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道路变化——丝绸之路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通道

 人之意 2020-01-23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陆疆广大、河湖众多、海域辽阔的国家,有着发展水陆交通的优越条件。几千年来,生活和繁衍在这块神州大地上的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写下了陆路交通的悠久历史,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谱写出世界古代交通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在远古尧舜时,道路曾被称作“康衢”。西周时期,人们曾把通行三辆马车的地方称作“路”,能通行两辆马车的地方称作“道”,通行一辆马车的地方称作“途”。“畛”是老牛车的路,“径”是仅能走牛、马的乡间小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车同轨”,兴路政,大修道路,称为驰道,即天子驰车之道。唐朝时筑路5万里,称为驿道。后来,元朝将路称作“大道”,清朝称作“大路”、“小路”等。清朝末年,我国建成第一条可通行汽车的路,被称作“汽车路”,又称“公路”,由此一直沿用至今。至于“马路”,则是外来语。巷、坊、弄、胡同等,被认为是从唐朝沿用下来的旧称,系指大道以外的路。道路,通常是指地面上供人或车马经常行走的那一部分。

1、先秦时朔的道路

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我国就已经有了可以行驶牛车和马车的原始道路。据《古史考》记载:

“黄帝作车,任重致远。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驾马。”

公元前1066年到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时期,道路已经初具规模。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道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秦惠王时,为了打通陕西到四川的道路,开始修筑著名的褒斜栈道。这条栈道起自秦岭北麓眉县西南15公里的斜水谷,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5公里的褒水河谷,故称褒斜道。这条全长200多公里的栈道是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的。它的修建,首先是釆用原始的“火焚水激”的方法开山破石,然后在崖壁上凿成30厘米见方、50厘米深的孔洞,分上、中、下三排,均插入木桩。接着在上排木桩上搭遮雨棚,中排木桩上铺板成路,下排木桩上支木为架。这样,我们远望栈道好像空中阁楼一般,甚是壮观。

迄今,陕西太白县境内尚有多处清晰可辨的栈道遗迹。《史记·货殖列传》记载:

“关中南则巴蜀,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道绾教其口”

战略上为“蜀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如在公元前206年,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即发生于此。

2、秦汉时期的道路

作为全国陆上交通网的形成,则始于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道路修建方面强调“车同轨、书同文”,把过去错杂的交通路线加以整修和连接,并“为驰道于天下”,建成遍及全国的驰道。这种驰道道路宽广,路面用铁杵夯实,两旁遍植青松。除中央三丈为皇帝专用外,两边还开辟了人行旁道。

据古书记载,公元前212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下令修筑一条长约1400公里的直道,命蒙恬、扶苏率20万大军,边驻守边关,边修直道。这条大道沿途经过陕甘等省,穿过14个县,直至九原郡(今内蒙自治区包头市),仅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修筑完毕。建成后的直道宽度一般都在60米左右,可并排行驶10—12辆大卡车。最宽处甚至可以当做现代化中型飞机起飞降落的跑道。其沿途各支线星罗棋布,每条支线都有容纳并排行驶两辆卡车到四辆卡车的宽度。这条直道正式使用以后,秦始皇的骑兵从他的军事指挥中心—一云阳林光宫(今陕西淳化县梁武帝村)出发,三天三夜即可驰抵阴山脚下,出击匈奴。

汉朝时期在原有道路上继续扩建延伸,构成了以京城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如自西汉京城长安而东,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经洛阳、至定陶,以达临淄,为东路千线;自长安而北,直达九原郡(包头市),为北路干线;自长安向西,抵达陇西郡(今甘肃临洮),为西北干线。

公元前二世纪开通河西、西域后,这条干线可经由河西走麻,延长到西域诸国。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自蒲津(今山西永济西)渡黄河,经平阳(今临汾西北)晋阳(今太原市南),以通平城(今大同市东),为河东干线自长安向西南经汉中,以达成都,并远至云南,为西南千线:自长安向东南出武关,经南阳,以达江陵,并继续南进,为南路干线。此外,还有一些支线和水运干线通向全国。

3、著名的丝绸之路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著名的丝绸之路。在公元前二世纪至十三、四世纪期间,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的陆路交通干线,是中国同印度、古希腊、罗马以及埃及等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在我国汉朝和唐朝时期,东部山东和东南沿海江浙一带的大批质量上乘的丝绸纷纷从水路或陆路集中到长安城,有相当一部分转运到西方去。因此,一般认为,丝绸之路东以中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向西通过河西走廊到敦煌。由敦煌西行则有南北两条道路:南路是从敦煌西南出阳关,经楼兰(今若羌带)、于阒(今和田)等地,西行翻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再往西行可到达条支的西海(今波斯湾)和罗马帝国;北路是从敦煌西北出玉门关,经高昌(今吐鲁番)、龟兹(今库车)疏勒(今喀什)等地,西行到罗马帝国。此外,还有一条支线,是从敦煌经哈密、渡伊犁河西行到东罗马帝国。

在古代交通工具简陋的条件下,中外商人和使者们行走在这条丝绸之路上,旅程是十分艰难的。新疆罗布泊附近有一个叫做“雅丹”的险峻山丘地带,1700年前晋朝高僧法显去印度取经,曾路过这里,差一点送了性命。他以极为恐怖的笔调描写在这里的行程,说:

“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渡处,莫知所以,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

唐朝大诗人李白则有诗描写了丝绸路上的恶劣天气:“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可贵的是,在上述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我国古代的先驱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拓了这条具有世界意义的通道。

在这条长达7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的开辟史中,有两位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物,这就是张骞和班超。

张骞是西汉武帝时人,他在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当时的西域,是指现在甘肃玉门关以西包括新疆、中亚直到欧洲的广大地区。第一次出使,汉武帝交给张骞的任务,是命他联络西域的大月氏(在今苏联中亚地区和阿富汗带)国,共同抵御北方的匈奴,从而打通中原往来西域的通路。他们在西域辗转了一年多,回到汉朝,把所熟悉的西域各国情况向汉武帝报告。

几年以后,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回张骞到鸟孙(今新疆伊宁南),和乌孙王结成了很好的朋友。他还派同去的三百使者分别到了大宛、康居(皆在苏联中亚地区)、大月氏、大夏(在今阿富汗北部)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身毒(今印度、巴基斯坦)、于阗(今新疆和田)等国。张骞和他的部下在西域各国受到了热烈欢迎。当张骞回国时,乌孙王特送汉武帝良马数十匹。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和汉朝的来往越来越频繁,丝绸道上每年都有大批使者来往,多则数百人,少则百余人,民间商队更是络绎不绝。

班超是东汉时人。他出使西域在公元73年。班超是一位非常果断、十分勇敢的武将,东汉明帝时,他被任命为行军司马,只带36人出使西域。这时,匈奴的势力又强大起来。龟兹(今新疆库车)国王倒向了匈奴,反对汉朝,并仗势欺负邻国疏勒(今新疆喀什),派人把疏勒国王杀死,而另立龟兹人兜题做疏勒王。班超在离疏勒城90里的地方住下来,然后派部下到豌勒,趁兜题不备,突然闯上前把他捆绑起来。这一行动把兜题的手下人都吓呆了惊惶逃走。班超来到疏勒以后,立即召集疏勒文武大臣说明来意,当众宣布仍立疏勒王室旧人为王,受到了疏勒人的拥护。班超还按政策放回了龟兹国人兜题。这些正义行动,使他在西域的威望越来越高。后来汉朝政府要把他调回时,许多王国的人民都不肯放他走,甚至抱住马腿跪着挽留他。

4、唐代以后的道路

唐朝是我国古代道路发展的极盛时期。当时,京城长安不仅有水路运河与东邮地区相通,而且是国内与国际的陆路交通的重要枢纽,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

唐朝长安城墙的规模是空前的。它周长36.7公里,南北长8651米,东西宽9721米,近似个正方形。面积相当今天西安城的10倍。城内有11条南北大街,14条东西大街,把全城划分为100多个整齐的坊市。皇城中间的南北大街称为承天门大街,宽441米,视野开阔。连接12座城门的有六条大街,其中朱雀大街,是盛唐时期长安城的一条贯穿南北的重要大街。它是中轴线,宽147米,把长安城划为东西两部分。街西管区叫长安县,街东管区叫万年县。各条大街车水马龙,熙熙攘攘,非常热闹。街道两侧多植树,加上错落其间的清池溪水、众多的园林、盛开的牡丹,使整个城市非常整齐美观。出了长安城,向东,向南,向西,向北,构成了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网。不仅通向全国各地,而且中外交通往来也比较频繁。此外,象洛阳、扬州、泉州和广州等城市,随着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相继成为国内外交通的重要中心。

元、明时期都建成并进一步发展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稠密的驿路交通网,驿路干线辐射到我国的四面八方。清朝对道动网系统进行了整顿,把驿路分为三等,一是“官马大路”,由北京向各方辐射,通往各省城;二是“大路”,自省城通往地方重要城市;三是“小路”,自大路或各地重要城市通往各市镇的支线。在各条道路的重要地点设驿站。“官马大路”主要分成东北路、东路、西路和中路四大于线,共长为4000余华里。

总结:我国古代的道路,都是沙石或泥土路,还没有用沥青或水泥铺成的道路。直至十九世纪末期,我国才出现了铁路和公路。1876年,英帝国主义欺骗满清政府,擅自修筑了吴淞到上海的铁路。这是在我国领土上的第条铁路。而1881年建成的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则是我国出资修建并延存下来的第一条铁路。我国最初的公路,是1908年苏元春驻守广西南部边防时兴建的龙州到那堪公路。可惜没有全部完工。1913年,湖南兴建了长约50公里的长沙到湘潭的公路。随着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汽车的相继兴起,铁路、公路、航线的不断开辟,我国古代的驿路交通系统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逐渐趋于瓦解和废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