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敷料的选择以及更换频率,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密切相关

 紫燕玥玥 2020-01-21
不论是否使用缝线、无缝线固定装置等固定导管,为了保持导管出口部位的无菌状态,减少细菌定植,穿刺后及每次换药后均需使用敷料对导管出口处及部分体外导管进行覆盖。最常用的为透明膜敷料及纱布敷料。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相关的因素包括敷料的选择其更换频率


常用敷料对导管的
感染率有何不同?

2011版CD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控制指南中,在描述敷料选择方案时指出,透明的、半渗透性的聚氨酯薄膜敷料能够持续观察导管出口处,并且与传统的纱布胶带敷料相比能够减少更换频次。

在一项有关外周静脉导管敷料选择的大规模对照试验中,笔者统计了近2000例外周静脉导管与使用透明敷料相关的感染率,得出的结果如下:使用透明敷料发生的导管细菌定植率(5.7%)与使用纱布敷料的发生的导管细菌定植率(4.6%)相当,并且导管出口处细菌定植或静脉炎在使用两种敷料时的临床表现也没有差别。而且,此研究数据还显示,透明敷料的使用没有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一项meta分析对使用透明敷料与纱布敷料换药相关的 CLABSI的研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指出敷料的使用可根据使用者的偏好来选择,一旦有出血或渗出,则优先使用纱布敷料。

另一项研究对有关纱布胶带与透明敷料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发现两类敷料对 CLABSI的发生率、导管尖端细菌定植率和皮肤细菌定植率无显著差异。

一项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纱布敷料与两种聚氨酯薄膜敷料对肺动脉导管进行换药,在导管并发症上进行比较的结果显示,揭除敷料时敷料下的皮肤细菌定植数量分别为:纱布10菌落形成单位,高透性透明敷料10菌落形成单位,普通透明数料10菌落形成单位;但三组间在导管细菌定植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相关研究一致认为,用于中心静脉导管的敷料应该保持干燥,故2011版CD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控制指南建议如果患者出汗多或导管出口处出血、渗出,使用纱布敷料直到以上问题解决。

国内相关指南指出,穿刺术野的覆盖保护一般使用透明、半透性聚氨酯敷贴或纱布等材料。应根据临床情况和各种敷料不同的优缺点进行选择。例如透明的、半透性聚氨酯敷贴便于发现导管穿刺点的炎性变化,可进行淋浴而不易受潮,减少更换频率;但是敷贴局部仍然可能较为潮湿,增加了定植和感染的机会。因此,对于高热、出汗较多的患者或导管置管处血液渗出较多者,宜首选纱布。但由于纱布需要胶带粘贴固定,故可能并不适合于儿童。

敷料的更换频率
与感染的关系是什么?

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针对骨髓移植患者不同换药间隔进行了比较,其中隧道式CVC每5天或10天换药一次,非隧道式CVC每2天或5天换药一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较长时间换药间隔均未增加局部感染率,而每2天换药一次的患者出现局部皮肤损伤增多,同时较长时间换药还能节省医疗费用。

另有一项研究针对葡萄糖氯已定乙醇敷料及不同换药间隔对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导管细菌定植率分别为:每3天更换一次敷料为142/1657(7.8%)(10.4/1000导管置管日),每7天更换一次敷料为168/1828(8.6%)(11.0/1000导管置管日),其平均绝对差为0.8%(95%Cl-1.78%~2.15%)(HR0.99,95%CI0.77~1.28),证实每7天更换一次敷料具有非劣性。

因此2011版CD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控制指南建议,短期使用的CVC若使用透明敷料固定,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但是对于儿科患者,需权衡导管拔出的危险与更换敷料的益处。

相关研究一致认为,用于中心静脉导管的敷料应该保持干燥,敷料下皮肤一旦潮湿,更易发生细菌定植,故2011版CD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控制指南建议,如果敷料潮湿、松动或污染需及时更换。

有关家庭带管患者的研究显示,对导管出口部位的观察能够发现早期感染的征象,而一旦有感染征象需要移除敷料对导管出口处进行彻底检查。

故2011版CDC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控制指南建议,根据患者的医疗状况,每次更换敷料时观察或通过完整的敷料触诊导管出口处。如果患者发生导管出口处红肿,无明显来源的发热,或其他局部或血流感染的征象,需将敷料移除以彻底检查导管出口处。

国内相关指南指出,敷料潮湿、松动或受到污染时应及时更换。对于成年患者,至少1周更换1次敷料,纱布则需2天更换1次。

专家共识
推荐意见

1.目前尚无研究表明某种类型敷料在预防 CLABSI方面优于其他类型。(ⅡC)

2.使用无菌、透明的半透膜敷料或无菌纱布来覆盖导管出口处。(IA)

3.如果患者出汗多,或导管出口处出血、渗出,使用纱布敷料直到以上问题解决。(ⅡC)

4.如果敷料潮湿、松散或污染,应重新进行皮肤消毒,导管维护后覆盖新的敷料。(ⅢC)

5.短期使用的CVC若使用纱布敷料,需每2天更换一次。如果透明敷料下放置纱布敷料,应被视为纱布敷料,每2天更换一次。(ⅡC)

6.短期使用的CVC若使用透明敷料,每5~7天更换一次。(ⅡC)

7.每次更换敷料时观察或通过完整的敷料触诊导管出口处。如果发生穿刺点处皮肤红肿、无明显来源的发热、或其他局部或血流感染的征象,需将敷料移除以彻底检查导管出口处。(IB)

文章摘录于《导管相关感染防控最佳护理实践专家共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