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质弱,常感冒?调理用好4味药,给身体补补气

 梅雪舟 2020-01-25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体质虚弱,不仅经常感冒而且一病就是两三个星期不能彻底痊愈,这属于中医所说的“虚实夹杂”。如果在感冒的同时,同时还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咳嗽咳痰,身体浮肿等表现,基本就属于“气虚感冒”,又称之为“表不固”,可以考虑用中药材固表,增强抵抗力。

在药材选择上,不宜补太过也不能太过发散、寒凉,否则容易伤气伤身体。以下几款补气药材,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1、黄耆

黄耆,别名黄芪。李时珍说,耆是长的意思,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此,今俗称黄芪。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益气生津、补肺健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抗衰老、保肝、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黄芪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同时,黄芪还是补脾、润心肺、填精髓、助筋骨的好药,其性质也比较平和,常服脸色、气血会逐渐有所改善,适合日常长期养生服用,日常用于泡水、煲汤都是不错的选择。

2、党参

党参为中国常用的传统补益药,古代以山西上党地区出产的党参为上品,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增强免疫力、健脾益肺、生津养血、增强造血功能、祛痰止咳的功效。

服用党参可帮助治疗气血两虚的面色萎黄、头晕等症,以及改善病后体虚、营养不良的情况,也用于治疗脾虚食少,便溏,四肢无力,心悸,口干,气短,自汗等症。

3、西洋参

古语云:西洋参性凉而补,味甘,微苦,具有补气养阴、清虚火、清热、宁神益智、益肺阴、生津止渴、降火消暑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气虚阴亏、咳喘痰血、内热、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喉干、肺虚久嗽、咽干口渴、虚热烦倦等症状。。只要是想用人参补气但是不能耐受人参温补之气的人,都可以用西洋参代替。

4、人参

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治疗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里面记载着人参药用的精髓:“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平,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久服可身体康健、延年益寿”。

总体来说,黄芪、人参、西洋参、党参都具有补气的作用,但又各有所异,功效不尽相同,当然价格也有高低之分,如有气不足的症状,建议先咨询中医师,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合自己的中药。

最后,要注意在服用补气药材的同时,不宜饮茶、喝咖啡、吃萝卜。首先是茶,茶叶中有多量的鞣酸物质,和茶同服会破坏西洋参中的有效成分;然后是咖啡,和咖啡同服对药材的效果也有一定影响;最后是萝卜,中医认为,萝卜泄气,对很多药材都有影响,对补气类药材影响更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