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雄素有肝胆,志士恨失羽毛——忠王李秀成“变节”疑云

 光辉rlbr1vjwmb 2020-01-22

作者:扬正

在茫茫的中国历史上,有着数不清的未解之谜。公元1851年,这一年是个不寻常的年,由于对满清朝廷腐朽的不满,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的名义招民众,并率领众人在广西金田一带揭竿而起,组建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金田起义运动。

太平军曾经夺取清朝的半壁河山,占有江浙等富饶之地,可谓是清廷的眼中之钉,肉里之刺,想要急切拔除。

自起义领袖洪秀全去逝后,太平天国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开始表现得非常突出,甚至出现了相互之间不断的火并,翼王石达开负气出走而导致太平军失去了一股重要的力量。

自此太平军也可谓是在一条不归之路上渐行渐远了,幸得在后期他们还有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陈玉成这样的杰出将领的支撑,使得起义尚能延续一段时日。

英雄素有肝胆,志士恨失羽毛——忠王李秀成“变节”疑云

前面主要是针对文章历史背景的一些基本介绍,本篇文章介绍的主人则是曾经威震湘军的李秀成。对于李秀成而言,大家或许听了解过他一生当中最大的未解之处就是他为什么会写下向曾国藩请降的投降书,以及为何曾国藩在擒住李秀成之后,连夜便将其就地正法了。

说起李秀成,虽然他是贫民出身,没有那些将门之后先天就有着的各方面培养的优越条件,但他却非常善于作战,曾两破江北大营、 获得三河大捷,并在歼灭了李续宾所统湘军之后又接连两破江南大营,攻下常州、无锡、苏州、嘉兴之地,建立苏福省等等,这些赫赫战功曾使曾国藩几欲投江自尽以谢天下。

英雄素有肝胆,志士恨失羽毛——忠王李秀成“变节”疑云

李秀成曾经在战场上指挥着千军万马,纵马驰骋,叱咤风云,可谓是英雄一世,不料在兵败之时由于势单力薄却被几个百姓所擒缚。

正应了那句老话:龙困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在被湘军俘虏之后,他似乎是个很明世理的人,懂得'识时务者,在乎俊杰',以及'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于是竟然向曾国藩请降,并且亲笔写下降书,诏供罪责。

但事实上,非常老练的曾国藩却并不买他的账,为何曾国藩在面对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请降之时,却仍旧不予理睬,并且他为什么敢不将罪犯送至京城由皇上下令审讯后处斩而直接就地处决了呢?

这其间可能存在着一切不为人知的秘密。下面我就结合一些历史方面资料的来讲解一下可能存在的原因。

英雄素有肝胆,志士恨失羽毛——忠王李秀成“变节”疑云

然李秀成在兵败后是未经劝说而主动请降,并且他还详细地给曾国藩指点了如何强军作战的方法,但由于李秀成在辉煌之时却给湘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甚至逼得曾国藩差点想自寻短见以抵罪责。

可见曾国藩对李秀成这个仇敌有多么得痛恨,怎么肯放其一条生路,并留于帐下差用。因而最终曾国藩还是决定在俘获李秀成后当天连夜就将他给处决了。那么曾国藩既然不准备留其活口,又为何未奏经皇上就匆匆忙忙地将其给处决了吗?

英雄素有肝胆,志士恨失羽毛——忠王李秀成“变节”疑云

早年曾国藩因被朝廷委以清剿太平军的重任而一手拉起了湘军,自此虽然他领带湘军与太平军常年交战,但贵为湘军统帅,他自然还是拥兵自重,权倾朝野,而又时值清廷腐朽无能,日渐衰败。

当时他的弟弟曾国荃以及部下等人想效仿当年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于是他们建议曾国藩应该谋大事,掀翻满清政权而自立为王。但是曾国藩在心中一直都感念当初先帝的知遇之恩,不曾想过叛逆之事,因而他们的请求直接就遭到了曾国藩的拒绝。

英雄素有肝胆,志士恨失羽毛——忠王李秀成“变节”疑云

可能李秀成被关押在狱中之时也曾劝说曾国藩拥兵自立之事,这样也符合李秀成转败为胜的心理,昔日蜀汉被邓,钟灭亡之际,蜀将姜维也正是采取此等计策,不过曾公毕竟不是那种背恩弃义之辈。

但是他可能会惧怕在李秀成被押解入京后诬陷他有企图谋反之心,毕竟他的权力太大必然轻意地就会引起皇家的怀疑,权大功高其实也是一颗安放在自己身边的炸弹。所以他不得不来了个先斩后奏。

据了解曾国藩的后人家里还存留着当时李秀成亲笔写下的降书,不过以上仅为个人的一些拙见,真正的历史原貌还是疑云密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