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 古人云: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人生在世,几乎没有哪个人能逃离被他人议论的命运。 我们这一生,大到找工作、结婚生子,小到发朋友圈,穿什么样的衣服,甚至是走路的姿势,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他人的非议。 尤其是年轻的时候,更容易受到这样的议论影响,活在他人的眼光之中。
这样的议论质疑,似乎总是萦绕在耳边,让人无所适从,辩解不了,只能默默忍着。 尤其是年轻的时候,更容易受到这样的议论影响,活在他人的眼光之中。 网上有个问题,就是关于被人议论是什么感觉。 有个点赞很多的回答说: 每分每秒做事都怕出错,落人话柄。越来越不相信周围人,也越来越不自信。 事实就是如此。 越是在意别人的想法,越是过得不开心:放弃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喜好,屈于别人的眼光委屈自己讨好别人,最后反而越来越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也越来越不喜欢自己。 《奇葩大会》中,蒋方舟说:“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 人是社会的总和,处在人的社会中,总免不了议论别人,或是被别人议论。而不同的人因所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不同,对于同一件事总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既然如此,又何须介怀。 与其到以后回忆起从前的时候后悔自己的怯懦,不如趁早大大方方做自己。 我们的人生,需要的是指点,但绝不是指指点点。 我们的生活,不需要别人买单,自然也无需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 新的一年,不求完美,只求无憾,遵从内心,成为自己。 成就自己 既已选择遵从内心,成为自己,余生,何不拼尽全力,成就自己。 有人曾经对马云说:“真佩服你,熬过了那么多难熬的日子。” 没想到马云对他说:“不对,是我佩服你。明知道日子一成不变,却还能坚持十多年,日复一日地过下去。” 明知道日子一成不变,没有盼头,却还日复一日,没有任何改变,这其实是对自己懒惰的放任。 改变自己,何时都不晚。成就自己,余生当尽力。
吴承恩也是50岁才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多年,直到晚年辞官回乡,才得以正式创作《西游记》。而据说,此时的他,已经是72岁的高龄了。 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 但时间是单行道,过去了,回不来。 此时此刻,既然已明白自己的内心,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就应该忽略那些庸俗扰人的闲言碎语,坚定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勇敢地走下去。 也许有时生活会给你当头一棒,但不要灰心,坚信让自己不断前行的唯一力量,就是热爱自己所做的一切。 新的一年,接纳自己,热爱生活,全力以赴,成就自己。 看淡自己 身前名利禄,身后黄土堆,一切皆是空。 新的一年,看淡自己,谦卑向上。 我们从小就知道的科学大家居里夫人,她一生共得奖金10次,奖章16种,名誉头衔107个,尤其是还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 她本来可以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却视名利如粪土,从不将这些荣誉放在心上。 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于是很惊讶地居里夫人这是怎么回事。 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像居里夫人这样淡泊名利,只专注做事和奉献的人,很多很多。放不下荣誉和名利的人,也有很多很多。 何为淡泊名利?淡泊名利是不是就是超然物外,终日烟火云雾飘绕,无欲无求,佛系人生呢?显然不是。 正如诸葛亮所说:“淡泊以明志。”淡泊名利,应该是不会为其所累。因为明晰自己的志向,反而能更坚定地成就自己的事业,不会迷失在名利当中。 《菜根谭》里写到:“宠利无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 在名利方面,不要处在别人的前面,在道德修养方面,反而要处在众人之前。 人生一世,名利终是一场空。百岁之年忆当初,也不过是回忆当初的热血奋斗的青春。 不因过往所经历所拥有的一切沾沾自喜,保持谦卑的心态,努力学习,才能让人生一直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中。 人生无悔,便是道。人生无怨,便是德! 新的一年,成为自己,成就自己,看淡自己。 新年,愿你幸福安康。 余生,愿你岁月无悔。 |
|
来自: web3佬总图书馆 > 《经典文章、人生感悟、心情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