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还原了苏秦的真实一生

 狐狸晨曦 2023-03-25 发布于江西

公元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全书十一章的内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另有十六章内容,是久已失传的佚书,内容为今本《战国策》《史记》所无。

根据该书显示苏秦的生平行事,更与《史记》记载大相径庭。

《苏秦自赵献书燕王章》《苏秦使韩山献书燕王章》《苏秦使盛庆献书于燕王章》《苏秦自齐献书于燕王章》《苏秦谓燕王章》《苏秦自梁献书于燕王章》《苏秦谓齐王章》《苏秦自赵献书于齐王章》……  

如苏秦离燕仕齐五年之后,上书燕昭王:「燕齐之恶也久矣。臣处于燕齐之交,固知必将不信。臣之计曰:齐必为燕大患。臣循用于齐,大者可以使齐毋谋燕,次可以恶齐赵之交,以便王之大事,是王之所与臣期也。臣受教任齐交五年,齐兵数出,未尝谋燕。」

当根据《竹书纪年》,修复了《史记》关于田齐王国年表的相关错误后,《苏秦列传》有关苏秦的记述,当然也就各种自相矛盾,变得全不可信了。

连司马迁自己,都在《苏秦列传》的结尾处说:「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承认苏秦的很多事迹,纯粹就是道听途说和附会。  

先秦史大家杨宽先生,综合该书与《战国策》《史记》的记述,1997年撰写的《战国史》一书,重新整理时间线,归纳出了苏秦相助燕昭王,合纵抗秦、灭宋破齐、功成身殉的传奇一生,

公元前295年,燕昭王封苏秦为燕相,武安君,派他率燕军2万,助齐攻宋。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自立为“西帝”,拉拢齐国为“东帝”,约定两国连横,一同灭赵。

苏秦向齐湣王建议,伐赵不如伐宋,伐宋则需先伐秦。于是齐国去帝号,联合赵、燕、魏、韩,五国共同伐秦。赵国与齐国皆封苏秦为相,此刻他身佩多国相印,为“合纵长”,挥军西进,直指函谷关。

公元前289年,秦国与五国联军议和,放弃帝号,归还此前攻取的赵、魏失地。此刻齐国早已将主力移兵攻宋。

苏秦则多次与赵相奉阳君李兑、魏相孟尝君田文、秦昭襄王嬴驷等人做外交交涉,承诺让出宋地的部分利益,换取各国对齐国灭宋的默许。

公元前287年,齐军经过连年激战,终于灭掉宋国,占据这片堪称“天下膏於之地”的当时华夏世界的商业中心,也终于引发了各国对齐国的公愤。

在秦昭襄王力主下,赵、燕、魏、韩、秦五国结盟伐齐,以燕相乐毅身兼赵相,为五国联军主帅。

公元前285年,乐毅率五国联军,于济西之战大破齐军主力,又独率燕军东进,攻破齐都临淄。

公元前284年,终于醒悟过来的齐湣王,将苏秦以燕国间谍之罪,车裂于市。

当时人对苏秦的评价就颇有争议。《吕氏春秋》云:【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

一直到20世纪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其中琳琅满目的:《苏秦献书燕王章》……

才充分证明了这位纵横大家,为报燕昭王知遇之恩,一生筹谋的最终目的,只为替燕复仇破齐,是何等的苦心孤诣,功成身殉,国士无双!

燕昭王姬职,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君,广纳贤才,招募郭槐、剧辛等名士,留下了“黄金台”“千里买马骨”等多个典故,更重用名将秦开,破东胡,取辽东,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重用名将乐毅,东取齐地七十余城;建立了燕国历史上最大版图,一度统一整个环渤海地区。

而苏秦这位死间齐国的最大功臣之一,他对燕昭王丰功伟业的帮助,却要到公元20世纪的出土文献,才得以为之正名!

小说《大秦帝国》中,仍是按传统史家记述,将张仪和苏秦这对“鬼谷门下师兄弟”的【连横】与【合纵】之争,作为重要主线。

而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崛起》,已经完全按现代史学家的最新考证,重新编撰剧情了。

《纵横》里张仪这个“男二号”的主要对手,变成了史上同时期的另一个纵横家“犀首”公孙衍。

而将苏秦的事迹放在了同系列第三部剧《崛起》中,浓墨重彩地描绘苏秦相助燕昭王,死间破齐、功成身殉的传奇一生。

它以真实历史上,确实与苏秦有私情的秦公主/燕易后为人物原型,虚构的东周公主/燕太子妃“姬狐”,用她穿引了张仪与苏秦这两位后世齐名的纵横大家。

更给苏秦的苦心孤诣三十载,舍身灭国的惊天一谋,寥寥数笔就写下了一个绚烂而浪漫的故事。

百年人生,瞬间光华,生过来过爱过恨过,至死亦可无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