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方子怎么熬,怎么吃?

 图书 馆员 2020-01-21

这个方子怎么熬,怎么吃?看了这张图,人人都会熬中药!

太多人问中药如何吃,如何熬了,此文一定要细看哦。

1.中药的正确煎煮方法

一、煎药容器以砂锅为最好,搪瓷器皿次之,不锈钢锅更次之,严禁用铁器。

二、中药入煎前一般应先用水浸泡30分钟以上,或遵医嘱。加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水量,防止煎干、煮焦。

三、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煮二次,第二次煎煮时间可略短。

四、煎药量:儿童每剂100-300毫升,成人每剂400-600毫升,一般分两次服用。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1、“先煎药”:将“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后下药”同煎5-10分钟即可。

3、“烊化药”:待药物煎好后,取药汁,加入“烊化 药”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包煎药”:将“包煎药”用药用纱布包扎好,与其它药同煎。

5、具体情况按医嘱煎煮。

2.中药的服药方法

宜饭前服用类

1、补益药:此类药物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生脉饮、人参系列药品等宜在饭前服用,利于吸收而充分发挥其补益作用。

2、化痰止咳平喘药:此类药物饭前服用,祛痰镇咳作用明显。

宜饭后服用类

1、健胃药:饭后服用有利于其充分接触食物,达到健脾和胃、消食化积之功。

2、辛辣刺激性药物:这类药物如干姜、川椒、旋复花、乳香等,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3、清热泻火药:此类药物药性偏寒凉,对胃有一定的刺激,饭后服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宜睡前服用类

1、安神药:宜在睡前30-60分钟服用,有利于迅速睡眠。

2、润肠类:睡前服用有利于消除肠胃积滞,使排便更轻松

特别提醒:美好的一天开始啦,希望小叔的文章能够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喜欢文章的话别忘记分享哦。小叔文章分享的方子一定要在大夫指导下服用哦。由于精力能力有限,微信规定只能入选100条,留言不能全部回复,请原谅小叔。愿你成为自己的神医。


哪些中药在熬药时需要先煎

所谓先煎,是将一些药物先放入药锅内15—20分钟,然后再放入其他药物同煎。 

属于先煎的药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矿石和贝壳类药物,如磁石、生石膏、石决明、珍珠母、寒水石、龙骨、牡蛎、生紫石英、生瓦楞、龟板、鳖甲等。这些药物不仅需先煎,而且还应打碎,这样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来。
另一类是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如生附子、生半夏、生乌头、马钱子等,这些药物煎得时间长一些可以减少其毒性。

煎药时哪一些中药需要后下

所谓后下,是指有些药物需要等其他药物快煎好时再放入这些药一起煎煮。
这类药多属含芳香挥发性成分,久煎易受到破坏的药物,如薄荷、紫苏叶、藿香、佩兰、芥穗、香薷、菊花、木香、细辛等。这些药物若与其他药同煎,煎煮时间过长,容易破坏药中有效成分而降低疗效。

煎药时哪些中药需要包煎呢 

所谓包煎,是指某些药需用纱布包起来煎。这些药主要是指那些粉状或细小粒种子类药物,絮状或带毛类药物。
例车前子、葶苈子、薄黄、青黛、海金沙、灶心土、滑石粉、神曲、旋复花等。这些药物如不包好,或是煎成粥状使药汁不易澄出,也可因毛絮混入药汁中不易服用,从而影响用药效果。

你知道哪些中药需要烊化吗 

所谓烊化,是指一些药物不能用水煎煮,而适宜用沸水溶化,或放人蒸锅内方可溶化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饴糖、蜂蜜等。

此外,还有些药物适合冲服及泡服。适合冲服的药物如牛黄、三七、朱砂、珍珠粉、琥珀等。适合泡服的药物如藏红花、菊花、番泻叶、金银花、胖大海等。

煎中药注意事项

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具备随症加减处方;吸收快、奏效迅速、价廉易得、操作简单等优点。如果我们能够熟知煎药知识,掌握煎药技能,汤剂将发挥出最佳的治疗效果。 1、煎药器具一般宜用砂锅,搪瓷器皿和不锈钢锅,而不宜用铝、铁、铜、镀锡等器皿煎药,以免金属与药物成分反应,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2、煎药用水最好采用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煎药,防止水中的钙、镁等离子与药材成分发生沉淀反应。水的用量一般是药量的5—8倍,要浸过药面2—10cm。并要求煎煮前先加冷水浸泡到药材组织被润湿浸透后再用火煎煮,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和浸出。 3、煎煮火力与时间民间一般沿用直火煎煮法,沸前用“武火”,至沸后改用“文火”,一般煎煮20—25分钟。发散解表药多用“武火”,煎10—15分钟;滋补药宜用“文火”煎30—40分钟。煎后应趁热滤过为好,一帖药煎煮2—3次便能达到浸出要求,煎液合并,在一天内分2—3次温服。 4、特殊中药的煎煮处理(1、先煎矿石类药等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以及必须久煎才有药效的中药,要求先煎30分钟后再与其它药合煎。(2、后下砂仁、豆蔻等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中药;大黄、杏仁等久煎成分易被破坏的中药,要求在其他药煎好前5—10分钟才能入煎,方可保留其有效成分。(3、包煎指需用纱布包好后与其他药物同煎。这样,可避免如蒲黄等花粉类药漂浮于汤面而不易煎滤;车前子等细粒类药沉于锅底而焦化;亦可减少如旋覆花等绒毛类药物对咽喉的刺激。(4、烊化一些糖类或胶类中药(如阿胶),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中或入汤液中烊化服用。(5、冲服一些难溶于水的贵重药物,如三七、川贝等宜研极细粉加入汤剂中服用或用汤剂冲服,不至于浪费。
煎药的“三三三制”

    针对煎服中药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缺点,近年,中医药学家提出了“三三三制”科学煎服中药新法。简单地说,“三三三制”煎服中药新法就是:一剂药煎三遍、每遍煎煮过程中取药液三次、每日服用三次。

    一剂药煎三遍。先用冷水将药物浸泡半小时左右(切勿用开水浸泡),然后煎煮。每遍水开后煎煮30分钟,三遍共计90分钟。这样可以充分将药物的有效成分煎出。

    每遍煎煮过程中取药液三次。在煎煮时,水开后每隔10分钟适量取药液一次,每遍共提取三次,此乃煎中药的关键所在。因为中药方剂是由多味药组成,而各种药的质地不同、性味不同,故在相同的温度下,不同的时间内,不同药物的有效成份煎出速度不一样。因此,若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煎煮,就会丧失部分药物的有效成分,而采用此法可避免这一缺点,减少损失。

    每日服用三次。即把一剂药经过上法三遍煎煮九次,收集后得到的药液混合在一起,分早、中、晚三次温服。这种方法比传统的早、晚两次服,缩短了每次服药间隔的时间,能使药力均匀,同时也可以持续地保证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从而提高疗效。

    另外,隔夜药不宜服用。因为汤药放置时间过长,有效成分就会减少,药物的疗效也随之降低。

中药该如何煎,你知道吗?

中医在给病人开药方时,传统上只须写明加多少碗水、煎成多少分量就可以。但近年遇到不少从未服用中药的病人,经常应他们要求讲解煎煮中药的方法,便也想在此谈谈,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要知道煎药最宜用陶制的砂煲,主要不易与药物成分起化学反应;最忌用铜、铁、锡、铝等金属盛器,因金属元素易与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不但减低疗效,甚至会有毒副作用。

切记煲药前一般须浸泡2030分钟,目的是让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也有助缩短煎煮时间,不致破坏有用成分;此外,多数中药宜用冷水浸泡。

煎药的水,要用清洁的食用冷水;煎药用水量,本港医师习惯指定加水若干碗,内陆医师则多要求把放在煲内的中药适当按压,再加水浸过药面2厘米(1)。煎药的火候,一般药物先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煎煮,以防过快熬干药液。但不同药物种类,其实有不同煎药的时间:治感冒用的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约15分钟便可;但对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石、骨角、贝壳类,及补药类,宜小火久煎,可煎煮1小时左右,以便有效物质充分释出。

多数药物可一同煎煮,只有小部分的煎煮时间及方法有不同,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及烊化等法。

先煎:磁石、牡蛎等矿石、贝壳类,应先煎半小时左右,再放入其它药物同煎;有毒的川乌、附子虽制过灭毒,也应先煎半小时以保安全。

后下:薄荷、生大黄等有效成分容易挥发,不耐久煎,待药快将煎好时,放入煮几分钟便成。包煎:海金沙、辛夷花等因质地较轻易浮药面,或因有毛刺激咽喉,宜用纱布袋预先包好。

另煎:人参等名贵药材须另煎,以免有用成分被其它药渣吸走。烊化:阿胶另行用水加热熔化,再与其它药液同服。一般约服用饭碗的八成量(200毫升);数小时后,可加少量热水翻煎再服。

中药煎煮法

来中医院就诊的患者,常常有这样一个疑问:“中药应该怎么煎?”

其实煎煮中药看似繁琐,按照步骤操作下来,并不难。下面小编就来教你如何正确煎药。

一、煎药器具

煎药用具一般用瓦罐、砂锅,搪瓷器具亦可,古有“银为上,磁者次之”之说。忌用铁器、铜器。煎具的容量宜大些,且应加盖。

二、基本步骤

目前,每剂药一般煎煮2次(亦有煎煮3次者),第一煎水量可适当多些,第二、三煎则可略少。每煎所得药量为150ml左右即可。

三、特殊煎法

1.先煎

介壳和矿物类药物因质地坚实、药力难以煎出,故应打碎先煎,煮沸后再煎20分钟左右,然后加入其他药同煎。此外,某些质地较轻而又用量较多,以及泥沙多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亦可先煎取汁,然后以其药汁代水煎药。

2.后下

气味芳香药物以其挥发油取效者,煎煮5分钟左右即可;大黄取攻下之功时,一般煎煮10-15分钟即可。后下药物,亦应浸泡后再煎。

3.包煎

某些煎后药液混浊或对咽喉有刺激作用,以及易于粘锅的药物,如赤石脂、旋覆花、车前子等,多用纱布单包,再与其他药同浸同煎。

4.单煎

某些贵重药物,如羚羊角、西洋参等,可切片单煎取汁,再与其他药液和服,亦可单独服用。

5.烊化

胶质、黏性大而且容易溶解的药物,如阿胶、蜂蜜等,应单独溶化,趁热与煎好的药液混合均匀,顿服或分服。

6.冲服

某些不宜加热煎煮的芳香或贵重药物,可研为细末,用药液或温水冲服。如麝香、牛黄等。

掌握以上要点,就可以在家自己煎煮中药了。希望大家读完本文都能学会这项技能。

end

中药作用归类

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最高。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0味药物为:黄芪、生地黄、葛根、玄参、知母、赤芍、白术、牡丹皮、石膏、泽泻、山药、丹参、黄连、枸杞子、甘草、熟地黄、黄精、五味子、乌梅、柴胡、白芍、苍术、天花粉、茯苓、当归、山茱萸、川芎、玉竹、人参、鬼箭羽。
  燥热内盛常用葛根、石斛、玄参、麦冬、石膏;
  脾虚湿滞常用党参、白术、厚朴、半夏、苍术、茯苓、薏苡仁、陈皮、砂仁;
  肝郁气滞常用柴胡、当归、白芍、赤芍、白术、茯苓、葛根、甘草;
  水湿停聚常用茯苓、泽泻、白术;气血亏虚常用黄芪、当归、山药、丹参、阿胶、五味子、炙甘草;
  瘀血阻滞常用桃仁、红花、水蛭、川芎、白术、鬼箭羽、丹参;
  肾阳亏虚常用枸杞子、肉桂、山茱萸、牡丹皮、菟丝子、淫羊藿、山药;
  肾阴亏虚常用黄精、枸杞子、女贞子、玄参、菟丝子、生甘草;
  肝胆湿热常用大黄、茵陈、黄芩、黄连、苍术;
  湿热下泛常用薏苡仁、葛根、黄芩、黄连。

治病有主药,口决要记牢

治病一定有主药,不用主药便是错。火结必要用大黄,枳壳枳实紧跟着。

寒结必要用巴豆,三棱莪术紧跟着。实结必要用山甲,蝎子蜈蚣紧跟着。

调气必要用木香,摈榔元胡紧跟着。透坚必要用牙皂,细辛辛夷紧跟着。

破血必要用桃仁,红花赤芍紧跟着。脾胀必要用干漆,火麻郁仁紧跟着,

暖胃必要用硫黄,丹参玉竹紧跟着。腰疼必要用杜仲,续断艾叶紧跟着。

陷下必要用洋参,三生(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狗脊紧跟着。

去虫必要用榧子,芜荑使君紧跟着。顺气必要用香附,乌药腹毛紧跟着。

通淋必要用斑螫,川漆萆薢紧跟着。清心必要用黄连,连翘栀子紧跟着。

老痰必要用砒霜,雄黄绿豆紧跟着。助脾必要用马前,虎骨猴骨紧跟着。

定痛必要用良姜,宿砂益智紧跟着。治疥必要用斑(斑螫)麻(麻黄),大枫蓖麻紧跟着,

治疮必要用神灯,艾绒乳(乳香)没(没药)紧跟着。

治疔必要用蒜灸,乌金(乌金膏,巴豆炒黑研细,用水调涂患处,以膏药贴之。)

菊花(内服甘菊汤,方见卷四疔疮门)紧跟着。

治邪必要用铜(自然铜)砂(避阳砂),良姜葛根紧跟着。

补气必要用党参,炙芪白术紧跟着。补血必要用芎归,生地酒芍紧跟着。

补阴必要用熟地,山药萸肉紧跟着。补火必要用肉桂,干姜附子紧跟着。

滋阴必要用黄柏,知母丹皮紧跟着。(以上一药为君)麻黄杏仁疗寒嗽,芥子半夏紧跟着。

款冬紫菀疗虚嗽,百合五味紧跟着。川乌草乌疗风痹,桂枝灵仙紧跟着。

黑姜吴萸疗翻胃,丁香胡椒紧跟着。苍术麻黄疗风寒,羌活独活紧跟着。

川贝蒌霜疗火痰,苏子菔子紧跟着。乌梅五倍疗虚脱,龙骨牡蛎紧跟着。

乌贼诃子疗带下,阿胶肉果(肉豆寇)紧跟着。条参云苓疗阴虚,骨皮枸杞紧跟着。

霍香杷叶疗逆气,赤石滑石紧跟着。芫花大戟疗水肿,牵牛防已紧跟着。

瓜萎天冬疗结胸,川贝川朴紧跟着。苦参赤苓疗湿痒,蛇床白芷紧跟着。

槐花地榆疗崩漏。荆芥秦艽紧跟着。前胡元参疗头风,薄荷柴胡紧跟着。

白附天麻疗风痰,僵蚕郁金紧跟着。桔梗豆根疗喉风,牛子射干紧跟着。

三七莲子疗诸血,黄芩童便紧跟着。黄芪(用生)防风疗自汗,枣仁麦皮紧跟着。

芦荟胡连疗阴热,泽泻车前紧跟着。小茴川椒疗肾气,宿砂故纸紧跟着。

菖蒲柏仁疗心疾,茯神远志紧跟着。葶苈桑皮疗肺喘,礞石朱砂紧跟着。

石膏知母疗热渴,香薷糯米紧跟着。川楝茴香疗疝气,芦巴巴戟紧跟着。

升麻柴胡疗气陷,干葛潞党紧跟着。扁豆薏苡疗泄泻,猪苓木通紧跟着。

土硷红糖疗菸毒(洋烟),大黄芒硝紧跟着。

(以上两药为君)此皆治病之大略,小小蒙医有捉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