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苻坚原本就没打算和东晋硬碰硬?细说前秦伐晋初期的双方战略预设

 不沉俾斯麦 2020-01-23

前秦的军事部署显然也存在问题,我们看到其前锋军汇集了前秦当时可以参战的主要的知名将领,其他各兵团除了巴蜀军有姚苌领兵外都没有留下带兵将领的名字(苻坚虽在长安军中,但他是以天王身份总领全局,而不是具体军队的指挥官,从现有史料的记载上看苻坚也几乎没有指挥军队作战的经验,他参与过对姚襄的围攻,但没起主要作用,在平燕作战后期率领军队到达战区,但没有指挥具体战事)。这样似乎说明前秦在完成战略展开时已经预计主要战事由前锋军负责。如果说两翼的巴蜀军、幽冀军还带有明确的战略牵制任务,凉州军可以视作战略预备队的话,中路长安军和前锋军之间的分工就显得十分不清楚。如果预计主要战事由前锋军承担,那么何必费很大力量集结人数庞大的长安军(秦军总兵力87万,前锋军30万,巴蜀军和幽冀军不超过10余万,凉州军不超过10余万,这样长安军应有不少于20~30万,太平御览中称苻坚率50万进临淝水可为验证)?如果预计主力决战需要长安军参与,长安军并无宿将扈从指挥岂非草率?

苻坚,图/网络。

有一种意见认为苻坚对外发动战争并且亲征本为消弭各族矛盾,也担心其倾国而出有人在后方作乱,所以他将各色人等如张天锡、慕容暐、慕容垂、姚苌、朱序之流都带出来参战,能派上用场的上前线,没什么用的带在身边防止出事,也有一定道理。而且苻坚还带着大量的御辇、乐工之类的非战斗设施,综合各种材料和推测分析,我认为中央的长安军实际上并无真正参战的意图。

这样的大军从集结、开进、驻扎都要花费大量资源,实际上是一种浪费。鉴于东晋的总兵力只有不到20万,实际用于前线的不过10余万。(无论荆州、扬州都不可能放弃不守,)秦军更合理的编组是前锋军编为10余万或20万,苻坚亲率10余万在后形成梯次部署。如果晋军主力前出决战,前秦也可以整合其前锋军和苻坚本部迎战,或以前锋正面投入交战,本部绕从侧后迂回合围敌军。

图/网络。

在《太平御览·卷309·兵部40》中记载了苻坚对苻融的一段话,苻坚率众五十万向寿春,谓融曰:“晋人若知朕来,便一时还南,固守长江,虽百万之众,无所用之。今秘吾来,令彼不知,彼顾江东,在此必当战。若其溃败,求守长江,不复可得,则吾事济矣。”如果这段记载属实,那么秦军的战略指导是企图在淮南野战中消灭东晋扬州集团主力,然后趁建康空虚一举拿下,尽量避免东晋固守长江不战以劳秦师。

这个企图本身并不是不好,而是我不明白苻坚为什么会认为他自己来东晋就会避免决战,而如果东晋不知道他来就一定会在淮南决战。苻坚动员了百万大军,这个情报东晋方面肯定知道。如果苻坚认为如果东晋固守长江其百万之众无所用之那么其南征计划就是一个笑话。哪有动员百万大军的战争对方有策略使己方一筹莫展的道理。另一方面我们姑且认为苻坚企图隐瞒自己来前线的意图是避免东晋方面通过知道苻坚到达战区而知道前秦的主力到达正在准备决战,诱使东晋方面认为前秦只有前锋到达,试图前出挫败前秦的前锋导致前秦挫锋折锐而失败。这在道理上说得通,但是实际上苻坚来前线时只带了8千轻骑,连弥补梁成部的损失都不够,再加上慕容垂等前锋一部正在勋城一带活动,前秦准备决战的实际兵力还不是前锋军的全部。而且苻坚派了朱序去说降东晋前敌总指挥,先不管苻坚是否知道朱序会出卖秦军的虚实,单单朱序的地位和任务肯定暴露了苻坚到达前线的情况,因为只有苻坚才能派出朱序承担这样的任务,没有苻坚的授权,朱序不可能与东晋前敌总指挥达成任何协议。因此前秦不可能达成其意图。所以太平御览所述苻坚之意我以为是后人杜撰的。

图/网络。

不过这段话虽然不真,但前秦方面希望将决战战场置于江淮间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从战前苻坚与释道安的对话中可知,苻坚知道南方的湿热瘴气对人的影响,在襄阳和彭城的争夺战中,前秦军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南方作战与北方的重大区别。他们不愿意主要战斗在长江以南展开是很自然的。从东晋的一贯表现和部署来看,东晋方面一直有守江必守淮的认识,前秦军进入淮南,东晋方面一定会有重大反应,所以前秦希望在淮南决战不是不可能的。这也是秦军精华都在前锋军的缘故。很可能前秦方面也知道自己的百万大军不过是吓唬东晋和为自己鼓足士气的心理战术,苻坚实际上也准备依靠这25万人解决问题,毕竟东晋方面在此方向只有8万左右。

苻坚九月二日自长安出发,当月到达项城(河南沈丘),苻融进展甚速,九月初,达于颖上(安徽颍上县)。苻坚驻跸项城,致书东晋君臣:“已为晋君于长安城中建广夏之室,故今大举相迎,克日入宅也。”(《世说新语·识鉴》)

图/网络。

东晋方面也迅速完成备战和部署,东线淮扬战区,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以徐、兗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与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众共八万拒之;使龙骧将军胡彬以水军五千援寿阳。(《资治通鉴·卷105》)西线荆州战区,车骑将军都督江荆梁益宁交广七州军事领荆州刺史桓冲、冠军将军桓石虔镇上明(湖北松滋县东),辅国将军杨亮、右将军毛虎生镇巴东(重庆奉节江北岸),前将军刘波镇江陵,项城太守桓石民镇夏口,总兵力水陆军约10万。

前秦百万大军压境,东晋朝野上下震恐。当朝宰相谢安深知惊慌失措必然瓦解斗志。只有临危不惧,镇之以静,才能收拾人心,从容应敌。他内心压力很大,但却外示闲暇。谢玄职在前敌,情况危急,叩见谢安,求取退敌之策。谢安了无惧色,徐徐回答:“以别有旨”,再无他言。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谢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围棋赌墅。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援京师。谢安说:“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籓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道:“谢安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资治通鉴·卷105》)

谢安画像,图/网络。

有人以为谢安其实没有什么本领,此时内心惶恐已无方略,只是摆出名士派头充架子而已。对此我并不认同。谢安其人在历史上的记载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于其家族谢奕、谢万等人相比,其名士派头是不能比的,他以现实利益为重,勉从桓温之命出仕,曾屡为当时名士所讥。《世说新语》记载,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 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 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 今亦苍生将如卿何?' 谢笑而不答。又: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 远志'.公取以问谢:' 此药又名' 小草' ,何一物而有二称?' 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 此甚易解,处则为' 远志' ,出则为' 小草'.'谢甚有愧色。可见谢安并不是纯以风度的魏晋名士,他是很务实的。

在此危机当头,我们看到谢安的处置也是符合机宜的,谢玄来请示方略,可谢玄还有上级谢石,大敌当前,越级请示是军中大忌,极易造成人情猜忌,动荡震骇。而值此版荡不安之际,绕开公务以私人关系密谋方略,容易予人无限遐想,谢家是否存在于朝廷不同的想法?是否另有打算?谢安指出应按正式渠道办理公务,胸怀坦荡,至公无私,令人无话可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