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三十辐共一轂

 动力实体能 2020-01-21

      从《论语》中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到《列子》中的“愚公移山”,再从《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到不知出于何处的“无往而不利”,我们从这些词语的现代解释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所有的解释都是建立在现代汉字基础上的解释,几乎没有一个能真正反映词语本身真实含义的,因为其真实的含义是古汉字的含义,而不是现代汉字的含义!

     《道德经》的逆推解读,已经完成了十一章的内容,在这十一章内容的解读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我们不但扩大了以往局限于青铜器铭文的解读范围,而且还从古汉字的逆推中对古汉字的用法和表示方式产生了新的理解与新的认识,而这些新的理解与认识是无法在青铜器铭文的解读中获得的。

      青铜器铭文,大多是对思想和历史重大事件的真实记录,其记录的方式往往是思想的核心和事件的梗概,而没有对思想和历史重大事件的前后阐述,所以青铜器铭文在行文方式上和思想事件的综合表述上与经典中的方式有着巨大的不同,正是因为这个不同,使我们无法从青铜器铭文中了解到更多的古汉字表述方式和行文方式。

      古汉字表述方式和行文方式的充分理解,使我们对古汉字的用法和对甲骨文的认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和进步,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非常明显的提高与进步,使得很多原来不容易理解的概念豁然开朗,使得很多原来无解的谜团迎刃而解!

      概念的清晰,谜团的破解,使我们对我们的中华文明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的中华文明不是各种历史史册中描述的文明,也不是现在人们思想中认识的文明,而是一种我们中国人从未听说过的伟大文明!可以说,我们的今天对于这种伟大而优秀的文明,就是一无所知,就是难以置信,就是三观尽毁的新文明、新思想、新认识、新历史!

道经,第十一章(原文)

      三十辐共一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无之以為用。

道经,第十一章(专家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道经,第十一章(译文初稿)

      大小邦国皆灭,祖制规法更改,应统一之需,新规新德作法为器,废除以往旧规。器训之作,宣示新法化邦为室,各室法规一致,依器训而为。故依器而为者利也,违者罚也。

      以上是《道德经》第十一章的原文、专家译文、和我的译文初稿。很明显专家的译文完全没有反映原文的真实内容,因为真正的内容既不是“车”,也不是“陶器”,更不是“建房造屋”的内容,而是黄帝统一中国的历史事实!

      大小邦国皆灭,祖制规法更改。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示的意思是:所有的,各种各样的大小邦国全部都被灭亡了,中国实现了历史上的首次统一,以往的法制法规除弊创新,得到了全面的更改。这段话的内容与我们之前青铜器铭文解读的内容非常一致,形成了相互印证。

      应统一之需,新规新德作法为器,废除以往旧规。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为了满足新形势下的需要,将所有新制定的法规和行为规范刻制在器物之上,并废除以往的所有旧规旧制。

      器训之作,宣示新法化邦为室。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刻制在器物上的新法规和新的行为规范,一是为了宣示新法,二是说明了这些器物的用途,是给那些原来是邦国现在是“室”的地方政府的。

      各室法规一致,依器训而为。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下属各个地方政府的法规完全一致,这个法规就是器物上刻制的法规,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必须依照器物上的法规依法行事。

      故依器而为者利也,违者罚也。译文中的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完全依照器物上的法规执行的地方政府,利也,没有完全依照器物上的法规执行的地方政府,罚!文中的这个“利”字,到底是“有利或利于”的意思呢?还是“奖励、奖赏”的意思呢?暂时不敢肯定。

     《道德经》第十一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实现中国统一后,废除了以往的旧制和旧规,并创建了新的法规和新的行为规范。这个新的法规和行为规范是全国统一一致的法规规范,为了全面有效的在全国实行这个新的一致的法规规范,就将这些法规规范刻制在了器物之上,并将这些器物分发到下面的各个地方政府,以利于法规有效一致的执行。凡是遵守法规并按法规依章执行的地方政府,利也(奖赏?),凡是没有按照法规依章执行的地方政府,将被给予一定的处罚!

     《道德经》第十一章的内容,从事实上证明了黄帝统一中国的历史事实!这个事实是所有历史史册中都没有记载的,只有在青铜器铭文中我们才看到了类似的历史记录。青铜器铭文与《道德经》内容的相互印证,构成了黄帝统一中国的事实存在,不容置疑!

      中国统一之后,将法规规范统一制作成器并分发到下属的各个地方政府,这是《道德经》向我们透露出的最新历史内容,通过这个内容,我们知道了黄帝时期的中国是如何管理全中国的具体细节。法规的一致性,不仅仅是一纸诏书或圣旨,而是一个个代表着法律尊严的青铜器端坐于各个地方政府的高堂之内,时时刻刻的警醒着这些下属的地方政府,要依法办事,要尊民爱民,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凡有违者,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