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中我们集中解读了几幅带有“父辛”字样的青铜器铭文,“父辛”所表达的意思同“父辛”两字的写法密切相关,什么样的写法表达什么样的内容,由此可见古人们在汉字的运用上是多么的成熟,又是多么的灵活!然而,这种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和运用方法在我们今天的汉字运用中却是完全不存在的,甚至于我们不知道,不认识汉字居然还有如此先进、简洁的表意功能。 先圣孔子名言“子(养)不教,父之过。”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在远早于孔子时代的商周青铜器铭文上我却发现了“子不教,母之过。”的铭文表达内容,难道说先圣孔子的名言也是有来源或出处的吗?下面我们来看这则青铜铭文: 此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拓片。
该青铜铭文拓片中一共有六个汉字,最难认的是右边第一列的前两个汉字,因为其写法在我们今天所能够看到的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没有对应之字,所以该青铜铭文在被发现近百年的时间里始终没有被破解和成功解读。由于本人在对甲骨文的研究中成功的发现了古人书写汉字的秘密--按造字本意书写汉字,所以在一番思考之后,该铭文被我成功破解并解读出其真正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两个最难解的汉字我们都已解读完毕,一个是汉字的“子”字,一个是歪斜或不正的意思。后面的汉字我们按顺序即可轻易读出是作、母两字。母字下面的字是甲骨文的“戊”字,其意就是画圆把握性不大的意思,或是容易将立杆拉弯的意思。由于“戊”字没有“戌”字的“丁”也没有“成”字的环,所以甲骨文的“戊”字也是有巨大缺陷的意思,正是因为这个缺陷而导致其很难画出规则的圆形。所以该铭文中的“戊”字就是缺少或缺陷的意思。 最后一个字的字形结构看起来非常复杂,很多人将其译为“彝”字,其实不然,该字的真实含义应该是汉字的“懿”字,“懿”即为懿德和美德的意思。 至此,该青铜铭文中的六个字我们全部分析完毕,这六个字或字意分别是:子、不正或歪斜、作、母、缺少或缺陷、懿(懿德、美德)。将六个字或字意连结起来就是:子不正,作母缺德的意思。不正就是歪斜的意思,就是没有教养的意思。作就是为,母缺德可以视为母的过错,因此,青铜铭文中的六个字我们也可以译为:子不教,母之过。 该青铜器铭文的意思是:子不教,母之过。 这是又一个青铜器上的铭文拓片。
再看铭文中的这个第一字,一个十分规则和规矩的卯口,上面是两条绳,由此我认为铭文中的第一个字就是美的意思。
第二个字是甲骨文“商”字的第二种写法,“商”字是概率或比例的意思,而这个第二种写法的“商”字就是概率或比例在50%左右的意思。 第三个字是金文的“贝”字。“贝”字就是太阳中点出现的那一时刻的意思。
第五、六、七、八字分别是我们已经认识的用、作、道、辛四个字。这四个字的字意我们在之前的铭文中都有较为详尽的解读,在此不再赘述。 第九个字也是甲骨文和金文中没有的字,但在破解湖南高庙石头人像时,我们已经破解和解读过此字,其就是汉字的“正”字。 第十个字就是我们刚刚解读过的“懿”字,就是懿德或美德之意。 至此,铭文中的十个汉字我们全部分析完毕,其字和字意分别是:美、比例(概率)、太阳中点出现的那一时刻、由恶至善的转变、用、作、道、辛、正、懿德(美德)。 将十个字或字意连结就是:完美的太阳中点出现的概率,恶可为善用,使道更趋于完美,使懿德更加正气。 该青铜铭文的意思就是:指导方式和方法的改进完善,可使道更加完美,德更加正气,恶也能为善所用。 因很多读者提出没有留言功能,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自今日起为方便大家的留言与相互交流,特建微信《文章留言交流群》,有意者请加我本人的微信号:medisea即可入群留言。 |
|
来自: 动力实体能 > 《祖规祖法(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