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贤良三策董仲舒》诗解8君子贵情谨言慎行

 琴诗书画情 2020-01-20

贤良三策董仲舒诗解8君子贵情谨言慎行

题文诗:

情生万物,万物有情,天地生人,超异群生,

人所以贵:,恭,君臣之义,

上下,会聚相遇,耆老,长幼之施;

粲然有文,以相接;欢然有恩,以相爱.

五谷以食,桑麻以衣,六畜以养,服牛乘马,

圈豹槛虎,得天之灵,天地之性,为贵.

明于天性,知贵于物,后知仁谊,后重礼节,

后安处善,后乐循理,后厚情义,后谓君子.

君子真情,谨小慎微,众少成多,积小致巨,

以暗致明,以微致.诸侯,舜兴深山,

非一日显,渐以致之.言出于己,不可塞也;

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谨言慎行,言行治大,

君子言行,动天地.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尧兢兢,日行其道;业业,日致其孝,

善积名显,德章身尊.积善在身,,

;积恶在身,犹火销膏,而人不见.

善恶相从,如影随形,响应声.桀纣暴谩,

谗贼并进,贤智隐伏,恶日乱,终陵夷坏.

暴逆不仁,非一日亡,亦以渐至,浸微浸灭.

正文:

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亲,有君臣上下之谊(义),会聚相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施(6);粲然有文以相接,欢然有恩以相爱,此人之所以贵也。生五谷以食之,桑麻以衣之,六畜以养之,服牛乘马,圈豹槛虎,是其得天之灵,贵于物也。故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7)。”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知自贵于物,然后知仁谊(义);知仁谊(义),然后重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8);安处善,然后乐循理;乐循理,然后谓之君子。故孔子曰“不知命,亡(无)以为君子(9)”,此之谓也。

译文:人承受了天命,本来是超群的,和其他生物不同。在家裹有父子兄弟之亲,在外面有君臣上下的名分,大家聚会相遇,就有尊敬老人和分别长幼的规范,有明确的礼节相互接待,欢欣地有恩德地互相亲爱,造就是人可贵的地方。种植五谷作为食物,播种桑麻用来做衣,饲养六畜,驾牛骑马,圈豹槛虎,造就是人得到天的灵气,比万物可贵的表现。所以子L子说:“天地所生,人是最可贵的。”人们明白了天性,就知道自己比万物可贵;知道自己比万物可贵然后知道礼义;知道礼义,然后注重礼节;注重礼节,然后安心处于善道;安心处于善道,然后乐于遵循道理做事;乐于遵循道理,然后叫做君子。所以孔子说“不知道命,不可以做君子”,就是这个意思啊。

 (6)施:设也。(7)“天地之性人为贵”:见《孝经·圣治章》。性:生也。(8)安处善:言处于善道以为安。(9)“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见《论语·尧曰篇》。

册曰:“上嘉唐虞,下悼桀纣,浸微浸灭浸明浸昌之道,虚心以改。”臣闻众少成多,积小致巨(1),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致显。是以尧发于诸侯(2),舜兴乎深山(3),非一日而显也,盖有渐以致之矣。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故尽小者大(4),慎微者著(5)。《诗》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6)。”故尧兢兢日行其道(7),而舜业业日致其孝(8),善积而名显,德章而身尊,此其浸明浸昌之道也。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9),而入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非明乎情性察乎流俗者,孰能知之?此唐虞之所以得令名,而桀纣之可为悼惧者也。夫善恶之相从,如景乡(影响)之应形声也(10)。故桀纣暴谩(11),谗贼并进,贤知(智)隐伏,恶日显,国日乱,晏然自以如日在天(12),终陵夷而大坏。夫暴逆不仁者,非一日而亡也,亦以渐至,故桀、纣虽亡(无)道,然犹享国十余年,此其浸微浸灭之道也。

译文:策问说:“往上赞美唐尧、虞舜,往下悲悼夏桀、商纣。看到这些渐渐灭亡和渐渐昌盛的道理,我要虚心改正错误。”臣听说积少就能成多,积小就能成大,因此圣人无不是积累暗淡的微明而达到光明,从微贱的地位一步步地达到显贵的。所以尧由诸侯而升为天子,舜从在深山中耕种兴起,都不是一天而尊颢的,是逐渐达到的。话由自己说出,就不能再去堵塞;行为由自己做出,也无法再来掩盖。言和行是治理国家最重大的条件,君子之所以能感动天地的也是言行。所以积小成大,谨慎注意细微的行为就会着名。《诗经》上说:“这文王啊,小心翼翼。”所以尧战战兢兢地每天实行他的治国之道,舜小心恐惧地每天尽他的孝道,做的好事积累多了,自然名声显达,德行彰着,自身也受人尊重,造就是渐渐昌盛的道理。积善在自己身上,就好像人曰渐长大而自己不觉察;积恶在自己身上,好像灯火消耗油一样,人也不容易看出来。不是明晓情性和洞察世俗情况的人,谁能够懂得这种道理呢?这就是唐尧、虞舜得到美名,夏桀、商纣却使人伤痛恐惧的原因。善或恶的行为所得到的结果,好像影子跟随着人形,回响跟随着声音。所以桀、纣暴虐怠慢,谗恶的人都受到进用,贤良智慧的人都隐藏起来,于是桀、纣的罪恶一天比一天显著,国家也一天比一天混乱,可是他们却依旧安然怡得,自以为如太阳在天空一样,终于逐渐败坏以至于毁灭。那些残暴不仁的君主,并不是一下子就灭亡的,也是慢慢造成的。所以桀、纣虽然无道,都还在位十多年,造就是慢慢地衰微以至灭亡的道理啊。

  (1)巨:大也。(2)尧发于诸侯:谓尧自诸侯升为帝。发:起也。(3)舜兴乎深山:舜曾耕于历山。(4)尽小者大:谓能尽众小,则致高大。卓注:知微见(5)慎微者著:谓能慎至微,则会著明。(6)“惟此文王,小心翼翼”:见《诗经·大雅·大明篇》。翼翼:恭肃貌。(7)兢兢:小心谨慎貌。(8)业业:恐惧貌。(9)长(zhǎng)日加益:言日时有增加。(10)影响之应形声:如影随形,如响随声。 (11)谩:与“慢”同。(12)如日在天:意谓终不败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