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幸福的人生, 可能毁在“计划太多”上面!

 舍得付出 2020-01-21

文章作者‖魏晋寒

图片来源‖网络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强烈的成长欲望,都希望今天没有的东西,在明天能够得到;今天没有实现的梦想,在明天能够实现;今天没有享受到的生活,在明天能够享受得到。

倘若生活像一潭死水毫无波澜、毫无长进,就算我们位居高位、有房有车、衣食无忧,我们依然不会感到幸福和满足。

在电视剧《士兵突击》当中,班长史今曾对许三多这样说道:“只要今天比昨天好,这不就是希望吗?”

然而,成长欲绝对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确保我们有充沛的上进心和竞争力,但也能让我们迷失在欲望泥潭里无法自拔。有些时候,多目标和无目标同样让人迷茫,多追求和无追求同样让人一事无成。

最近几年,期望管理这个概念非常流行。因为在信息爆炸、生活多元、消费升级的背景之下,人们对于个人成长、生活品质、职业发展、未来人生的期望值在不断提升。

期望值在合理的限度指内,人们会积极拼搏,谋求进步,从而享受到应有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然而,期望值倘若突破非理性的峰顶限额,人们就会陷入盲目追求、非理性欲望的生活状态。一方面会使得人们急切焦虑,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秩序。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则新闻报道:

一位“90后”女护士欠了几十万元的网贷。尽管她的母亲替她偿还了这笔债务,但她不思悔改,继续偷偷贷款。后来,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她的母亲拿出领养证对她说,其实你并不是我的亲生女儿,随即将其赶出家门。

这位女护士为什么会欠下这么多债,并且还一直偷偷贷款呢?通过她的月账单,我们发现的她的消费力之高,真的令人咋舌。

每月少则两万元,多则三四万元,然而她的月薪只有区区八千元。

每个月花好几万元,都花在哪里了呢?

这名女护士回答道:“体面而精致的生活。”出门必打车;精品美食店必打卡,星巴克随便买;同事买了好看的包,自己必须也要买一个;晚上和朋友逛街、泡吧;周末即使只有两天,也要坐飞机出去玩一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名护士的表现,就是对生活品质非理性期望的表现。人人都想追求精致光鲜的生活,但脱离自己能力范畴的期望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

当然,非理性期望的负面表现不仅仅如此,对个人成长的非理性追求,对职场发展的非理性祈愿,对未来人生的非理性规划,这些都会让我们焦虑受挫,甚至误入歧途。

——

——01什么是期望管理?

在人生道路上,总会有两个“我”结伴而行:一个是期望中的我,另一个是现实中的我。

期望中的我往往高高在上,无所不能。他们自信且坚持,果断且勇敢,幸福且富足,他们总是用浪漫真诚的目光,俯视着我们的人生轨迹。

现实中的我往往起伏不定,有坚持也有懈怠,有坦途也有波折,有长谋也有短见。通常情况下,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现实中的我需要不停追赶期望中的我,这样人生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倘若,期望中的我太过高高在上,现实中的我又难以达到,这就会导致我们频于追赶、分心难顾、疲惫不堪、迷失自我。

只有当期望中的我比现实中的我保持适当的距离,我们才会收获到应有的幸福和满足,生活才能有条不紊,工作才能步步高升。

为什么一些人很优秀,但他们却感觉不到幸福满足。并不是他们现实处境不好,而是他们期望的太高。

所谓的期望管理,就是控制期望中的我比现实中的我之间的距离,一方面使自己保持充沛的进取心和竞争力,另一方面确保我们有合理的期望追求。

——

——02期望管理真的很重要!

正如文章前面说的那样,期望管理包括四个方面,即:

第一,个人成长;

第二,生活品质;

第三,职业发展;

第四,未来人生。

从本质上来说,期望管理是计划管理的衍生品,只不过期望管理更加看重结果,计划管理更加看重过程。

除了生活品质需要我们理性追求以外,在职场发展、个人成长等方面,我们也需要保持理性的期望高度。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像马云一般成功,人人都像王健林一般有钱,人人都在华为一样的大公司工作。

我们只能用自己独一无二的步伐,实现自己独一无二的梦想,收获独一无二的成绩。

讲一个真实故事:

薇薇是一名活泼开朗的90后女孩,工作很积极,待人也很和善,乐观的笑容绝对是公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事们都喜欢和她相处共事,因为能够从薇薇身上感受到乐观自信的正能量。

谁不愿意和正能量的人一起工作呢?

然而最近,薇薇似乎有些闷闷不乐,独自一人时总会不自觉的唉声叹气,工作的时候也会走神犯错,替领导写的演讲材料竟然出现了好几个错别字。

同事们深感疑惑,纷纷询问道:“薇薇,你最近怎么了?”

在某一次读书活动中,我和薇薇一起喝了咖啡,不仅聊起这段时间的读书心得,她还把最近的烦恼告诉了我,她说道:“工作3年了,我每天都在认真工作,心态很好,人缘也不错。但是,我总感觉自己一事无成。”

我继续聆听,薇薇继续倾述:“我给自己制定了很多计划,我想要去旅游、去读书、去健身、去考证书、去学习烹饪……然而这些目标实现的不多,半途而废的不少。最近听到同事田蕊利用放假时间,游玩了大半个南方;又听到同事文星,成功拿到一级建造师证书。哎,我总感觉自己好失败,每天忙忙碌碌,但是什么目标都没有实现。”

我知道,薇薇是一个自我驱动力人强的女孩,工作很主动,办事效率也很高。她口中的“一事无成”,并不是因为她偷懒懈怠,而是多计划下的行动分歧和意志挫败。

所以,我反问了她一句:“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目标定的少一些呢?为什么不把个人成长的祈愿定的低一些呢?”

现实当中,很多人和薇薇一样,给自己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成长计划。生活看似满满当当,学习看似勤勤恳恳,然而因为对自己的超高期望,难免分散了自己的专注力和执行力。

看书的时候,想着健身;健身的时候,有想着旅游;旅游的时候又想着工作……

事事都有高预期,事事都可能不尽人意,这就是高预期带来的困惑和挫败感。所谓的一事无成,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做了很多,但做的太散。

——

——04管理好自己的期望值,拒绝高期望的危害。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万花筒般的生活隐藏着越来越多的诱惑。当我们萌发减肥健身的念头,就会有高级健身班的诱惑;当我们萌发旅游散心的念头,就会有各种出行攻略的诱惑;当我们萌发学习进步的念头,就会有各种线上、线下的辅导班的诱惑……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成功故事、励志人生、心灵鸡汤的影响感染,这些诱惑无形中拔高了我们的生活期望。

我们看到的越多,接触的越多,我们对个人成长、生活品质、职业发展、未来人生的期望就越大。有些时候我们要学会抑制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值,减少不合理的念想计划,让生活更理性一些,让自己更专注一些。

如何才能摆脱“高期望值”的焦虑感和挫败感?

请做好这三点:

1、精简目标

曾经听过这么一个寓言故事,

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学生:“有人想要烧开一壶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他该怎么办?”

有的同学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去买。

老师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

同学顿悟......

很多时候,我们的烦恼和不顺心,恰恰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然而实现的有太少。真正幸福的人,往往会精简期望计划,从而收获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不可能事事都追求,事事都做到极致。

与其事事都半途而废,事事都一知半解,我们为什么不“倒掉一些水”,专心做对自己更有用、自己更喜欢的事情呢?

2、合理定位

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当我们找到合理的人生位置,我们的幸福期望值才能回归理性的轨道上去。在畅销书《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当中,古典老师提到了职业生涯三叶草的概念——爱干,能干,值得干。

我们可以根据这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剖析和反思。

我们真正喜欢干什么?

我们要抵达内心深处,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无论是工作岗位的选择、兴趣爱好的经营、生活方式的追求……我们都要有坚固的自我意识。

不要盲目随波逐流,事事都觉得别人的好,事事都按照最好的标准做。这样只会让自己迷失自我,不堪负重,甚至误入歧途。

我们真正能干什么?

不是说自己喜欢干什么,就能实现什么。我们要结合自身的处境、局势、人脉、家庭、能力、学历等综合情况,来确定我们真正可以干什么。有句话说的很对:“踮起脚尖够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很多超乎能力范围的幸福和梦想,不如像手中的沙子直接扬了它。留在心中只会多了一种偏执,多了一种分心,更是多了一种不如意。

我们真正值得干什么?

我们的付出,未必能够收到有效的回报。在“能干什么”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思考什么事情值得干,什么事情不值得干。正如80/20定律说的那样:给我们带来80%的益处的事情,往往是最尖端的20%事情,对于其他的80%的事情,我们可以理性的放弃。集中精力和时间,去干真正值得我们干的事情。

3、尚拙避巧

生活当中,大多数人喜欢走捷径的路,走快速的路,走轻松的路。没有人喜欢“笨拙”和“繁重”。然而有些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太过追求捷径、快速、轻松的路,使得我们心浮气躁,欲速而不达。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必须还有一颗“尚拙避巧”的心,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更加持之以恒。

晚晴名臣曾国藩就是一个崇尚笨拙的人。正如他说的那样:“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一步步做事、一件件做事。不读懂上一句,不读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不摸下一本书。不学精一件事,不做下一件事情。

这是曾国藩“尚拙修身”的人生智慧,并因此把自己从一个非常笨拙的人,塑造成了一个智慧超群德行兼备的人。有些时候,“笨拙”看起来慢,其实到后来越走比别人越快,夯实的基础,带给他的是更快的提升。

生活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把期望定的低一些,也要把期望定的慢一些。一鸣惊人的成功毕竟有限,大多数人的成功,往往是厚积薄发,甚至是大器晚成。

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饭要一口一口的吃,期望梦想要一件一件的实现。

——

——05总结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保持合理的期望值。不要太低的期望,更不要过分的追求。在个人成长、生活品质、职业发展、未来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回归理性——精简目标、合理定位、尚拙避巧,尽量减少“高期望”对于我们负面影响。

有些时候,期望越简单,梦想越纯粹,我们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反而越发强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