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史书上记载为秦始皇的姓氏也,其根据是一大串的搞不清历史渊源关系的先辈或先祖们的名称,由于这些秦始皇的先祖们是“嬴姓”,所以秦始皇也是“嬴姓”。 《说文解字》中是这样来说“嬴姓”的:嬴,少昊氏之姓。段玉裁注:“按秦、徐、江、黄、郯、莒皆嬴姓也。” 关于“嬴姓”的说法,无论是《说文解字》中的说法,还是各种史书中的说法,均不可信!因为在我们的青铜器铭文解读中,已经十分清楚的证明了秦始皇就是黄帝,而在这些真实记述黄帝历史的铭文中并没有出现“嬴”这个汉字,所以“嬴”字作为秦始皇姓氏的可能性是极低的,或是不可能的!唯有《说文解字》中将“秦、黄”两字与“嬴姓”联系到一起的说法比较可信,因为秦始皇是秦朝的开创者,秦始皇又被史书中称为“嬴政”,黄帝就是秦始皇的证明,由此说明了“秦、黄、嬴”三者之间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 “嬴”这个汉字在收录古文字最多最全的象形字典中居然没有查到,在汉典中则出现了更为奇怪的现象,有小篆的“嬴”字,而没有隶书的“嬴”字!隶书是西汉时期的主要文字表现形式,司马迁《史记》中的“嬴政”二字就应该是隶书写成,但为什么在古文字字典中没有隶书的“嬴”字呢?我认为,这其中的原因应该有以下两点: 1、“嬴”字的写法在西汉之前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写法,所以没有将另外几种不同写法的“嬴”字归纳进来。 2、就是“嬴”字出现的年代非常晚,最早不会超过现在历史认识中的西周时期,并且该字的写法在西汉时期发生了更大的变化,所以在成熟的隶书文字中反而没有发现“嬴”字。
从汉典中小篆和楷书两种写法的“嬴”字来看,整体的字形架构是完全一样的,区别就在于字形结构上部的“亡”字和下部的“凡”字上。为了搞清楚“嬴”字的真实意思是什么,我们首先就要搞清楚小篆“嬴”字的上部是不是“亡”字?小篆“嬴”字下部的右偏旁是不是“凡”字?
通过小篆“亡、凡”两字与小篆“嬴”字的字形比对,我们发现小篆“嬴”字的上部结构不是“亡”字,其下部结构的右偏旁也不是“凡”字!那么,不是“亡、凡”二字又会是什么文字结构呢?
现在我们再来看小篆“嬴”字上部结构中的“亡”字,按照我们独创的字形结构分析法来看,这个与“亡”字非常相似的字形结构所表示的意思并不是死亡的意思,而是开卯放入标准中点的意思。
嬴,开创国家或王朝的神! 由于小篆“嬴”字的结构与金文“炎”字的结构非常一致,所以我们也可以将“嬴”字理解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即不露声色的、韬光养晦的埋头苦干,到国家或王朝的建立,最终成为了神! 嬴,指的就是秦始皇,嬴字的字形结构所表达的意思与我们前文分析过的青铜器铭文记载的黄帝的经历完全相同,与“炎”字所表达的意思也完全一样,所以“嬴”字指的就是首次统一中国的黄帝,就是秦始皇! 嬴,就是秦始皇,就是黄帝! 由于“嬴”字没有金文和大篆字形,所以我认为“嬴”字的出现是很晚的,大概在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期,这个时期距离秦始皇和黄帝的年代已经有了长达一千七百多年以上的历史间隔,正是因为有了如此漫长的历史间隔,所以才有了小篆“嬴”字上的“云”字头!并且这个“云”字头的用法和表示方式都与金文的“风”字一样。由此可见,秦始皇很可能就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二位被称为“神”的历史人物!其伟大的功绩已经可以与“风”并驾齐驱、同列神位!秦始皇神的称谓并不是自封,也不是其在世时就有,而是时隔一千七百多年后才有了这个“云”字头的“嬴”字,才被称为了神! 嬴,中国历史上第二位被称为“神”的伟大人物! 嬴,不是姓氏,而是对秦始皇历史的全面总结与概括,由艰苦卓绝的奋斗,韬光养晦的发展,到建立自己的国家和统一了中国,并在一千七百多年后被后人称为了神!这就是汉字的“嬴”字所反映出来的全部内容!该内容与青铜器铭文记载符合,与其他表示相同内容的汉字符合,与统一中国的历史事实符合! 嬴,不是姓氏,而是对秦始皇从人到神的全面概括和总结!
|
|
来自: 动力实体能 > 《祖规祖法(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