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糖高的人,身体会有3个异常,若没有,说明血糖控制得还不错

 健康生活八十年 2020-01-22

血糖,是血中的葡萄糖。

高血糖,被列为“四高”之一: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

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

如果高于这一范围,称为高血糖。

血糖高的人,身体会有3个异常,若没有,说明血糖控制得还不错

1、皮肤瘙痒

一般来讲,血糖如果升高,皮肤下的葡萄糖也会跟着升高;

一旦糖分不能代谢,便会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

当然,皮肤瘙痒的因素有很多种,但是也不要忽视血糖值。

出现瘙痒,也应当检查一下血糖的情况。

2、经常口渴

如果在正常喝水的情况下,还经常会感觉到口渴难耐,那么很有可能是血糖过高导致的。

这是因为,血糖过高,会造成血液的渗透压增高,导致身体缺少水分。

3、起夜频繁

通常来讲,血糖过高,会使血液的渗透压增加,人们会出现多饮多尿的现象。

这便会造成失眠,起夜频繁的状况。

并且有关数据也指出,糖尿病患者,多数会出现睡眠障碍,其表现就是频繁起夜。

血糖高的人,要防3种并发症

1、糖尿病

血糖过高,最容易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是影响许多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在我国这类人群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一旦患有糖.尿病,就需要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配合药物,定期测量血糖等。

2、肾脏疾病

肾脏,是排毒的器官。

人们的新陈代谢,都要经过肾脏。

如果体内糖分过多,便会给肾脏带来严重负担。

3、血管疾病

血管中的糖分过高,会导致血管出现多余的蛋白质以及其他的沉淀物,造成血管堵塞。

进而导致一系列血管疾病,危害身体健。

这三类人,血糖易升高,希望你不在其中

第一类:长时间久坐的人

经常久坐不运动,身体的血液循环会相对较慢,代谢也会变慢;

这样会促使葡萄糖不能充分被利用,而增加胰岛负担,导致血糖过高。

因此,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长时间久坐。

如果无法避免,在久坐1-2小时后,要适当站起身活动一下,避免久坐带来的伤害。

第二类:长期喝酒的人

血糖高的人,最忌讳的,便是喝酒。

因为喝酒,会让胰岛慢慢氧化而出现损伤,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就会随之上升,从而出现一系列糖尿病症状,甚至会导致并发症!

因此,血糖高的人,为了健康,最好就不要喝酒了。

第三类:吃的太好的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餐桌上,总少不了大鱼大肉。

殊不知,摄入过多这类食物,反而会使血糖升高。

另外,饮食也不要过于精细,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进而不利于控制血糖。

日常生活中,要适当吃的“差”一些,吃得“粗”一点。

稳定血糖,减少并发症,坚持这样做

1、充足睡眠

研究发现,与睡眠充足的人相比,每晚睡眠时间不到6小时的人,出现高血糖的几率会增加4倍以上。

所以说,睡眠不足,也会导致血糖升高。

因此,日常要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熬夜的习惯。

保证每天睡眠时间在7小时以上,并且晚上11点之前入睡。

2、补充茶水

喝茶,是养生助寿的一种良好习惯。

日常喝1-2杯茶水,对于血糖的稳定,十分有益。

《神农本草经》中,将桑叶称为“神仙叶”,中医将桑叶作为治疗消渴症(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应用于临床。

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其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它的主要成分生物碱能抑制糖代谢过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能促进β细胞分析胰岛素,从而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达到降血糖的作用。

若将桑叶和白谷丁进行搭配,制成白谷丁桑叶茶,效果将大大提高。

这是因为,众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炎症的关系十分密切。

而白谷丁中含有广谱消炎成分,被称为“天然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炎症相关性疾病。同时也有一定的降糖效果,对餐后控制血糖有一定帮助。

3、三餐规律

想要稳定血糖,一定要确保三餐规律,定时定点吃饭,尤其是早餐一定要吃。

因为如果不吃早餐,容易引发低血糖,进而导致午饭吃过多,更加不利于控制血糖,还容易产生肥胖。

4、少烟少酒

喝酒,对血糖的危害,上面已经提到过了;

而吸烟,同样对糖尿病的预防,十分不利。

这是因为,烟草中含有大量尼古丁,会导致血糖升高,引发血管疾病。

所以,为了健康,烟酒能戒,请尽量戒掉。

5、平衡运动

日常可以坚持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辅助降低血糖值。

平衡运动:两脚自然分开,深呼吸,将其中一只脚向前迈,慢慢抬起,直到与地面平行。

坚持5-8秒之后,慢慢放下;之后换另一只脚做同样的平衡动作。

作用:能够帮助改善身体的平衡能力,辅助降低血糖,促进身体健康。

6、坚持散步

俗话说,练十练,不如散一散,强调的是任其自然的一种锻炼方式。

血糖高的人,平时可以通过散步的运动方式,来锻炼身体。

一边散步,还可以一边按摩腹部,稳定血糖,还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

7、定期检测

针对血糖高的人群,定期检测,必不可少!

另外,这类人群,日常要多学习一些糖尿病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教育;

做到科学控制血糖,了解身体的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到及时预防,及时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