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为什么要将健康目标调整为带病延年

 cyc456 2020-01-24

作为一位年逾古稀、仍在第一线工作的老年科大夫,我十分认同老年人将健康目标调整为带病延年这一说法。

近些日子不断传来我的同事、好友以及名人故去的噩耗,就去年11月25号这一天,就先后接到了我的四位朋友病故的消息,其中一位是我们科的大夫,我们共事近30年,是我的知心好友。这些不幸的消息,让我感到震惊、感到心痛……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都老了,也正在沿着生命的轨迹向终点走去。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仅此一次,故诚为可贵。在我们周围真正健康的老人其实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会越来越多;为数不多的健康老人虽然没有“病”,但衰老的速度也比年轻人快。如何面对这风烛残年的健康状况、面对死亡?

我虽已年逾古稀,但还是在第一线工作的老年科大夫,有很多感悟,想与我同龄人分享,目的是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仍能以较高的生活质量安度晚年,同时也希望大家能正确面对死亡这一自然规律。

直面健康 谨慎选择一切治疗措施

针对老年人多病衰老的体质,我们要明白和学会面对这一状况做一个科学的排序,分辨哪些是要你命的主病?哪些又是与主病有着密切关系的并发症或是兄弟疾病?对主病的治疗目标应掌控什么分寸?这些最好请经常给您看病的又是比较有经验的大夫把控全局。一切治疗措施要以安全为第一,因为老年人多病之躯已经经不起不成熟治疗方案的考验了,非要逞强或冒险,往往适得其反。

对自身而言,应清楚地了解进入老年后机体发生的生理变化(患有慢性病者还要明白疾病对健康的影响),不能再高标准、严要求地对待自己很脆弱的生命之躯,要多听多了解各家学说,谨慎选择一切治疗措施,把咱们的目标调整为带病延年。

目前医学的发展还跟不上人口不断老龄化后带来疾病变化的新现状。正如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所言:医生的职责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凡事要学会知足和感恩 不能被负面情绪压倒

人老了,生活中仍然会有不少无奈、委屈和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发生,让人纠结、苦恼甚或不安,包括突然发现自己又新添了什么疾病甚或不治之症时,千万不能被这些负面情绪压倒。

我常用佛教圣严法师所言“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来积极应对一些负面情绪。这样,任何不愉快的事情都可慢慢释然,否则长期负面情绪的刺激可使身体释放大量的有害因子,伤及多个组织器官,一旦免疫系统出了问题,像冠心病、肿瘤等疾病都可能会发生。

到了晚年,我更爱阅读各类书报杂志,读专业书,可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对自身、朋友、患者的健康都有益;读近代、古代的人文书籍,可使自己沉淀不少智慧,既丰富了精神生活,又扩大了自己的胸怀,从而充实了人生观和世界观,更明白余下的人生路该如何走下去。

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凡事要学会知足和感恩,这样才能不攀比、少怨恨,人不计较,才有快乐和幸福。此外人一定要动起来,勤动脑、多动体,做自己喜欢和力所能及的事,使自己生活得充实,这也是对自己活着的一份责任,有责任才会有动力,活着才有意义。

乐观面对老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的身体只会越来越衰老,直至死亡,这是人生的必然规律,不必畏惧和沮丧。但时间对我们来说越来越珍贵了,一定要领悟,要珍爱和珍惜我们的身体,同时也要从容、淡定地面对我们的终结归宿。

人的生命本就或长或短,只要能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人,对得起自己,就是没有白来世上一趟。

此外,还要抓紧安排生前身后的诸多事宜,如要不要立下生前健康遗嘱,身后遗产遗嘱;还有哪些没有完成的事需要去处理等等,千万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更不要给后人增添麻烦,如果想周全了,我们就可圆满地结束这场生命之旅,让自己静静地长眠安息了。

作者:黄柳华,中日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