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朝辉谈教育:教什么(一)

 未来决定现在 2020-01-20

陈朝辉谈教育:教什么(一)

老师教什么,决定了孩子能够接收什么。

一个杯子,你给它酒,就是酒;给它豆浆,就是豆浆,给它水,就是水。

所以,教的是什么,很重要。

古代的中国是从圣贤的思想开始的,非圣贤书不可读也,圣贤之前是文字,从识文断字开始。

现在,教育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比如以色列,它是从圣经开始的,五岁的孩子开始读《圣经》,这就是他们的教科书。

我讲过:对于人的定义,最核心的应该是文字,没有文字的概念,直立行走也好,会用工具也好,这都是表象。

很多动物都会使用工具,也会直立行走,但那些都是表象的东西,最根本的还是会用文字。

如果没有文字,不会使用文字,人类的文明和思想传承肯定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文字这个点很重要,文字弄不明白,文以载道,道弄不清楚,看世界都是猜,那肯定是不行的。

比如,什么是中?中间的意思;什么是中国?中间的国家,地球仪360度,哪儿是中间呢?说一个人中不中?中。难道也是中间吗?

……

我就不一一讲了。

究其根源,还是文字不明白,文字的源头没有搞清楚。

再比如,很多人讲教育就是“孝育”,所以,“孝+文”就是教育,一定要文明,一定要孝顺,这完全是错误的。

“教”字的那个反文是手拿着一个棍指着,它念父亲,也念辅助的“辅”,教辅。

“教”字的左边是个“爻”,阴阳交合谓之“爻”,弄明白宇宙运行的规律,弄明白阴阳之间的能量运行,这才叫教育。

文字如果弄不透彻,看什么都是猜。你对世界的定义是什么?通过文字来定义。

比如,你对一个人有个判断叫孝顺,他是否孝敬老人,你的判断肯定也是文字形态,文字形态在灵魂深处是一个正确的逻辑判断、定义概念化的过程。

所以,如果孝顺或孝敬本身定义错了,肯定就出问题了。

很多人认为孝敬、孝顺是顺从的意思,其实错了。“敬”是合于道,三个人围着道转;“孝”是老和子的关系,是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它一定是辩证的。

父慈子孝,一定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爱,是一种环境、一种灵魂深处供给的能量,也包括孩子的传承、升华、创新和发展。上一代对下一代爱,下一代对上一代保持孝敬和孝道,继承其志向,发展其事业,让民族更强大,让家族传承好。

所以,这中间有很系统的、内核的东西,不仅仅是某一个点。

当年有人问孔子:我把我爸养得挺好,这是不是孝顺呢?

孔子说:马和狗都能做到,无敬哪来的孝呢?

所以,不仅要给他物质上的东西,还要有精神的传承和升华,续其势,继其志,让他的理想往前进等等,有很多关键点,绝对不是说我给老人买点吃的,给他养老。

陈朝辉谈教育:教什么(一)

所以,教的内容必须是源头的思想,完全能够囊括人生的百态,能够有无限的空间。

孩子有空间,他的思想才有活力,才能有未来,打开他的视野,放大他的格局,找到使命,找到根脉上的依赖和依托。

我们都依靠民族这棵大树,民族有圣贤有思想,我们可以把这个思想拿来为我所用,对接上那个源头的能量。

所以,当我们判断教育时,首要是判断教什么,教的内容行不行,教的只是背单词、背公式,肯定不行。

那教什么行?

我认为是“文字+圣贤+综合体验+对世界上榜样人物的感觉和感受”。

我让孩子们看孔子、老子、毛泽东这些圣贤和伟人,看《建党大业》、《建国大业》、《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寻梦环游记》这些电影,不断打开他们的心扉,开拓他们的思维理解,让他们学会正确地解读各种关系,接纳、包容、爱、有效的表达,他们的学习意识、学习节奏、学习状态,他们的行为能力、TOP精神,敢于担当,敢于冲刺,敢于前进,敢于负责等等,这一系列因素组在一起的人格系统,才能让教育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才能立德树人。

同时,一定要给孩子传递道,传递德,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树立起来。

如果传递的都是技能技巧,都是算题的能力,孩子眼前是都漆黑一片,看什么看不明白,很痛苦地去重复印刷机的功能,那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教的内容要做准确的标准化,这样才有学的内容。

而且,教不仅仅是文字和语言层面,最重要的是老师本人的能量场,身教,不言之教,通过老师表达出来的气场,用能量去穿透孩子,最后能带动孩子去学习,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这也是另外一个层面的意思:老师不对,一切白费。老师本人的能量场,这是注定的,也是绝对化的。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