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49~51首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6六月天6 2020-01-23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是新课标推荐背诵的优秀诗词篇目,包含小学课内诗词55首,课外诗词20首。

中小学名著特别推出《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专题,和大家一起学习经典,体会经典之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每天背3首,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悯农二首其一

李绅(唐代)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点击即可收听音频
赏析:
这首悯农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以盛衬哀。

第一句和第二句充分表达了农人的勤劳,春天播种一粒粟,就可以收获万亩良田。第三句和第四句却立马来了个转折,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
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



春日
朱熹(代)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点击即可收听音频


诗词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朱老师已经在家里憋了一冬,打算趁这大好春色赶紧去泗水边溜达溜达。哇,眼前的景色真是美呆了,春回大地,大自然中的一切景物都焕然一新。
既然前面已经说过朱老师不可能去过泗水边,那为什么他还提这儿呢?因为有一位春秋时期的老人家与山东省泗水这个地方缘分颇深,他不仅出生在山东,还在泗水这个地方倾情传授自己毕生所学,这位老人家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第一位形象大使——圣人孔子。
由此可知,朱熹寻找的不是真正的春色,而是这位千古圣贤的身影,他也想求得圣人之道。孔子的言论在当时那个乱世中可谓令人耳目一新,朱老师聆听后觉得世界不再混沌不堪,心里突然一亮,就像看到了焕然一新的春之光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无论是谁,都能一眼看出春天的面貌,因为春天的面容与特征很容易辨认。你看,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既然朱老师寻找的是孔圣人,这“万紫千红”当然也是形容孔子的学问特别丰富多彩,他的圣人之道便是能够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欣赏了半天,原来这不是一首写景诗,而是一首含义深远的哲理诗呀。这么看来,朱老师无非是想表达在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呢。


题西林壁
苏轼 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点击即可收听音频

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的是游山所见,庐山是座峰峦起伏的大山,所游之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不同。这两句主要简要概括庐山壮丽的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借情说理。为啥什么辨别不了庐山的真面目呢?原来就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所刀之处不同,所见也不同。游山都是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它启迪人们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所处角度不同,看问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深刻认识事物,要从多角度去想,摆脱主观成见。 
这首哲理诗,诗人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来源: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