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王堆文物暴露出的迷案:《苏秦列传》的时间线有问题?

 七侠荡寇志 2020-01-21

文|郭晔旻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列传》记载了他先后游说燕文侯、赵肃侯、韩宣王、魏襄王、齐宣王、楚威王,实现六国“合纵”的壮举,自己也以一人而“佩六国相印”。然而,仔细考察这段经过,时间上大有问题。如果苏秦曾经游说魏襄王和楚威王,也只能楚在前,魏在后,而不可能像《苏秦列传》说的那样先魏后楚。因为楚威王卒于公元前328年,魏襄王即位在公元前318年,这中间隔了10年之久。而在魏襄王即位之前,赵肃侯、燕文侯也已分别于公元前324、353年去世。到苏秦说魏、齐时,参与合纵的六位国君至少有三位已经不在人世,这样的联盟是否能够建立?如果苏秦游说完魏襄王等人后再归报于赵,其时间就肯定在公元前318年以后。赵肃侯卒于前325年,也就是说,苏秦完成游说,归报于赵时,赵肃侯去世已经至少7年了,如何可能再封苏秦为“武安君”?

不但如此,甚至《苏秦列传》中关于苏秦的去世的记载都不太正常。太史公先说苏秦是因为受齐湣王器重而遭到齐王身边佞臣的嫉恨,而被齐大夫的刺客杀死的。奇怪的是,司马迁接下来又来了一句,“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其学术”。考察《史记》中“被”字的用法,在此作“遭受、蒙受”解,亦即苏秦遭“反间”而死,与被刺身亡的说法大异其趣。更奇怪的是,在《史记·张仪列传》里又提到,苏秦作为燕国的间谍来到齐国,其“阴与燕王谋伐破齐而分其地”的计划被齐王发觉,于是“车裂苏秦于市”。这样一来,同一个苏秦,在司马迁笔下,就有了三种死法:被刺、遭遇反间而死,或者作为间谍被处死。

马王堆文物暴露出的迷案:《苏秦列传》的时间线有问题?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 (局部)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大批帛书,其中一种被帛书整理小组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全篇首尾完整,后部尚留有余绢。原来曾对折、再折,共二十四层,出土时断为二十四片。折叠处残破,文字有烂缺。该书用古隶抄写,共27章,其中有11章见于《史记》和《战国策》,另外16章是佚书。其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其中有关“苏秦”的资料比较集中,且与《史记》的记载大不相同。

《战国纵横家书》所勾勒出的苏秦活动轨迹主要活动在燕昭王、齐湣王的时代,也就是大约公元前308—前285年。他从燕国到齐国以后,变成了齐国的臣子。战国时的士,今天在甲国,明天到乙国,是很平常的事情。苏秦是洛阳人,他先投燕国,后投齐国,并不会引起什么怀疑。他在齐国十余年,骗取了齐王的信任,身居高位,而始终为燕国工作。苏秦的方针是“为燕敝齐”,劝好大喜功的齐湣王发动对外战争,消耗齐的力量,同时把齐的发展方向引往其他方面,保证燕国的安全。公元前286年,齐灭了宋,消耗了自己的力量,也引起了诸侯的恐惧。两年之后(前284),燕昭王利用这点,联合秦、魏、韩、赵,五国伐齐。齐湣王到了最后关头,才发觉苏秦是燕国间谍,把他车裂处死,但危局已经无法挽回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