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项目到产品,突破三大难点

 许怀宁 2020-01-22



一位老铁创业,大手笔,在设备服务器方面就投了200多万,这事引起了我的好奇,都20年代了,云计算这么发达,什么项目还要自建机房烧钱呢?

此事必有蹊跷!

于是作了深入的了解,我老铁是做传统工程出身,俗称包工头,自己“发现”了一个互联网应用的痛点,但是自己又不懂技术,于是从IOE里挖了一个技术大牛做技术合伙人。

IOE嘛,都是乙方大企业,做事都是大投入,他这位合伙人立马给他做了预算,要了200万购买服务器、数据库、软件后开始了研发。两年之后,产品上线了,却好像没有用户……

我和老铁说,早都去IOE了,这项目如果租赁云计算,可能十万、八万就能试错搞定。他这种做法,相当于在买了辆宝马7系列在村里送外卖。

不能老说别人的不是,非哥自己也是这么一路踩着这些狗屎坑过来的,在转型那几年,非哥已经做了8年的IT项目外包业务,然后想转做产品,结果前后做了十几款,每款都整了上百页的商业计划书,结果屡败屡战,这事我在两年前写的《创业路上的那些坑(四)产品开发》里提过,看官可以移步去围观扔鸡蛋一下。

我还有一个老铁,做企业管理咨询出身,前几年也跑出来做一个电子商务方面的创业项目,那阵子频繁找我开会,论证各种可能性,然后做各种预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前几天我在梦中把这三个案例窜起来,猛的发现一个惊天小秘密!——我们都是做项目的乙方背景出身,转型做产品,那么项目和产品有什么不同呢?以前我写过一篇《为什么有些公司很难互联网化?》,我是把商业模式分为以下这四种象限:

开篇提到的案例都是从第4象限的项目团队,要转型做第2、3象限的产品(第1象限比较特殊,不在今天讨论范围之内)。

那么什么是项目和产品,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呢?

项目:是根据合同,按甲方的需求,承建的业务;每个项目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项目涉及的金额都比较大,交付过程中流程较长,比如按甲方要求建设的某个地产项目、ERP项目、管理咨询项目等。

产品:是根据市场需求,按自己的想法设计、生产出来的作品,是流水线作业、标准化可复制的,可以简单的理解,标准化的都叫产品,非标准化的都叫项目。

以上概念解释是非哥自己的大白话,不入百科、词典之流的,非哥的从业经历中,有两段是做项目的:大学毕业就在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然后出来创业做了软件外包开发。

在会计师事务所和创立的软件外包公司,前后参加的项目有几百个了,老实说,我做项目真的是做到吐了,为什么呢?几乎每个项目都要经历这三个痛苦阶段:

1、销售阶段:每个项目都要先经历“商务”阶段,要参与招标、应标、开标等步骤,实务中还要想尽各种办法“围标”,能把一个项目承接下来,这个阶段就要脱好几层皮了。

2、实施阶段:商务谈下来后,实施阶段也是够呛的,通常需要甲方不同部门配合,需求可能会被改来改去,要应对甲方中影响者、需求者、使用者、支付者、决策者等不同角色的周旋。

3、收工阶段:以为项目收工后就万事大吉了吗?不是的,通常还有一个较长的维保期,时不时得抽空去免费解决之前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更要命的是,还得成天求爷爷告奶奶的去要项目款。

所以做了十几年项目之后,社会人非哥现在真的一听到“项目”两字,就像学生时代听到“考试”两字一样。

现在做产品,先收钱再提供产品,根本没有应收款的烦恼;产品功能自己根据市场来定义和调整,根本不用去考虑这个独特、那个独特的需求;产品开发根据自己的进度来安排,根本不用请客吃饭到处求人……——真的比做项目幸福多了。

当然做产品的风险比做项目高多了,产品得自己投入,做出来市场可能不接受,钱就打水漂;做项目,通常只要按甲方的需求完成任务,就能拿到钱。这么说来,做产品是风险高收益高,可大富大贵,也可倾家荡产的买卖;做项目是风险低收益低,可旱涝保收,也可小康致富的买卖。



虽然非哥在《创业路上那些坑(四)产品开发》提到关于产品开发的坑,但如果是项目型团队转型做产品,我们应更加注意以下三大坑要避免:

1、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思维)

做项目,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这样才能收到更多的款项;做产品,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客户。

这是从项目到产品最难切换的思维,我们在做项目打单子的阶段,会把项目建议书整的非常复杂,夸张的说,客户原来只需要一辆自行车,作为乙方却想破头皮要给客户规划一辆小汽车,为什么要加这么多功能呢?为了业绩啊,不加功能怎么多报价呢?所以在此动机下,做项目几乎不会考虑到用户体验,什么值钱就往里配,基本只要考虑决策者、买单者的诉求就行了。

而做产品,比如做一款APP,如果一开始就整一大堆功能,用户进来根本找不着北,肯定调头就跑,只有拉新不可能有留存。非哥之前就没有首先从思维上切换过来,所以早期做产品还是把做项目那套思路——先整个完美的商业计划书,然后配好豪华团队,把团队负责人当作甲方……最终做出了一款用户不知所云的产品出来。

2、不懂业务能力的切换(能力)

做项目,是先销售再生产,做产品,是先生产再销售,基于这样的区别,所需要的能力最大的区别便在于销售方面。通常情况下,一个团队做项目和做产品,在生产环节基本是相通的,比如软件行业,无论你是外包做项目,还是自行研发产品,在开发阶段,基本是相同的。

许多项目做的很成功的团队,转型做产品时,碰到的最大的能力障碍是营销与销售。做项目时,几乎不涉及营销,要做的工作基本是销售,而销售主要是搞客情关系,许多场合喝酒应酬是必须的,你不和客户培养感情,会诸事不便的。但如果变成卖产品,客户才没空管你跟谁姓呢。

我见过周围许多在项目上很成功的创业者,信心满满地研发了新产品,结果发现根本不会做营销,因为做项目不需要营销能力;然后发现之前的“顾问式销售”套路也不管用了,听到同行讲拉新、留存、激活、转化等行话基本懵逼。

3、忽视精益创业的方法(方法)

开篇那位自建机房的老铁,便是没有采用精益创业的方法,关于精益创业的方法论,请看官自行阅读书籍,这是创业者的必读之书。当然,精益创业也不是万能的,在此非哥简单谈谈对精益创业的实践建议。

在我看来,对于尚未经市场验证的商业模式,精益创业的方法论权重应该更大一些,但是如果是别人已经验证成功的商业模式,你要再采取精益创业的方法,可能就会错失市场抢占的机会。

因此,在方法论上,勿必在传统创业与精益创业方法的结合,切莫迷信单一的方法论。

看完我的瞎BB分析,相信看官们认同老非这警言:做完项目做产品,难比青楼出正品,我太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