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对甲骨文破解现状的再认识

 动力实体能 2020-01-21

      甲骨文自1899年面世以来,至今已将近120年。在这将近120年的甲骨文研究中,不仅涌现出了好几位堪称泰斗级的古文字大师,还出现了数都数不清的甲骨文研究专家和学者,更不要说民间业余研究和爱好甲骨文的人士了,更是多如繁星。那么,我们中国的甲骨文研究目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是不是被发现的甲骨文都被破译解读的差不多了呢?今天我写此文要说是:“中国的甲骨文自发现到今天的120年里,一个甲骨文文字都没有被破解和解读!”是的,你没有看错!我说的就是一个甲骨文文字都没有被破解和解读。有的只是对甲骨文文字的辨识!

      辨识,就是通过甲骨文文字与后来的金文、篆文、隶属、楷书等字体写法进行对照,以及通过对各种史册中文字用法的查询,找出与甲骨文文字相对应的那个现代汉字。而甲骨文的破解和解读则是不但要说出文字本身的造字本意是什么,还要说出文字造字的机理和各个组成部分所表示的意义,从而了解文字背后所代表的历史与文明。

      辨识,让你知道甲骨文中的某一个字是现代汉字中的哪一个字,但不会让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汉字要这样写?这个汉字所代表的历史背景和文明意义是什么?

      解读和破解,不仅能够让你知道某一个汉字的来历和构字原理,还能让你知道我们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辨识,就目前的甲骨文辨识来说,五千多个已发现的甲骨文文字中被辨识的大约有将近三千个,没有辨识的还有近两千左右。那么,这些已被辨识的甲骨文文字是否都能很准确的与现代汉字一一对应呢?我认为百分之百的一一对应是不可能的,因为在我本人解读过的一些甲骨文文字中就发现了几个现代汉字与甲骨文文字字意完全不同的汉字,如:甲骨文的“床、姓、名”等字,但总的来说辨识的准确率还是很高的。

      那么,既然有很高的辨识率为什么我要说中国的甲骨文文字一个也没有解读和破解呢?因为文字的破解和辨识之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一个是找出对应的现代汉字,一个是找出甲骨文文字的造字本意。如果说中国的甲骨文文字已经得到破解和正确的解读,就不可能出现司母戊、司母辛、妇好等字词的命名错误,就不可能不知道“王占曰、贞、鼎……”等是什么意思,更不可能不知道甲骨文的基础汉字天干地支的意义,以及阿拉伯数字1-9所代表的重大含义。

      从文明传播的意义上说,如果中国的甲骨文得到了正确的破解与解读,就不可能不知道马家窑彩陶文字符号和大汶口文字符号的意义,就不可能不知道流传世界的万字符来源于金文的癸字,就不可能将4300多年前的安诺印章文字当作西汉的文字,更不可能将三星堆文明看做是西来的文明或天外文明。甲骨文的正确解读与破解对于我们了解和解读中华文明和世界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甚至于可以说甲骨文就是解开世界人类文明发展与传播谜团的金钥匙。

      如果甲骨文能够得到正确的解读与破解,世界文字发展史就会被改写,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也将被改写,中国在世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将至高无上、无与伦比!因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要素均来源于中国,没有上古中国为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就没有今天的世界,更没有今天的文明!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都认为甲骨文是殷商文字,却还对殷商的历史浑然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学界认为殷商的历史距今只有3600年,却将4800多年前的三星堆文明定为殷商文明?为什么三星堆文明会与炎黄文明和后来的殷商文明格格不入?为什么炎黄蚩尤大战会被认为是一战定乾坤的战争?之所以有如此众多的不解与误解,就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搞清楚甲骨文文字的本意是什么?由甲骨文文字构成的文句说的究竟是什么年代的什么事情?

      从学界到民间,解读和破解甲骨文的人众多,但无一能够做出正确的解读和破解,包括东汉的《说文解字》也不能。究其根本,就在于人们没有找到或发现解读和破解甲骨文的正确方法,就在于人们始终将甲骨文当作文字来进行解读与破解。《说文解字》的六书,民间解读各种丰富的想象,就好像是西方专家在解读和破解卡巴拉生命树一样,赋予了再多的概念,发挥了再大的想象空间,却都是竹篮打水空欢喜一场。

      从《说文解字》到目前人们对于甲骨文的解读与破解,最大的误区,也是为什么不能正确解读甲骨文的真正原因,就是将语言与文字混合,认为文字就是对语言的记录,文字就是对语言的反映,这就是为什么东汉的许慎在对文字无法做出合理的解读时加了那么多声旁的主要原因。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被广泛使用的表意文字,而不是表音文字。如果说中国的汉字是如许慎和很多专家学者认为的那样“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那么中国的汉字不可能生存到今天,或许早就改换门庭了。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尤其是发音各异的地方方言更是不计其数,不要说省与省之间的语言发音不一样,有些地方村与村之间的语言发音都各不相同。南北方气候环境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农作物品种的区别等等都决定了汉字的构成不是以生活环境和语音作为构字的主要成分。因为中国的汉字无论你使用什么样的方言,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写出来完全一样,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交流起来毫无障碍!由此说明,中国的汉字与语言是并存的两大系统,文字是文字,语言是语言,两者相通,两者互异。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方言不同而书写出来的文字却完全一致的情况呢?因为中国汉字在最初产生之时就不是为了造字而造字,就不是对语言的记录,而是为了说明科学实践中的方法和应用而造字,所以中国的汉字中不可能包含有语言的语音因素,也不可能包含有环境地域的差别。汉字来源于历法,而历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无论是南方、北方,无论你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只要你生活在这个地球之上,历法就适用于你,历法就是万千民众的共识!而产生在这个共识之上的汉字自然也就成为了隔绝语音和地域环境差异的文字。人们对于汉字的认识就是对于历法的认识,是用历法的概念来理解汉字所要表达的意思,因为汉字是历法科学实践的说明书。三代之上,皆通天文,七月流火,三星在天,农夫所言,妇孺所语,由此可见上古中国的历法普及达到了何等的程度,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普及和人们对于历法的共识,所以在不需要任何文字教学的情况下人们都能够认识或知道每一个汉字所要表达的意思,甚至于可以根据对历法的理解来自由书写每一个汉字,只要意思表达正确,方式方法不限,由此促使汉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如汉字甲骨文的“病”字就有三种不同的写法,表达了三种不同的病情状况,严格的来说比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更科学、表意更加精准。

      文字之所以能够成字,流通,是需要有一个共识,有一个核心概念的,没有共识,没有核心的概念,即使你造出再多、再好的文字都不可能被所有人认可,更不可能成为人们使用的文字。就好像现在的很多人或是东汉的许慎在解读汉字时一样,没有一个核心的理论,也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概念,而是为解字而解字,将自己的臆想和繁杂庞多的各种理由附加之上,甚至于还编造了许多汉字中根本不存在的声旁来作为解读汉字的依据,这是根本性的错误。也是为什么至今为止甲骨文都没有得到破解与解读的原因之一。

      我之所以说自甲骨文发现至今的120年里,一个甲骨文文字都没有被破解和得到正确的解读,就是因为甲骨文文字的构字原理是一脉相通的,只要方法正确,能破解一个字,就能破解所有的甲骨文文字。而现在或目前对于甲骨文文字的解读还依然停留在东汉许慎解字的基础之上,怎么可能发现汉字的构字原理呢?没有汉字的构字原理,所有一切的甲骨文解读和破解都是不正确的、错误的!目前对于甲骨文所做的唯一正确的就是辨识,对于甲骨文的正确辨识为甲骨文本意的破解和解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省去了很多的时间,所以说正确的辨识也为甲骨文的破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甲骨文文字一个没破也是事实。

      王占曰的占字不是占卜的意思,而是筛选的意思。贞问的贞字不是没有意义的提问字,而是指全部的或珍贵的、核心的意思,贞这个字本身是不存在的,是历史的错误,因为贞字就是贝字,是为了说明贝字的意义而在贝字上面加了一个卜字,其实还是贝字。但由于人们对贝字是什么意思到现在都不知道,所以也就更不可能知道贞字的含义了。鼎为何被历朝历代作为国之重器,不是因为青铜之珍贵,而是因为其是立国之本,其是建国之神器,其是确定地中的科学测量仪器,而不是现代人认为的什么烧饭烹煮的锅。汉字的好字,不是因为有女有子就是好,而是能生儿子就是好,好指的是子,不是女,所以有母凭子贵的说法。汉字的老字,说的不是年纪的大小,而是技术的高超获人尊敬的意思,所以有老师的称谓。天干地支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神鬼难测,而是用来表示立杆测影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的二十二个汉字。算筹和十进位值制早在六七万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存在,是上古中国数学发达的基础,没有发达的数学就不可能产生历法,所以数学的运算符号来源于中国的算筹,而所谓的阿拉伯数字1-10则来源于历法,最早产生在中国。数字1-9不是为计数而生,而是立杆测影基本方法的九个重要步骤,九个步骤都完成的结果就是垂直的立杆和规则几何的圆,所以有了数字10.

      早在造字时代的中国,人是没有姓也没有名的,只有一些能够体现人们居住环境和身体特征的代指符号,所以在甲骨文的文字中也就没有姓和名的专指字,姓和名两字甲骨文的造字本意是毒和害两字,至篆文之后字意才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才成为了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姓和名二字。距今5500年前至6000年之间大量的中国人之所以能够乘船远航世界,就是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造船历史,甲骨文的前字,是人用绳拉着舟前行的意思,说明早在四万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发明了舟这种运输工具,经过长达几万年的发展和榫卯结构技术的日益成熟,至距今5500年前的中国,完全有能力造出又高又大的多帆楼船,完全具备远航世界的能力!不要低估古人的智慧,不要小看古人善于思考的能力,与古人相比,今天的我们不是越来越聪明,而是越来越失去善于思考的能力,越来越随波逐流,越来越失去对历史与文明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

      最后,我要说的是汉字不是为了造字而造字,用解读文字的办法去解读或破解甲骨文的造字本意就是死路一条,永远都不可能获得正确的结果。甲骨文文字为什么至今一个字都没有得到正确的破解与解读,就是因为最初的甲骨文不是文字,而是科学的说明书!

不要忘记转发分享到朋友圈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