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以通身之精神赴之:不是不行,是功夫不到家。看看吧

 唐渠居士 2020-01-23

文/一者

书法史上,经典名作、各类碑帖浩如烟海,丰富的书法资料供我们选择,但在书法理论方面很少有长篇巨制,多是古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在学习和创作方面总结的心得,或是摘记,或是杂感,这是前人留给我们十分珍贵的遗产,这对我们学习书法具有很强指导意义,我们就从古人那些只言片语中摘取部分来分析,或许在学习书法之路上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

书法以通身之精神赴之:不是不行,是功夫不到家。看看吧

古人习书

习书不外乎从临摹古人开始,而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本思想就是在不断实践中细心体味、摸索,不断切磋琢磨,不断总结,逐步积累,治之已精,益求其精,求之以妙,益求其妙。久之自能心领神会,一以贯通。故善学者,当以古人为师,临摹名家墨迹,从中汲取养料,获得经验,丰富自己之创作源泉。

临摹也并不是写得像就行,像只是第一阶段,也是必须要像,目的是通过临摹古人掌握书法的一点一画,汉字书法的基本结构,关键的还是遗形取神,努力从中揣摹其内部规律,体味其创作意蕴。师其心,味其意,通其理,得其法,挹其源,自能神合而貌离。

书法以通身之精神赴之:不是不行,是功夫不到家。看看吧

王献之《地黄汤》

习书要经历几个阶段,首先就是入门,这个学习时段会长一些,切莫半途而废,既然学就要做好长期打算。一旦突破这一门槛就算入门了,就能体会到书法的奥秘和乐趣,就会越来越喜欢。当然,人的天资有所不同,会有快和慢之别,但“学”为上。

项穆《书法雅言》中提到:

“书有体格,非学弗知,若学优而资劣,作字虽工,盈舒虚惨,回互飞腾之妙用弗得也;书有神气,非资弗明,若资迈而学疏,笔势虽雄,钩、揭、导、送、提、抢、截、曳之权度弗熟也。所以资贵聪颖,学尚浩渊。资过乎学,每失颠狂;学过乎资,犹存规矩。资不可少,学乃居先。”

书法以通身之精神赴之:不是不行,是功夫不到家。看看吧

卖肉间隙一样练习书法

学习天资固不可少,但仍当以学力为先。检验一个人是否有天资,不是在他的学习时期,而是在他的创作阶段。技法可以人人而学,功力亦可因积累而得。但意蕴神采、风格、气韵不一定人人可以学到,关键还是在领悟,所以入帖容易出帖难。有许多人在习书过程中遇到挫折,总感到自己字写不好,没有进步,就怀疑不是块“料子”,知难却步,半途而废,殊不知一个人在最灰心丧志,最失意窘穷之时,正是即将飞跃猛进之日。学书者贵在认识超越实践,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而一个人的认识过程和实践一样,决不是一帆风顺,直线上升的,而是一个曲折迁回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书法艺术的最高审美境界就像我们眼前的一座座高山,可望而不可及,愈近而愈未近,愈至而愈未至,过了一座山头,又一座山头展现在我们目前。一个学书者在艺术上追求是永无止境。至于禀赋薄弱,先天不足者,亦可设法“后天调补”,博览群书,从文学、美术、音乐、金石、绘画等其他领域汲取养分,以丰富自己的创作灵性,增强自己的审美能力。要知道天才出于勤奋,所以学书当以学力为尚。

书法史上习书用功的例子不胜枚举,真是十年磨一剑。王宗炎《论书法》说:

“古人作书,以通身之精神赴之,故能名家,后人视为小技不专不精,无怪其鲁莽而灭裂也。”

古人对书法通身之精神赴之,全身心投入。古人每天早晨起来,令书僮磨墨满砚池,以供一日挥酒,数十年如一日。

书法以通身之精神赴之:不是不行,是功夫不到家。看看吧

装卸工等活的功夫一样练书法

如“智永学书积年,秃笔入于瓮,一瓮皆容数石,后埋于地,号“退笔冢”(尚书·故实)。明初书家宋克(字仲温)“杜门染翰,日费千纸,遂以书名天下”;康里巎巎曰:“余一日写三万字,未尝以力倦而辍笔”(陶宗仪《辍耕录》;邓石如“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墨尽,寒暑不辍”(包世臣《艺舟双楫》)。

书法史上这些大家之所以能名闻后世,就是能力学不倦。今人作书,有只图捷径,浮光掠影者,其书必不能流传。

习书当有恒心,持之以恒,能够每天进步,不进步就是后退,古人早已认识到。宋曹《书法约言》说:

“凡为学不进则退,无有停机,惟书亦然。故名家作字,随手变化,各当其妙,此非固为苟难以求眩目也,日新又新,生发不穷,乌得不进,进则乌得不变?若无名伪迹,描定一局,到处摆弄,终似优倡,一付行头,略无自得真境,无真境则自己亦觉可憎。”

书法以通身之精神赴之:不是不行,是功夫不到家。看看吧

带孩子也一样练书法

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书家之艺术生命一刻亦不可停息,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保持旺盛之生命力。古代书法名师大家,随手拈来即佳,而千变万化,妙合自然,霄壤之别,今天书坛与古代不可同日而语。

古人习书注重综合修养不仅要下苦功学习技法,也会兼顾书法理论。梁巘《学书论》:

“学书忌浮论而无实功。‘爱而不学知不真,学而不笃得不深。’”

书法以通身之精神赴之:不是不行,是功夫不到家。看看吧

又是一位卖肉的书法爱好者

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笃学不倦,方有真知灼见。所谓:“写字是靠写出来的,功力是靠练出来的。”初学之始只有经验之传授,真正理论知识只有在创作时才起到指导和把握作用。古人在理论上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极其宝贵经验,要真切地理解它,也必须在实践中体味和验证。

古代习书达到痴迷程度,几乎是时时刻刻想着书法,张怀瓘在《书断》记载

“闻虞眠布被中,恒手画肚。”

钟繇在被子外面比划练习,时间久了把被子划破了,虞世南则在被子里面以肚皮当纸。

朱履贞《书学捷要》也提到:

学书有捷径。古人居则画地,广数步;卧则画席,穿表里。以此推之,则学书不必皆笔也。解学士谓:“古人学书,几石皆陷,则学书之法不必皆笔,又可知矣。古人有不传之秘,在后人心领神会,力行无怠耳。”

古人习书之用功夫的例子太多太多,充分利用一切零碎的时间习书,手空演字形,不必皆用毛笔在纸上书写,如是则行立坐卧,皆可用心。用功的程度深到“几石皆陷”在石头上写字,石头都凹陷下去了,滴水穿石呀!元好问论诗云:“眼处心生句自神”,以此喻书,其理亦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