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图》探密之丹家修炼依据

 篮刺猬 2020-01-21

  古经络学说认为,人体除有形的脏腑之外,还有无形的经络,它主要包括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而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人体则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故而,体外之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循经络反映到体表。


脏腑经络浅析




   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于广义而言,气血营卫与津液等同样属于脏腑范围。经络则是人体经脉与络脉的总称,于广义言之,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腧穴等也同属经络范畴。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之内存在着脏腑与经络两个主要系统,它们于人体进行着各种生理活动,从而显现出与维持着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是人的生命根本。而道家内丹学也以此理论为根据,重点通过对脏腑、经络的保健与良性刺激,以达延年益寿之目的。





初识人体之“脏腑”篇




     人体的脏腑,即我们常说的“五脏六腑”,而实际上则应当是“六脏六腑”:六脏为肺、心、脾、肝、肾、心包;六腑为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此外,人体的脏腑还包括“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女子之胞。

   脏与腑为主从关系,人体所有的腑皆从属于脏,其功能归于脏的范畴。中医脏腑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官九窍(眼、舌、口、鼻、耳、前阴、后阴)、五志等,连结成一个“五脏系统”的整体,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内丹修炼即是通过炼精、炼气、炼神等手段使人体脏腑的功能得到优化,进而达到身心通健之态。

   古医学的脏腑理论则也称为“藏象理论”。“藏”是隐藏于内的意思,“象”是指外部显现的形象。古医家认为隐藏于体腔内的脏腑与外部形象有着对应关系,所以查看人的外部特征便可得知脏腑的健康状况,是谓“有诸内者,必行诸外”。

   如《黄帝内经》中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此处,即明确了五脏六腑的功能与地位,且把胆列于突出的位置,认为十一脏腑的功能皆由胆来决定。正是由于这一理论,道家某些典籍将肺、心、脾、肝、肾五脏与胆合称为“六腑”,并且将静养反观“六腑”作为重要的修炼手段。但是,将五脏与胆合称为“六腑”的道家典籍实属少数,大多数的道家典籍则是完全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如《性命圭旨》中对五脏六腑的描述是:“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揭。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其理论与《黄帝内经·素问》的论述基本一致。

   中医学与内丹学所说的脏腑与现代西方医学所说的内脏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的研究方法亦不相同:中医与内丹学对脏腑的划分依据为“功能方法”,主要是通过人体的功能对应某一脏腑,进行推理、验证从而得出结论,虽是不易论证,却并不妨碍其广泛应用。而现代西方医学对脏腑的划分依据则是“解剖方法”,西医对脏腑的认识是通过对脏腑实体的观察与研究而得出结论。


  中医的脏腑理论对内丹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得道成仙”这个内丹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使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功能发生质的改善,以达身心健康的状态。






“经络”是气血的通道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是人体气血阴阳运行的通道,担负着将脏腑之气血阴阳输运内外,以充养其形体之职。正常情况下,脏腑气血阴阳充盛、经络通畅,则人的形体充实健壮,体质优良。

  经络系统可分为阴阳两大类别:一类属于阳经,一类属于阴经。再根据阴阳之气的盛衰等情况,可细分为三阳经与三阴经:阳明、太阳、少阳以及太阴、少阴与厥阴。而人体的经脉、经别、络脉与经筋,则依三阳三阴和经脉循行的手、足部位划分,可再细分为手三阳、足三阳、手三阴、足三阴,共十二条经脉,亦称之为“十二正经”。

  人体内藏精气而不泻的为脏,属阴,十二正经中的阴经皆与五脏有着一一对应关系;传化物而不藏的为腑,属阳,十二正经中的阳经亦皆与六腑有着一一对应关系。如果将人体呈四肢爬行的状态置于阳光之下,则阳光可以照射到的部位皆为阳经循行部位,阳光不能照射到的部位皆为阴经循行部位。

  手足三阳三阴经互相连接,形成环路网络,气血按照一定的方向在其中循环往复运行,使人体各部皆得润养。而一旦某一经脉不能畅通地输送气血,则人体就会患有与之相应地病症,且经脉不通畅之处的穴位也会出现痛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阿是穴”,此即中医所所言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脏腑经络于人身之义




  除了上述的十二正经之外,经络系统还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三百六十五孙络和奇经八脉。而经络的外部,筋肉亦受经络支配而分为十二经筋,皮肤则亦按经络的分布而分为十二皮部。其中:十二正经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将人体内外连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起到沟通脏腑、加强表里联系的作用;十五络脉是十二正经在四肢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到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三百六十五孙络是络脉的分支,其与全身三百六十五个腧穴相对应;奇经八脉是不拘于十二正经的具有特殊作用的八条经脉,对其他经络可起到统率、联络与调节盛衰的作用。

  内丹理论的目的即是将“精气神”合而为一,最终打通人体全部经脉。然而,欲使脏腑器官相互协调,首先应将水谷及呼吸之气化为“气、血、津液”等能量,肾受五脏之精而藏之,继以心火下降炼而化之,使此“后天之精”上升于口化为甘露,终成“元精”下藏于肾。再使所化之“元精”不断聚集,沿着脊柱督脉上升入脑,以达“还精补脑、炼精还神”的目的。于此过程之中,“后天之气”则为补充“先天之精”的根本。只有作为后天之本的脾胃运化良好,五脏六腑才能得到充足的能量。津液才能更有力地反哺脾胃和人的“元神”。“元神”是免疫系统的总指挥,亦是人的真正主宰,元神足则经络通。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神足百病愈,神弱百病浮”的道理。元神带领十二经络之气运行,使丹田之气得以打通督脉,顺次过关上达头部后与任脉接通,从而百脉调和,形成护卫之气,达到强健体魄、百病不生、寿命延长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