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析日本》之三 科普一下“浮世绘”

 灯下悦读 2020-01-23

  什么是日本的浮世绘?各位看官肯定有人知道,但在中国,恐大多数人不甚清楚日本的浮世绘为何物?“科普”一下。

浮世绘首先是一种绘画形式,是日本独特的一种民族艺术。

浮世一词来自佛教用语,本义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缥缈。在日语中“浮世”一词还含有暗指艳事与放荡之意。通常理解应是指尘市、世俗,引申为民间风俗。浮世绘说白了就是日本的风情画、风俗画。

浮世绘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戏剧,按内容分类大致有:美人画、戏剧画、历史画、春画、名所绘、武者绘、鸟羽绘、团扇绘等等。

浮世绘的表现形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即“绘本”和“一枚绘”。所谓绘本就是手绘插图画本,始于江户时代,兴于万治年间。所谓一枚绘即单幅木刻画,按刻制技法及用色又可细分为20多种。


  江户时代是日本封建社会的晚期,在时间上与我国的清代相吻合。这一时期的日本由于经济的增长,促进了市民文化迅速得到发展。浮世绘正是顺应市民经济文化的需求应运而生,同时又深刻地影响着那一时期的社会生活。

有一种观点认为,浮世绘的绘画风格源于中国明清两代的绘画,最早是由中国传播到日本且不断地融入本土因素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绘画形式。后来这种绘画的风格传到了西方,对世界美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梵高、莫奈、毕加索这些大师级的画家都曾赞叹过并吸取了浮世绘的画风。

补充点冷知识。

在日本浮世绘当中春画占有很大的比例。春画应当是来源于中国古代春宫图,所谓春宫图是指以男女交合为主题的绘画,又名秘戏图。春宫图可以说源远流长,始于秦汉,经唐宋直到明清,且明代后期特别兴旺,其代表人物就是今日仍被百姓口口相传的风流才子唐伯虎以及仇英,至今还有一些临摹本传世。在古代中国春宫画主要供皇帝和皇族人员奢靡享乐之用,也有在女儿出嫁之时母亲为女儿送上一本作为性教育范本。

春宫画在中日文化千年交往当中传到了日本,也许日本这块土地以及江户时代特别适合于春宫图的生长繁荣,受当时日本浮世写文学作品的影响,借助浮世绘的表现形式以及平民经济的兴起和平民意识的觉醒,也许还有对封建社会人性禁锢的强烈反叛,春画如同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日本的千家万户。虽说食色性也,但有些东西毕竟不能正大光明地摆到桌面上来。于是后来的江户幕府也像清朝的康熙帝禁限春宫图一样,对浮世绘中的春画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和控制。

  作为日本江户时代的产物,浮世绘自产生起便注定成为一个流觞日本三百年历史的文化表意。

繁华终要谢幕。

走入近现代社会,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浮世绘往日不在,渐渐归于寂静。虽然浮世绘的基因在日本现代卡通画中仍有顽强的表现,但以艺术家个人的绘画能力相比于现代的照像、彩照、印刷、传播技术,无异于中国的传统皮影戏剧团与现代的电影产业帝国之悬殊差异。 如无专门保护政策措施,传统文化的消亡是文化史上的大概率事件。

这也许就是日本浮世绘的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