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炎帝是谁?

 动力实体能 2020-01-21

      炎帝!在撰写本文之前,很想引用一些百科上的资料先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但看了半天,实在看不下去,真的是无法入眼,最后干脆放弃!

      炎帝!是谁?如果几千年来,我们中国能够真正知道汉字的构成原理的话,炎帝、黄帝就都不是迷!早就在几千年前大白天下了!因为在我们中国的历史铭文中,在汉字的构成中,早就清清楚楚的告诉了我们炎帝是谁!

      炎帝!被称为神农,但在将近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始终都不能真正知道神农的意思是什么?即使是今天,人们也依然不知,依然将神农视为遍尝百草、发明刀耕火种、并创造出各种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之人!这种明显站不住脚的说法,这种违背我们中华文明发展的说法,居然也能成为炎帝存在的可信依据,真的是让人无言以对啊!

      炎帝和黄帝是同时代的人物!距今最多五千多年,但在我们中国已经出土发现的许多遗址中都能够证明,我们中国的陶器生产早在距今两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刀耕火种更是在四五万年前就已经存在,贾湖遗址八千年前的骨笛,高庙遗址八千年前的亭台楼阁和白陶,甘肃大地湾七千多年前出土的大量粮食和陶器,以及至今都无法破解的水泥地面,凭什么说所有的这些都是炎帝在五千年前才发明和创造的呢?

      甲骨文残片上的刻字,凌家滩玉器的加工,写满文字的散氏盘和同簋青铜器等等,无一不证明我们中国早在距今八千年至一万两千年之间就已经有了发达的金属冶炼和使用!因此,炎帝在五千多年前发明刀耕火种和陶器草药的说法,就是对我们中华文明的贬低和抹杀!就是对我们中华文明发展的无知与嘲弄!

      在正式破解和解读炎帝是谁之前,本人先郑重声明,现在的历史资料中和历史上各种史册中,关于炎帝和黄帝的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都是建立在编造、贬低和诬蔑的基础上的,不但不能作为历史说明的依据,而且也不能作为炎黄文明和两位帝王的历史研究依据!

      神农!什么是神农?汉字的“农”字在西汉之前的古汉字中是“农耕和耕种”的意思吗?汉字的“神”字又是怎样书写的呢?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系统是汉朝建立之初通过比对的方式产生的新汉字系统,与西汉之前使用的古汉字在意思的表达上,在汉字的构成上,在汉字的书写和阅读上,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现代汉字与古汉字相比,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新汉字体系!所以在我们今天对于古汉字的辨识和理解中,就不能以新汉字的认识去理解古汉字的意思,而是要以古汉字构成的基本原理和古汉字使用的基本规范去看待古汉字和理解古汉字!

   这是金文“农”字的三种写法。

      从金文“农”字三种写法的字形结构来看,其基本结构构成都是由下部结构说明上部结构的构成方式,这种方式与我们先前分析过的“炎”字和“晨”字的构成方式完全一样!

      金文“农”字的下部结构表示的是汉字“暗”字的意思,就是不见“日”的所有操作过程,就是没有“日”字的“晨”字!就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韬光养晦”的意思。

      再看金文“农”字的上部结构,其与金文“楚、春、疆”等字的结构有许多的相通之处,三种上部结构分别表达了“美好,疆域的兴旺,掌控了疆域”的意思。因此,金文的“农”字所要表示的意思就是“通过韬光养晦实现了掌控所有疆域的美好愿望。”

      汉字的“神”字在古汉字中有多种写法和表示方式,其中最能体现出“神农”意义的“神”字是金文的“电”字,因为“电、申、神”三个字的写法在甲骨文中都是一样的,都是同一个“神”字!所以金文的“电”字不是电的意思,而是“神”字的意思。

  这是金文的“电”字,就是甲骨文的“神”字。

  这是金文的“雨”字,其也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风雨的“雨”字,而是完成或实现的意思。

   这是甲骨文和金文的“申”字,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金文“电”字的下部结构与金文“申”字的表示是相通的,就是操作中点数据的意思。由此,我认为金文的“电”字就是通过下部中点的操作而得到上部目标实现或完成的意思。

     “电、申、神”三个汉字在甲骨文中同为一字,神字!所以,神农的“神”字就是我们现代汉字中的“电”字,就是通过下部的操作得到了上部实现的意思。

      农,是通过韬光养晦实现了美好的愿望。神(电),是通过下部的操作得到了上部的实现。因此,神农二字所表示的意思是“暗地里悄悄操作,韬光养晦,并最终实现了美好目标”的意思,就是韬光养晦并最终得到成功的意思!

      神农,就是通过韬光养晦获得成功的意思!

   这是金文“炎”字的两种写法。在关于“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一文中我们已经做过分析,就是“由韬光养晦到大放异彩的过程。”由此,我们发现“炎”字的意思与“神农”二字的意思完全相符、毫无二致!

      炎,就是由韬光养晦到大放异彩的过程!

      神农,就是炎字的意思!

师兑簋铭文

  这是师兑簋铭文中表示“韬光”的一字,就是金文“炎”字的下部结构。

  这是师兑簋铭文中表示“黄,韬光养晦”意思的文字。

      黄,通过韬光养晦并最终称帝!就是黄帝!

      由此,我们认为无论是韬光养晦的神农,还是韬光养晦的“炎”字,更或是师兑簋铭文中韬光养晦的“黄”字,他们最终的结果都是实现了美好的愿望!同一个时代,同样的韬光养晦,同样的成功,同被称为帝王,毫无疑问神农、炎、黄三个字词所指的就是同一个人,黄帝!就是统一中国的秦始皇!

      炎帝、黄帝、神农、秦始皇同为一人!

      炎帝,就是黄帝,就是秦始皇!

      那么,既然炎帝就是黄帝,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名词称谓呢?因为,“黄”很可能是统一称帝之前的国名或族名,而“炎”字反映的则是从韬光养晦到成功后称帝的过程,也就是说“炎”字是一个说明字,是用来说明“黄”是如何成功并最终称帝的!

      炎帝,就是对“黄”如何成功称帝的说明!

      炎帝和黄帝同为一人的确定,彻底否定了史书中所说的阪泉之战,也就是炎黄大战!同时也否定了著名的涿鹿之战,就是炎黄大战蚩尤!更否定了那些东夷、苗蛮、九黎等乱七八糟名称的说法!

      关于历史史册中和目前各种资料中对炎帝和黄帝的所有历史评价,都是错误和不正确的,因为所有的这些说法都是在变相的抹杀和贬低炎帝或黄帝的伟大功绩,是用不着边际的神话故事来掩盖和埋没黄帝或炎帝所创造的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贬低和抹杀黄帝或炎帝的丰功伟绩,就是贬低和抹杀我们的中华文明!

      炎帝、黄帝、秦始皇创造的伟大功绩如下:

      1、统一中国,统一度量衡!

      2、历史上首先提出天下为公的执政理念!

      3、开创了人类文明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统一的模式!

      4、开创了空前绝后的、极其先进的国家管理体系!

      5、开创了许多为民着想,对国家发展有益的新创举!

      6、创造了炎黄文明五千年来年代最长的历史朝代!

      7、创造了无数的工程奇迹,是中国历史上完成建造工程最大、最多的一个朝代!

      8、实现了全中国文字的统一,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国家的统一!

      9、创造了许多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执政理念!

      10、继承和发扬了我们中华上古文明的精华!使我们的中华文明得到延续和发展!

      11、为我们中华后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炎帝就是黄帝的确定,从根本上说明了我们中国早在五千年前就有了非常发达的汉字系统,并且这个汉字是金文,而不是甲骨文!因为黄帝就是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就是五千年前汉字存在的铁证!

      炎帝、黄帝、秦始皇是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国,一个不出名的群体,一个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开始,通过长年的韬光养晦和卧薪尝胆,最终推翻了强大的后虞,并称帝和统一了中国,统一了度量衡!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史书中记载的炎黄大战,也没有炎黄大战蚩尤,只有黄帝或秦始皇推翻后虞的战争!并且虞朝时期的“吴”也加入到了推翻后虞的战斗之中!从而再次引出了历史上最真实的吴越争霸战!吴越争霸就是后虞和后吴的战争,而不是史书中所说的吴越春秋争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