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人做的手工拉面 但自从我开始撰写《人类起源与文明传播》一文后,我发现,我变了!我从一个掰玉米的狗熊转变成为了一个人类文明最坚定的追寻者。同时我也很后悔,我应该早下决心开始写作,因为写作和兴趣有着天壤之别。兴趣可以换来换去,想法也可以不断的刷新,但写作则不同,一旦开始就不能随意放弃,就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乱喷,而是凡事都要讲依据,凡事都要有来源,凡事都要认真负责的去对待。不写文章不知道,写了文章吓一跳,原来很多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记载或历史文物,甚至于某些广为人知的文明都是模糊不清和不知其具体来源的。有说文明是天外来客创立的,有说祭祀占卜都是封建迷信没有研究价值的,有说人类文明的历史只有五六千年的,还有说人类是起源于非洲的,当然我认为在这些所有的学说中最为奇葩也最被全人类认同的就是猿猴变人了。因为人类根本不知道自己来自于哪里,也不可能知道,所以当达尔文推出这一看似科学实则不科学的理论时,人们只能无条件的接受,因为你提不出第二种更为合理、更有可靠依据支持的理论,即使是达尔文的理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与漏洞。 兴趣使然促发了我的写作欲望,写作使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播有了更深一步的研究,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和质疑,而这些疑问和质疑是在我写作之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和认识。比如,对于殷商甲骨文的认识,以前总认为甲骨文就是殷商的文字,要不然为什么要称殷商甲骨文呢?但随着写作一步步的深入,随着对各个文化遗址的认识不断的更新,我发现我们中国的汉字早在殷商之前就已有之,并且不是甲骨文而是金文!这对我一个喜欢研究琢磨甲骨文的人来说是何等的震撼啊!因为这一发现完全推翻了我过去对我们中华文明和世界人类文明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距今八千多年前的贾湖遗址中出土的文字、骨笛、酿酒、房址等更是给我当头一棒,如醍醐灌顶般的一棒敲醒梦中人。八千多年前的贾湖,三千五百年前的商朝,这是什么概念?两者相差将近五千年啊!五千年又是什么概念?就是从炎黄开始到我们现在再来一遍的意思啊!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绝不是什么虚夸之词,更不是什么无的放矢,而是真真切切的实际存在! 震撼,再一次震撼!我在不断的、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与惊喜之中,深刻的体会到要想研究探寻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播途径,就要打破人们业已形成的认识怪圈,就要以科学和事实为依据,就要以真理为准绳,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认识。自从我对殷商甲骨文产生质疑之后,我也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殷商甲骨文的资料,我发现到目前为止,许多根据甲骨文来解读的殷商历史都是错误的,甚至于对甲骨文中某些关键性的文字的解读也是错误的,更让我吃惊的是由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命名的“司母戊”和“司母辛”居然也是错误的!这真的令人匪夷所思啊!所以,我不得不以事实为依据在我的文章中鲜明的提出甲骨文不是殷商文字的观点,以及殷商甲骨文叙述的不是殷商的历史,也不是夏朝的历史,更不是炎黄的历史,而是更加久远,更加辉煌灿烂的华夏历史。 关于“司母戊”和“司母辛”以及“妇好”的解读,思路已基本成熟,文字研究也基本到位,就看时间了,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将其聚字成文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的。 最近写了几篇关于马家窑彩陶的分析文章,不得不说的是马家窑的彩陶是对我的又一次震撼与洗礼!也使我获得了意外的惊喜!因为马家窑彩陶具有其他所有遗址发现中所没有的说明功能,就好像是五六千年前的马家窑人为了让今天的我们看懂和理解上古中华文明的内涵,而特意的将上古文明的精髓用图画和文字的形式绘制在陶器上一样。并且马家窑彩陶的这种说明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厌其烦的说明,同样的意思,用风鸟说一遍,再用两只风鸟说一遍,最后用人的动作和形态再给你说一遍。在这里我要对上古时代的马家窑人说声“谢谢你们,马家窑人!您的辛苦没有白费,我们终于看懂了。” 贾湖、马家窑、大地湾、甲骨文、榫卯结构等无一不在向我们诉说着上古中华的文明与辉煌,无一不在向我们讲述着中华文明的博大与精深。中华不是没有上古史,上古中华也不是没有文字,只要我们展开思想的翅膀,放飞理想的空间,发扬古人那种善于自我思考的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发现人类文明传播的途径与脉络,再现华夏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
|
来自: 动力实体能 > 《祖规祖法(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