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说"子"与求学好问的学习精神

 赵文耕 2021-02-06

“子”的演变

上图是汉字“子”的演变。左上角是甲骨文。往右看依次金文,篆书和楷书。从甲骨文可以看出,甲骨文像一幅幼儿的线描,画出了幼儿的脑袋、头发、两脚。有的甲骨文简化字形,像幼儿两脚被裹在襁褓里,露出脑袋,挥动两臂造字本义:包裹在襁褓中挥动两臂、尚不能独立的幼儿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籀文综合甲骨文和甲骨文的字形。隶书淡化了篆文字形中襁褓婴儿的两手形象。

“子”在经典中的用法:

《论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礼记 · 哀公问》——也者,亲之后也。

从这两条当中,都可以看出来,子就是父母的孩子。这个意思无可非议,后来,意思扩展到家族的子弟,部落的子弟,甚至是国家的子弟。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中说到: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这里的“国子”指的是国家适龄读书的小孩子,也是后来“国子监”得名的出处。周礼中叙述的有几个意思,第一,说的是“子”的年龄,8岁,当时的八岁相当于现在的七岁,农村还在使用虚岁的说法,城市一般用周岁表示年龄。农村的虚岁个人推断对应的古代的岁数。第二个意思是“子”学习的内容,即六书。六书就是跟文字相关知识。也就是说,当时的小孩子读书的时候,最开始读的都是跟字相关内容。后来的书院教育,私塾教育,他们的蒙学部分都还在沿用读书识字的内容,不过现在的孩子们读书从拼音学起了。

与“子”相关的文字:

在汉字中,有几个与“子”相关的。第一个就是“字”,请看下面“字”的演变。

还没有找到甲骨文中“字”的写法,相比于金文继承甲骨文的特点,相信甲骨文跟金文的写法无异。1940年2月陕西扶风任家村出土了一件特殊的青铜器——梁其簋,它铸造于西周晚期,是祭祀祖先时使用的礼器。在这件青铜器的铭文中,有这样一个符号: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之下。这就是汉字的“字”。把一个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能承担起沟通天地和祖先,过去和未来的使命。

中国第一本字书《说文解字》中有段叙述: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文者物象本,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就是说,如果基本的文字或者说独体的文字称为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文组合成的文字称为“字”。相当于两个文结合,可以生出一个新字。“字”的本意就是新生的,有特殊含义的字。


在河南安阳的文字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用的就是这个“字”。而且“字”的发音同“子”,也许这两个字古音就相同。

再看看跟“子”相关的第二个字。


“学”字及其演变。甲骨文有几部分组成。(算筹)和六,即“庐”,表示房屋),表示练算习字。造字本义:教孩子算数、习字的校舍有的甲骨文在算筹两边加(爪,手),突出用手算算筹的含义。金文在房屋下面加“子”,表明学习的主体。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的“子” 写成。结合前面对“子”的解释,这个“学”的本意就是八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学习。而对于小孩子来说,8岁也是学习最好的时候。

诸子百家:前面说了,“子”就是8岁左右的孩子,对于8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学习也是最好的时候。于是,“子”和“学”就产生了很直接的关系,于是,做学问,传承文化相关就可以和“子”等同了。先秦诸子,都是终生做学问,给我们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和智慧,而这些人,唯有用“子”称呼来表示尊敬。孔子晚年,概括自己的一生,说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学习的一生,探索的一生。我们要学孔子,尤其是要学习这种严谨的治学的态度和求学好问的精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