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中年男人的八张面孔 之 第二张面孔:对子女,做启发心智的导师(二)

 孤石一仞 2020-01-24

一个中年男人的八张面孔

第二张面孔:对子女,做启发心智的导师(二)

从女儿出生到现在已经十五年了,回想当初女儿刚出生,我给孩子冲奶粉、换尿片、洗尿布的那一幕幕,也深深体会到了“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句话的深刻内涵,那些天回家探亲的我每个夜晚都要起来四、五次,曾经自称“拼命三郎”的我在连队晚上经常查三、四次岗(哨),那种扎实劲头是令很多人望尘莫及的,我自己也常常引以为自豪。可是查哨和抚养照顾孩子相比,才发现带孩子其实更累,毕竟带孩子和管理连队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是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处理,而后者却是在自己比较主动的情况下来管理,而且连队的战士大多都受过教育,所以我们夜里去检查仅仅是督促他们执勤时的落实情况;而尚在襁褓之中的孩子,似乎除了吃喝拉撒睡以外,稍不愿意了就开始哭,有不舒服了就开始闹,哪里你管什么白天还是黑夜,也根本不理睬大人是不是疲劳。后来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和她很好的交流与沟通,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再一次深刻的认识到其实做人父母最大的标准和要求就是“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当然,这可能是仅限于像我这样比较笨的人的认识与感受,因为我不仅是第一次为人,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很多的事情自己还都没有经历过,还没有搞明白,就要带孩子当老师,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父母当年带我们的那一套早已远远的落伍了,所以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和行动自然是刻不容缓的。与孩子交流沟通,其实也就是在与孩子暗暗的赛跑,因为你不掌控了她,就是她掌控了你,当然用掌控这个词语主要是针对孩子的思想领域,如果大人不能很好的引领孩子向着积极阳光的一面前进,那么孩子就会引着大人要么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迈进,要么就是漫无目的的漫游,最重要的一点是一旦在其三观形成过程中迷失了方向,那么大人一生都会为了孩子有操不尽的心,所以要学会引导孩子,让孩子尽可能的按照大人的思路发展,那么大人在思想上就必须要比孩子更智慧、更敏锐、更敏感,行动上也更敏捷。当然有些时候还要学会故意装傻、充愣,来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如果大人自己不能做一个明白人,是很难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的。所以这种良性的互动过程其实就是对家庭关系最好的促进和推动,这些都是我与众多家长交流、观察、分析之后,一点一旦实践总结出来的。

当然有些时候,在孩子的教育思路和方法上如果能做到未雨绸缪,才能在很多时候避免让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在女儿很小的时候,赶上周末休息回家,我常常要带她去附近的“狗市”闲逛,每一次临出门前,我要先和她讲几句话,当然这主要是在打预防针。十年之后,回过头去看当初的这个动作,才发现它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也很重要,尽管只是比其他父母多做了一个动作而已。我说:“今天出去,如果你想买东西只能买一样或者只能买十块钱的东西,在这两样当中你选一个。如果你能做到我们就去玩,要是做不到,我们就不去玩了。”最后回家时她常常选择的是买一样东西这项,当然这是她在集市上比较之后才最终拍板的,而且女儿每次出去都非常遵守承诺,从不乱要东西。所以每次出去逛街,我们都比较轻松愉快,而她因为有了先前的承诺,也不会像有的小孩那样向大人要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就坐在地上开始哭,甚至就地打滚,还有的抱着大人又哭又骂,甚至踢打和撕咬,很多家长在那种情况下要么气急败坏,要么非常无奈,不是举手投降,就是赶紧躲开,因为在公众场合,对孩子是打不能打,骂又不管用,那一刻孩子根本就不听他们的,有些大人在那种情况下非常难堪,非常尴尬,但这又是很常见的现象。而我也正是由于担心带孩子出去玩,万一出现这样难以收场的情形,才要提前和她进行沟通。事实证明,这一招不仅非常有效,而且很有意义。

一是周末带孩子出来玩,让他们心理上有一个放松的机会,同时也是增长见识,增加见闻的过程,可以让大人与孩子不断亲近,增进交流的机会与形式,让孩子明白其实在大人心里是很在乎他们的,这样长大的孩子他的心理上一般都会比较健康。二是贪玩是小孩子天性,但是对他们做出一些必要的限制,也是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懂得一些道理,那就是即便是玩这样放松的情况下,都是有一定限制条件的,更何况是其他的时候和在其他的事情上。当然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可以获得相对的自由,但是一旦出了规定的范围,那么就一定会有一些痛苦或者不自在,选择一样东西或者是花十块钱就是限制条件,当然这里面的活动空间,那就是二者之中选择其一。第三,让孩子们在玩的时候,也学会留心与思考,最后买什么是在诳街的过程中进行观察、选择、比较与最终决定,因为机会只有一次,所以接下来就是第四点,那就是培养孩子一种临机决断的能力,尽可能的消除孩子犹豫不决的性格养成。因为买完东西之后,不仅机会用完了,而且基本上就是游玩结束,回家的信号。所以临机决断其实也是一种能力。当然现在再来分析这些方法和思路,尽管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当然也有一定的不足,因为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并不完全符合中国人的智慧,而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点,因此家长更需要不断的精进自己,让自己时刻处于进步的状态中。女儿喜欢和我们出去玩,是因为我们掌握了这一点,因此是每次出去都会小小的满足一下她的心理期待,买一点小玩意给她,这样既不让她很失望,同时大人也不会很破费,同时又是在培养孩子,可谓是一举多得。

当然这些举措其实最初都是我误打误撞自己琢磨出来的,后来在听到一位教授讲如何带孩子出去玩的方法,并且避免这些尴尬现象的技巧,同时又要教会孩子如何购买玩具的步骤等内容,学完这些理论后再对照自己的做法,感觉自己的大方向虽然是对的,但是还是需要做的就是更加的规范和细致,那样将会产生更佳的效果,所以不断加强学习的内容与范围,并保持不断进步,为人父母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和任务。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是在不断的修正自己的思想,并且比较好的给她灌输了一种观念,那就是“当省不用,当用不省”——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省,不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浪费,这些也都是我经过很多次思考与摸索才逐渐找到的。

通过学习,还发现对孩子的教育中有一点值得自豪,那就是我秉持的是孟子的思想,抓随机教育,或者说是情景教育——将自己感悟到的观念、认识结合一定的场景传递下去,让孩子获得人生的智慧。尤其是在为人处世方面,由“家庭联谊”到“每日寄语”,再结合实地走访(山区孤寡老人)等方式,给她传授做人的道理、原则、方法与技巧等,特别是针对本家族人一贯的性格暴躁这一顽症,疏导孩子及早认知与有意识去克服;针对提高情商训练,注重加强提示和疏导;及时化解她与弟弟、妹妹之间的矛盾,引导她做好表率、示范作用,并且让她监督和纠正大人出现的不良的语言、行为等等。同时我经常给女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站在父母肩膀上成长的,所以你将来应该比我们更智慧、更出众。”从我自己成长的经历与认识中,将自己感悟到的人生哲理,点点滴滴的传授给女儿,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增加她的见闻与认知,同时也是给她一种生活智慧的吸收与借鉴,能提前开发她的智慧与思路,让她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尽量少走一些弯路,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和谐的与多种性格的人相处的能力,广泛地吸收众人的优长之处,以弥补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平平安安的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

而我的人生开始成熟的标志是在女儿不到一岁的那年,那时候的业余时间,我经常抱着孩子在连队的菜园里干活,时间久了,忽然间发现,种菜和管孩子的许多道理其实是相通的,就说种菜,水浇多了不行,浇少了也不行,肥料上多了会烧苗,少了没营养,太阳晒多了不行,阳光缺少了也不行,孩子也是如此。再进一步联想到连队战士的管理,对他们太严格了不行,太宽松了也不行,爱多了不行,有了怨恨更完蛋。虽然此前也已经当过了好几年连队干部,但是在管理上却是很不称心,也不顺手,而这些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很长时间都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与突破口,想不到竟然是在菜地干活的时候突然间一下子就全想通了。所以那个时候应该算是我人生觉醒的起点,也是我和孩子开始融洽相处的开始,而这似乎更应该感谢女儿给我带来的灵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