太平。王本林伴随着太平歌词由盛及衰,既见证了汪兆麟、吉文贞的极盛时代,也度过了随后漫长的衰落时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本林成为天津为数不多的太平歌词艺人,但是,他仍然没有放弃,不仅自己仍然致力于太平歌词的传承,而且在他的耳濡目染下,其子王双福也将太平歌词当成了自己终身奋斗的艺术事业,多少年来活跃在太平歌词的舞台之上,代代传承,隽永流芳。

王双福:耳濡目染,以传承人身份助力太平歌词发展

1957年,天津市第一届曲艺杂技会演如期举行,当时到场的相声演员汇聚一堂,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大合影。马三立、张寿臣等老先生赫然在列,年仅12岁的王双福有幸坐到了最前排的地上,见证了当年的盛况。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老照片·1975年合影,马三立(前排右一)王双福(中间席地而坐)

王双福,王本林之子,连笑昆之徒,马三立徒孙。对于太平歌词,受其父王本林耳濡目染,很小便接触这一艺术形式,6岁半便能登台表演,到12、13岁时,王双福已经成为舞台常客,时常有报纸对其进行报道。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1958年《新晚报》关于王双福的报道

王双福基于太平歌词的贡献,尤为突出。王双福对于太平歌词的传承并不容易,越来越多相声艺人丢失了吟唱太平歌词的能力,发展大环境并不理想。甚至很少有人能唱出整段的太平歌词。基于此,我认为,他的艺术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是当前少数能够唱完整段太平歌词的艺人。第二,勤于研究,以著作出版绵延太平歌词发展。他不仅身体力行,以扎实的艺术修养带动太平歌词得以发展,而且在晚年编著专业著作,以更为客观、永久的方式让太平歌词能够获得更好展现。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王双福登台表演

  • 能够唱完整段太平歌词,实属不易

王双福,已经是当前少数能够完全唱完整段太平歌词的艺人,而且,在乃父王本林、其师连笑昆的衣钵传承下,王双福的太平歌词特点鲜明,节奏缓而不拖,嗓音洋洋盈耳,韵味独有千秋。比如:王双福在演绎太平歌词《百戏名》时,随着玉子的伴奏声,一连串太平歌词戏名被一一唱出,节奏一直保持在相对缓慢的状态之下,配以抑扬顿挫的语气,使得《百戏名》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王双福演绎太平歌词《百戏名》

  • 以专业著作助力太平歌词,绵延发展

2009年,太平歌词被列入北京市第三批非遗名录,王双福成为非遗传承人。自此,王双福不断致力于太平歌词专业著作的编撰工作,他所编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太平歌词》(以下简称:《太平歌词》)于2016年问世,王双福在《太平歌词》中将其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予以考究,对太平歌词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艺术传承等都进行了逐一阐述。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王双福专著《太平歌词》

王双福此举,使得太平歌词从原先的口口相传、师徒传承,向著书立说完成了扎实的探索,也使得太平歌词更好实现发展走出了划时代的一步。王双福终身致力于太平歌词的独立发展,他继承其父王本林先生志愿,赋予了太平歌词更多的艺术魅力,也使得太平歌词更多地展现出民间底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当前,很多相声艺人将太平歌词作为暖场小唱,只是将这一艺术形式作为相声的点缀,唱,则只唱几句,很多情况下,还没有唱出太平歌词的精髓,如此这般,如何能够更好传承太平歌词,相声艺人们需要向王双福先生学习,唱出太平歌词的“味”,道出太平歌词的“情”。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王双福演绎太平歌词

  • 以玉子唱和,推动太平歌词回归本位

太平歌词的传统演绎,离不开玉子板,为此,相声艺人在吟唱太平歌词时,需要注重玉子板的作用发挥,使其与其他曲艺形式进行明确区分,只有如此,才能通过玉子板的唱和,推动太平歌词回归本位,更多地展现这一艺术形式的传统魅力。比如:德云社相声演员张云雷在唱太平歌词《韩信算卦》时,手拿玉子打出节奏,以玉子唱和,唱出的《韩信算卦》,别有一番传统韵味。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张云雷手持玉子,吟唱《韩信算卦》

  • 以学习为重,促使太平歌词规模发展

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永远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关键举措。对于相声艺人来说,太平歌词作为“说学逗唱”中的“唱”,必须要不断学习,才能使得四门功课不会“缺一门”。这里的学,既要学习太平歌词的段子内容,也要学习蕴含于这一形式之中的传统韵味。如今,除了“少马爷”马志明,及其德云社的部分演员之外,很多相声演员并不擅长太平歌词的吟唱,这就使得这部分演员在说相声时,少了太平歌词这一艺术形式的演绎,其效果也就此打了折扣。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马志明、黄觉民表演相声《太平歌词》

  • 以演绎为要,助力太平歌词扩散传播

太平歌词作为传统曲艺形式,想要获得更好的传播,不能仅仅依靠非遗传承人的努力,相声艺人们同样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以不同演出场合,对不同太平歌词段子进行演绎,只有如此,才能让太平歌词不会真正埋没于时代之中。比如:德云社班主郭德纲在演绎太平歌词上表现的不遗余力,他在不同场次表演中,就曾演绎过《层层见喜》《饽饽阵》《楚汉相争》《单刀会》《大实话》《秦琼观阵》《老虎学艺》《满江红》《莫相争》《劝人方》《循环报》等数十段太平歌词,其中,《大实话》更是成为德云社的保留垫场曲目。

太平歌词漫谈(中):民间曲艺代代传承,地方艺术生生不息

郭德纲带领众人演绎太平歌词《大实话》

太平歌词,虽属小众,历经沧桑,绵延百年。依附于相声而生,却能发展于艺术之林,晚清时为皇家供奉,民国时从盛及衰,到如今,遍历兴衰反复,非遗荣耀得兴。相声艺人推崇“说学逗唱”,自有传承太平歌词之重任。然而,众多相声艺人忽略这一传统技艺,使其明珠蒙尘,难得广泛传播。幸有王宝林、王双福父子代代传承,德云社郭德纲、张云雷一行深入挖掘,才使得太平歌词得以在民间剧场予以流传。

太平歌词,凝结了恩绪、抓髻赵等先辈心血,经历了汪兆麟、吉文贞的兴盛发展,也走过了多年的无人问津,时至今日,相声一门百花齐放,更需要为太平歌词的日渐复兴做出更多的努力,只有如此,才不负前辈厚望,不负观众重托。

参考文献

[1]高树.金銮琐记[M].中华书局.2007

[2]佟守本.中华太平歌词珍本[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

[3]王双福.太平歌词[M].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