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禹书

 动力实体能 2020-01-21

      夏禹书,传说为治水有功的夏代王室的祖先--大禹所书字迹,即钟鼎书或蜾匾篆,总共有12个字。夏禹书石壁篆文,最早见于《法帖·神品目》曰:“夏禹书石壁篆文,在平江县昌江山。” 而夏禹书最早的释读则见于四库全书,其释读内容为:“出令聂子,星纪齐萅,其尚节化。”由于该释读内容与大禹没有关系,所以学界并不认可其释读的内容。千百年来夏禹书无任何识别出的释文流传下来,所以被称为未解千古之谜,甚至赋予神话般的传说,更加增添了它不可辨认的神秘色彩,夏禹书被称为中国八大无法破解的古文字之一。

      由于混合使用古彝文和甲骨文,夏禹书比仓颉书还要难以解读,说明了夏文化已经具有了高度的复杂性。汉文《夏禹书》的语言洗炼,比《山海经》更甚,当为早于《山海经》之作,文字形成过程的原始形态,如果可以证明夏禹书的真实性,则说明汉字的形成当在夏代开始。马贺山则认为, 夏禹书是祖先留给后代子孙的一笔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夏朝的传世文字,而被一些人视为伪书,或说后人伪托,或说是张三李四杜撰,这些都是一些不实之词,经不起任何推敲,我劝说伪者该实际一点,夏禹书总共十二个字,究竟哪伪?哪些字是甲骨文之后的字,夏禹书有没有甲骨文之前的字,这对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专家学者来说,易如反掌,杀鸡焉用宰牛刀。

      夏禹书释文:出鸟,聂子坐引参,屯矢尚干巳。

      夏禹书释义:进入鸟地,夏禹跪下并引导众人参拜列祖列宗。储存弓箭是为了崇尚捍卫疆土和祭祀活动。

      耶鲁大学李辉博士的翻译是“旨临,圣形见,循升,奉献,赏生亡”。信息传达,神圣的形体出现,循着(轨迹修行得到)升华,奉上祭品,在出生和死亡过程中得到回报。

      以上有关夏禹书的资料来源于360百科。

      下面由我红河白沙本人,用我自己独创的字形结构分析法对千古之谜夏禹书进行破解与解读。在破解与解读之前,我们首先要分清或者确认夏禹书的文字究竟是什么汉字的字体?是甲骨文,还是金文,或者是篆文呢?首先我们先排除其是甲骨文的可能性,因为其写法和表现形式与甲骨文没有任何的相似或相同之处。从金文所特有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上看,夏禹书的文字显然也不是金文,但与金文有很多类同之处。在排除了甲骨文和金文之后,我认为夏禹书的文字是介于金文和大篆之间的文字,即保留了部分的造字本意,又体现出了大篆初期的表现形式,所以夏禹书的文字并不是不可能破解的文字,而是在有效正确的方法下完全能够破解的文字!

      夏禹书的文字图片由读者耿黄陂提供,十分感谢!

      夏禹书右起最上的前两个字不用解读,很简单就是“此、为”两个汉字。我们将从夏禹书右起的第三个字开始解读。

  此为夏禹书第一列的第三个字。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我认为该字就是篆文的“州”字。

  这是篆文的“州”字。

      夏禹书中的“州”字是在篆文“州”字的基础上做出的改变或变形,由原来篆文三根绳的三个卯口变为了一根绳上的三个卯口。汉字的“州”字有州、府、县等意思,但在广雅中的州字却有国的意思。绳可表示范围和疆域的意思,卯口则可以表示为国家或部落的意思,所以篆文的“州”字就是不同国家或部落管理的疆域的意思。另外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汉字或语言中往往表示的是多或很多的意思。因此,我认为夏禹书中变形的“州”字就是很多国家和疆域都成为一体的意思,也就是所有的国家都在形式上成为一个国家的意思,就是统一的意思。

  这是夏禹书第一列上数的第四个字。很多专家学者以及古文字的爱好者都将此字释读为“子”字,但其实该字不是“子”字,而是篆文“孑、孓”两字的组合。

 +   篆文的“孑、孓”两字。

      孑孓的意思就是孤独的或独自的意思。所以夏禹书中的“子”字不是“子”,而是汉字的“孑、孓”两字。

  这是夏禹书第一列中的第五字。从字形结构上看该字的上部是篆文或隶书的“坐”字,下部则是很多个卯口的意思,那么两者的组合是什么意思呢?“坐”从严格的文字意义上来说,其表示的是一种动作的状态,即坐着的姿态。而其下很多的卯口则表示的是很多国家或部落的意思。因此,夏禹书中的该字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很多不同的国家或部落的意思。

  这是夏禹书第一列中的最后一字。从字形结构上看,上部的三个“白”字形的卯口,表示的是错误的意思,下部的绳则表示的是开卯的意思。因此,夏禹书中的该字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在绳上开出错误的卯口的意思。卯口是用来装太阳中点的丁的,卯口错了,一切都前功尽弃,所有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所以,夏禹书中的该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死亡的意思。就是汉字的“丧”字。

  这是夏禹书第二列的第一字。从字形结构上看,其就是金文的“幼”字,虽然在写法上稍有区别,但在意思的表达上却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认为夏禹书中的该字就是金文的“幼”字。“幼”字就是幼小、幼嫩、幼年的意思。

  这是夏禹书第二列的第二字。该字我们在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读中经常能够看到,其就是用丁标记中点的意思。所以夏禹书中的该字就是标记的意思。

  这是夏禹书第二列的第三个字。也是唯一被众多学者认出或认准的一个字,其就是篆文的“尚”字。“尚”字就是追求、追随的意思。

  这是夏禹书第二列的第四个字。从字形结构上看,就是在绳上开出完美的卯口的意思,所以夏禹书中的该字就是“美”字的意思。

  这是夏禹书第二列中的最后一字。从字形结构所要表达的意思来看,其就是篆文的“名”字。“名”字就是名誉或声望的意思。所以夏禹书中的该字就是名誉或声望的意思。

      至此,夏禹书中的十二个字全部解读完毕。但还有一处必须要说明的地方,那就是夏禹书第一列中的第三字到第四字的文字表示说明。

  刚才我们已经对该字做过解读,就是统一的意思。

    孑孓是孤独或独自的意思,另一个是很多国家或部落的意思。两者的组合所表示的就是国家或部落存在的两种状态。一种是孤独独自的状态,一种是各自为阵的很多国家或部落的状态。

  夏禹书中的该字刚才已经分析过了,就是死亡的意思,死亡就是终结的意思。

 加  加   等于孤独独自的和各自为阵状态下的国家或部落终结的意思,就是从此之后不再有独自孤独的国家部落,也不再有各自为阵的很多国家部落共存的意思。因此,夏禹书中的这三个字都是对第三字统一一字的说明,也就是统一的内容。如果要将第三字统一一字与其后四个字的字意相连的话,就是所有的国家或部落统一的意思,就是全国统一的意思。

      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和对文字使用过程中的必要说明,我们已经能够非常清楚的知道夏禹书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夏禹书内容的解读结果:

      此为,全国统一诞生纪念,永久留名!

      也可以译为:

      在此,纪念全国统一诞生,千古留名!

      由夏禹书内容的解读结果来看,夏禹书是为了纪念全国统一的诞生而书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这十二个字。其书写的时间就应该在全国统一诞生日的这一天,或是在其后不久的某一天。若要按年代来计算的话,则夏禹书的书写时间就应该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

      夏禹书的文字为金文向大篆转变期间的文字,也就是我们在前文中推断的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诏书时期的文字。该文字即保留了金文的千变万化,也体现了大篆文字的特点,所以我认为夏禹书的文字是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的文字,也就是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诏书文字同时期的文字。

      夏禹的主要功绩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国家夏朝,和治理了黄河的水患,最为著名的或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大禹治水的传说。根据大禹治水的传说,我查询了很多的历史资料,却没有发现至今遗留下来的任何大禹治水的遗迹或遗存。几乎中国古代所有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是在秦朝时期完成的,如:郑国渠、都江堰、灵渠等。据说郑国渠现在已经不能使用,而都江堰和灵渠现在依然畅通无阻、造福一方。那么,为什么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只有传说而没有实物的遗留或遗存呢?传说中的众多大型水利工程遗址和遗迹都去哪儿了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努力,争取还历史一个清白。

      通过对夏禹书文字的破解与解读,我并不认为其有多么的难解,说句实在话还没有我前两天解读的“秋意浓浓”青铜器铭文的文字难度大。或许有人会怀疑我对夏禹书文字解读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但我要告诉你,我对夏禹书文字内容的解读就是最正确的解读,就是对夏禹书文字内容的真实还原,就是对夏禹书文字的最终解读!因为我的解读与破解不是其他人那样臆想加象形的解读,我是根据中华汉字的造字本意和字形结构的分析做出的解读,只有这样的解读才是真正对文字的解读,才是对历史真相的还原,才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夏禹书:此为,全国统一诞生纪念,永久留名!

      夏禹书:在此,纪念全国统一诞生,千古留名!

      因很多读者提出没有留言功能,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自今日起为方便大家的留言与相互交流,特建微信《文章留言交流群》,有意者请加我本人的微信号:medisea即可入群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