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房琳琳 何屹 毛黎 北京时间1月23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如何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截至记者发稿时,WHO紧急状况委员会尚未决定宣布此次疫情为“全球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此前两天,该权威机构发布了一份紧急指南,目标读者是公共卫生及感染防控(IPC)专家、医护管理层、一线医护人员。 该紧急指南参照2018年6月1日发表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CoV)指南基础上进行修改,对当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且症状表现轻微者提出“家中隔离”相关建议,以及指导对(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所进行的公共卫生防控措施。 指南强调:鉴于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传播规律认知有限,WHO强烈建议疑似感染者应在医院中隔离并监控,以保证病人接受有效的治疗,保护公共卫生安全。 因住院条件不允许或不安全,如治疗能力和医疗资源不足时,应考虑包括家中隔离等替代性隔离方法的使用。 其中,症状温和(低烧、咳嗽、鼻涕、无征兆的咽痛)且没有慢性疾病(如肺病、心脏疾病、肾功能衰竭、免疫性疾病)的病人,可考虑家中隔离。 在家中隔离期间,病人需要全程与医护人员保持联系,直至完全康复。医护人员需监控症状发展,以评估病人健康状况。可以通话联系,最理想的方式是有规律的比如每天的面对面探访,若有需要可以进行专门的诊断检验。 此外,病人和家庭成员应该学习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学习基本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方法,学习如何尽可能安全地照顾疑似感染家人,并学习如何避免家庭内部传染。病人及家庭成员应持续接受帮助、教育和监控。 该家中隔离原则同样适用于不再需要继续住院、但仍有症状的病人。 注意!决定是否进行家中隔离,需要谨慎的临床判断,并且需要评估病人家里的安全性。 具体建议如下:
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被视为密切接触者,如家庭成员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和呼吸困难,要遵循下文建议。 密切接触者监控:所有跟疑似感染病人可能有接触的人(包括医护人员)都应该有14天的健康观察期。观察期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一旦出现任何症状,特别是发热、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泻,马上就医! 在接触者的观察期期间,需要全程与医护人员保持联系。 医护人员应该提前告诉接触者如果出现症状,需要到哪里看病、什么是最合适的交通方式、什么时间从指定医院的什么地点进入,以及需要采取何种感染控制措施。具体指导建议如下:
参考文献: 1.流行病和大流行性流感的防控及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保健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pidemic- and pandemicprone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health care。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4(WHO / CDS / EPR / 2007.6;https://www./csr/bioriskreduction/infection_control/publication / en /)。 2.世卫组织卫生保健手卫生准则(WHO guidelines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 2009(WHO / IER / PSP / 2009/01;http://apps./iris/handle/10665/44102)。 注: 1.文章编译自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英文版,完整、准确内容详见链接https://www./internal-publications-detail/home-care-for-patients-with-suspected-novel-coronavirus-(nCoV)-infection-presenting-with-mild-symptoms-and-management-of-contacts; 2.此份紧急指南为基础性指导建议,具体医师处置意见,如该病人是否应在家隔离和护理等,需按本地公共卫生系统操作指南为优先原则; 3.紧急指南中的具体防控方法,应不仅限于医护人员,公众亦可仔细学习并参照使用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张爽 审核:管晶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