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岁娃甲流反复高烧,亲妈如何突围?

 中医药方便 2020-01-21


按:2019的暖冬,甲流又来了,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篇》里说的是:“......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现,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

温厉:内经中对非典那年的运气描述就是“温厉大行,远近咸苦”。

今年虽然没有非典那样凶猛,但最近身边很多小朋友都中招了。

一位5岁娃感染甲流,高烧近40度,且反反复复。妈妈参考汤泼雪流感课里方法,历经家人质疑,朋友观望,自己恐慌,终在各位师兄协助下,稳住心神,陪孩子安全突围甲流。

以下是娃妈妈亲口讲述录音和群聊截图:

👇👇👇👇👇👇听录音

这里很关键的一副药就是:青蒿鳖甲汤如果没有这副药,说不定就得进ICU。

 青蒿6 鳖甲15 细生地12 知母6 丹皮9。




根据录音整理并点评如下

我的孩子五岁了,最近甲流猖狂的很,作为家长一听甲流就胆战心惊呀,但不幸这次还是中招了。

周四12.12

从幼儿园回来看似一切正常。但晚上7点多开始,全身开始发烫,手头胸肚子都烫,唯独脚冷。其实白天是有咳嗽的,但是没在意,结果晚上一发烧就是38.3度。

按:这是今冬甲流的特点,先犯咽喉,然后就是发烧。

家里没有药,用了保守疗法,隔一两小时搓一次酒,但基本没用。那一夜没怎么睡,咳嗽、高烧、脚凉、肚子热前胸热,手热,头热。到了半夜,烧到39.3。四点多开始说脚热,其实我摸着是很凉的。

按:脚冷高热为厥逆,阳气在上。

周五:12.13

周五早上开始呕吐,吐黄水。我自己分析脚冷发热用了汤泼雪流感课里的配方玄参四逆散,师兄嘱咐一定要常喝大米粥。但是中药太难喝,孩子喝的不多,只是出汗,并不退烧。

高烧一直不退,我其实很担心,我一咳嗽孩子吓一跳,立刻醒来睁大眼睛,我跑到群里问是不是惊厥。师兄说是惊吓。

到了中午烧到39.8了,要水喝,要大米粥喝,出了三次汗但是并不退烧。家人非要去医院。我坚持不去,但是去买了布洛芬颗粒,吃了一份药,再给孩子泡脚,又用上了吴老师说的推颈动脉和三个穴位按摩,真的一会儿耳朵就不红了,热慢慢的就退下去了。

按:温病一定要补充阴液,从这个角度上,医院吊水对温病高烧是有帮助的。从孩子要水喝,要米粥喝也可见体内需要阴液。

高烧吊水可以重按三个穴位(足三里、阳陵泉、委中),引热气下行。这本来是为了防范如脑膜炎打一瓶吊水要了命之类的惨剧发生。

师兄嘱咐说只要有汗出,就保持观察。孩子昏睡一整天,退烧后有精神了,虽然一直在37.5左右,但也不怎么咳嗽了,到了晚上也有胃口了,晚上吃了点大米粥。但也就坚持了6-7个小时,7点以后又开始烧。

我顶住家人压力,不让去医院。当晚姑姑、姑父都来了,非要送我的孩子去医院。我就坚持说,就看这一夜,如果明早再不退烧,就去医院。

姑姑、姑父那么担心是因为同事家的孩子已经去市医院住了九天了,到现在还没回来,有很多得脑炎、肺炎的。

我想起来师姐嘱咐过我,高烧退后一定要吃青蒿鳖甲汤,以免复烧。果然晚上7点之后又烧起来。我怕药喝少了不给力,就一次给喝了小半碗,然后立刻就退烧了,因为担心夜里就又吃了1/3布洛芬。到了后半夜,肚子头胸背凉了,腿和脚是热的。

:青蒿鳖甲汤是温病低烧时非常有效的。还有防止高烧复起。频服是因为现在鳖甲质量不佳,怕影响药效。但基本一两副足够,不要多喝。

晚上七点又烧起来,是因甲流属于温病,今冬甲流特点之一就是夜里发烧严重,白天减轻。

其实此时不必再吃布洛芬,这是发汗的药,对温病无用,发汗过度反而有害。就像群里有人上来就说感冒吃桂枝汤,这完全是不辨阴阳乱套用,后果可能很严重。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


周六:12.14

周六一早吐了之后,体温就降到37以下了。开始活蹦乱跳了。

我就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娃同学的妈妈。她的孩子和我们一样也是周四发烧的,但是她没沉住气。跑去医院吊水两天了,也没退烧。

然后我就推荐青蒿鳖甲汤给她,给了她一保温杯煮好的。到了今天早上五点半的时候,说不发烧了。  后来医院检查说是肺炎。

按:肺炎应是高烧时导致的,如果高烧肺炎是非常可怕的,幸亏烧退了。此时再处理一下肺炎就好,并没有危险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