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是什么意思?

 自律3dx2n99nop 2020-01-21
  • 释义:书籍多得像海洋一般,什么方面的都有,以人的精力,不能全部都读到,只是要找那些想要学习的来读。出处:出自北宋苏轼的《又答王庠书》。原文节选:实无捷径必得之术。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实皆命也。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  白话译文:实际上这是没有用的,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但像你这样才高八斗,年富力强,努力地学习几年,自然会有所领悟,有所收获的,其实这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我的意思是希望你能成为学者,每本书都读完几次。书籍多得像海洋一般,什么方面的都有,以人的精力,不能全部都读到,只是要找那些想要学习的来读。所以希望你每次作一次计划,就像想知道古今的兴亡、圣贤的作为,专门地学习这一方面,不要有其他的想法。下一次又作一次计划,找典故、典章一类的书,都是像这样。 搜狗问问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苏轼对王庠少年丧父,哀愤深切,闭户苦读,遂精通经史百家,颇多赞誉,曾称他“笔力有余,出语不凡。”然而却多所教诲。本文是回答王庠问学的一封书信。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展开
    2012-11-03

    14

其他3条回答

其他回答

  • 意思是书籍多得像海洋一般,什么方面的都有,以人的精力,不能全部都读到,只是要找那些想要学习的来读。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又答王庠书》,这篇散文是苏轼写给女婿的家书。节选原文: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译文:书籍多得像海洋一般,什么方面的都有,以人的精力,不能全部都读到,只是要找那些想要学习的来读。所以希望你每次作一次计划,就像想知道古今的兴亡、圣贤的作为,专门地学习这一方面,不要有其他的想法。下一次又作一次计划,找典故、典章一类的书,都是像这样,其他方面的都仿照这个办法。这个虽然办法笨一些,但是某一天学成的时候,样样精通,与那些本本书都读的人就不能同日而语了。搜狗问问扩展资料苏轼对其女婿王庠少年丧父,哀愤深切,闭户苦读,遂精通经史百家,颇多赞誉,曾称他“笔力有余,出语不凡。”然而却多所教诲。本文是回答王庠问学的一封书信,书中所言求学无捷径可走、“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及选题要专的学习方法,都是有益的。苏轼认为:人在读书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犹如“八面受敌”。每每读时,只求一点,容易集中深入,彻底攻破一“敌”,像打仗那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一次攻破一面“敌”。他在《又答王庠书》中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那么,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带着目标读书,在阅读时就会主动关注这方面的知识,看完也会因为印象深刻而记住。带着目标读书能够促进理解,将阅读的东西学以致用,让知识变成自己的见识。而没有目标的去读书,名义上获取了全部内容,反而没有了明确中心来连接信息,相当于漫无目的地摸索,无法品味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无法体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带着目标读书,虽然要全面的理解书籍中内容,要读很多遍,但好书籍正是要多品读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又答王庠书

    2012-11-03

    4

  • 译文为:书籍众多浩瀚如入东海,什么样的都有,而人的精力是不可能什么兼顾读取的,只是读取一些希望读到的。全句应为: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译文为:书就像大海一样富有,什么都包含了。但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知道很多东西是很好,但是不能太贪心,全部都追求的结果就是什么都得不到。所以愿求学的人读书要有针对性,侧重性,才能达到求学的目的。出自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搜狗问问扩展资料: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文章,在宋代就有多种刊本,其中最早的选本是南宋郎晔的《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六十卷,为选本,并有《四部丛刊》影宋刊本。

    2012-11-03

    13

  •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是苏东坡的名言意思是:书籍丰富地如同在海洋中遨游,各种各样的书都有。人的精力,不能够全部收取看尽。只要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书就行了。

    2012-11-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