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汉对“东三郡”的得而复失和后续计划

 双飞金燕子 2020-01-24
蜀汉对“东三郡”的得而复失和后续计划

刘备集团原先制定的计划是从益州和荆州,具体一点就是从汉中和襄阳出兵,一路进取关中,一路进取宛、洛。而在“荆州之战”之后,关羽不仅没能拿下襄阳这个出兵的跳板,南郡也丢失了,等于说刘备集团失去了从东边出川的机会。诸葛亮只剩下汉中这块基地,北伐的事业进行得也很不顺利。其实汉中不仅可以向北进入陇右或者关中,还可以向东进军襄阳。不过在这中间隔着一块地方,就是所谓的“东三郡”。刘备一度取得过“东三郡”,但很快就失去了。后面蜀汉也对“东三郡”有过意向。下面小编就来说一说这件事。

蜀汉对“东三郡”的得而复失和后续计划

所谓“东三郡”和“东三郡”在东汉末年的坏境

所谓的“东三郡”,就是在汉中郡以东的房陵、上庸、西城三个郡。其实在东汉时期,并没有这三个郡,它们都同属于汉中这一个郡。不过到了东汉末年,汉中郡就被拆分出来这些小郡。其中西城和上庸的拆分应该是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的时候,曹操击败张鲁,对汉中郡重新划分;而房陵郡的产生时间小编找不到资料,肯定也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之前。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分汉中之安阳、西城为西城郡,置太守;分锡、上庸郡,置都尉。”

蜀汉对“东三郡”的得而复失和后续计划

我们所熟知的汉中郡,上面有秦岭,下面有大巴山,本身是处于中间的一块平原地区。而从汉中郡划分出去的“东三郡”,却没有这样优厚的地理环境,周围都是山脉。这就使得“东三郡”成为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也容易产生在当地有相当影响力的豪强。比如说贯穿很长一段历史的申耽、申仪兄弟。在张鲁割据汉中自立的时候,申耽、申仪兄弟就在“东三郡”活动。由于地理环境以及刘璋的威胁,张鲁没办法吃掉申氏兄弟,控制“东三郡”,不过申氏兄弟毕竟实力有限,他们和张鲁的关系很不错,根据小编的猜测,应该是向张鲁有过示好甚至归服;等到曹操攻取汉中以后,申耽又向曹操归服,成为上庸太守。总而言之,申氏兄弟这样的豪强实力不够,在本地又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他们只能向汉中的统治者归服,但统治者为了安抚他们起见,也会将他们留在“东三郡”,继续发挥自己的影响,也不至于促成太大的矛盾。

《魏略》:“初在西平、上庸间聚众数千家,后与张鲁通,又遣使诣曹公。”

蜀汉对“东三郡”的得而复失和后续计划

刘备集团对“东三郡”得而复失

在建安二十四年,经过旷日持久的“汉中之战”,刘备终于夺取了汉中,保护了益州,也得到了进攻关中的前沿基地。那么下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江陵以北的襄阳。为了配合关羽进攻襄阳的后续计划,当然也有可能是有便宜白占谁不占,刘备取得汉中后,马上就对“东三郡”用兵。

蜀汉对“东三郡”的得而复失和后续计划

首先发动进攻的是位于秭归的刘璋降将(也是刘璋势力的二五仔之一)的孟达,这支部队应该有四千人,也是孟达从益州带出来的旧部。孟达很顺利攻取房陵郡,还杀了房陵太守蒯祺,也就是诸葛亮的姐夫。前面小编也提到了,“东三郡”这个地方比较封闭,何况孟达是一个刘璋和刘备还没发生冲突就归附的二五仔,刘备对孟达也未必放心。于是刘备就派自己的义子刘封到“东三郡”节制孟达,加强对“东三郡”的控制。

蜀汉对“东三郡”的得而复失和后续计划

刘封入“东三郡”是从汉中平原沿汉水到上庸,那么可见这个时候西城郡应该已经在刘备的控制之下,且刘封应该有一部分兵力。刘封和孟达一同进攻上庸郡,申耽、申仪这样的墙头草也没做什么抵抗就投降刘备了。申耽还把家眷和宗族都送到成都,体现了他这次投降的决心,也有可能是刘备要求的。刘备对申氏兄弟也释放了善意,让申耽做上庸太守,让申仪做西城太守,还是在“东三郡”这片混。

《三国志·蜀书·刘封传》:“刘璋遣扶风孟达副法正,各将兵二千人,使迎先主,先主因令达并领其众。”

《三国志·蜀书·刘封传》:“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

刘备派刘封制衡孟达,意味着刘封和孟达之间天然就存在矛盾;刘封性格刚猛,没有处理好与孟达之间的关系,更扩大了这种矛盾。于是二者的关系就破裂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在“汉中之战”后,关羽立刻发动了“襄樊之战”,并且要求刘封、孟达从“东三郡”出兵配合自己围攻襄、樊。可是这个时候刘封和孟达刚控制“东三郡”,不敢轻易脱身,就耽误了这个战机。后来关羽覆败,孟达害怕刘备迁怒于自己,又与刘封不合,就带着自己的部曲(可能就是那四千益州旧部)投奔曹丕去了。

蜀汉对“东三郡”的得而复失和后续计划

《三国志·蜀书·刘封传》:“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关羽的覆败以及孟达的叛变,让刘备对“东三郡”的控制变得岌岌可危。荆州丢失,刘备集团被堵在益州,那么“东三郡”直接面临着曹魏甚至东吴的的威胁。陆逊就打到过房陵郡;另一方面,孟达带着自己的部曲投奔曹魏,“东三郡”的守备也变得薄弱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曹丕派夏侯尚、徐晃、孟达进攻上庸。申仪也发生叛变,呼应夏侯尚的攻势。申耽没有办法,也只好投降曹魏。于是“东三郡”易手,曹丕将房陵郡、上庸郡、西城郡合为新城郡,孟达成为新城太守。后来在黄初二年(即公元221年),曹丕又从新城分出魏兴郡(原西城郡),以主动投诚的申仪为魏兴太守。于是“东三郡”被分为魏兴、新城两郡,不过为了方便,小编下面还是称之为“东三郡”。

蜀汉对“东三郡”的得而复失和后续计划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又攻房陵太守邓辅。”

《三国志·魏书·夏侯尚传》:“遂勒诸军击破上庸,平三郡九县。”

《三国志·魏书·徐晃传》:“与夏侯尚讨刘备於上庸,破之。”

《三国志·蜀书·刘封传》:“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以达领新城太守……仪魏兴太守。”

《读史方舆纪要·陕西五》:“东汉末,置西城郡。曹魏改为魏兴郡。”

《华阳国志·汉中志》:“黄初二年,文帝转仪为魏兴太守。”

蜀汉对“东三郡”的得而复失和后续计划

蜀汉对“东三郡”的后续计划

失去荆州之后,“东三郡”的价值变得没有那么大了,自然也不是诸葛亮等人的主要进攻目标。不过由于孟达的存在,诸葛亮还是对“东三郡”动了心思。随着曹丕、夏侯尚等人去世,孟达在曹魏非常孤立,又与魏兴太守申仪不合,于是他的态度就在蜀汉和曹魏之间暧昧不清。诸葛亮在开展北伐事业之前,就希望拉拢孟达,将“东三郡”重新控制起来。不过诸葛亮将消息泄露出去,司马懿的速度又足够快,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消灭了孟达,将孟达的叛变扼杀在摇篮里。

《晋书·宣帝纪》:“亮欲促其事……因漏泄其谋……(司马懿)八日到其城下……旬有六日……斩达。”

蜀汉对“东三郡”的得而复失和后续计划

后来诸葛亮去世,蒋琬继承了他的地位(大将军录尚书事)和北伐事业。从秦岭北伐对于蜀汉军队的后勤补给是一个大问题,于是蒋琬就想沿汉水进攻“东三郡”,因为有水路运输,加上顺流而下,方便蜀汉的进攻;如果蒋琬能成功取得“东三郡”,就可以继续对襄阳用兵,完成《隆中对》的后续步骤,还可以与东吴更紧密地联合进攻。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

不过这个计划终究没有实行,一方面是蒋琬的身体原因,一方面由汉中进攻“东三郡”进攻方便,撤退却困难,风险太大,也遭到了蜀汉群臣的反对。所以蒋琬只能妥协,放弃这个计划。后面的费祎和姜维一个不愿意北伐;一个一心进攻陇右,“东三郡”也与蜀汉政权无援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晋书》、《读史方舆纪要》、《华阳国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