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化宝藏以及文化作品。中国文化也因此得到了发展,并衍生出了无数的表现形式,比如对联便是其中之一。 而对于古代的中国人来说,对对子和诗歌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对子文化,更是成为了雅俗共赏的存在。对于文人墨客而言,对对子更是一种表现才华的机会,对于普通人而言,对对子也是一种增加生活情调的方式,并且衍生出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另外,对对子还经常被用于招亲之事上,并衍生出了不少的风流韵事,比如下面的这一则故事。 故事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山东省有一个姓王的秀才,他也是个可怜之人,虽然长得不错,并且有才华,但是家境不好,只能够靠着通过给富贵人家写一些春联、喜联、寿联等赚取一点微薄的生活费。而在那个年代,上京赶考之路是很漫长的,也是麻烦的,尤其是对于没有钱的人而言,因此,王秀才在进京赶考的时候,可能需要投宿当地人家。 有一次,接待王秀才的是一位面色慈祥的老者,她知道王秀才是进京赶考的仕子后,对他照顾有加,甚至还吩咐自家女儿过来招待他。这个女儿也是个有才之人,她知道了秀才的身份之后,便跃跃欲试,想要和对方较量一番。于是乎,才女将饭端上桌子之后,便说道:“听闻你是个秀才,那我倒要考考你,如若你能对出下联,方可吃饭。”王秀才自然知道姑娘的想法,于是便答应了。 才女出的上联是:“一人一碗一口锅。”王秀才是个聪明的人,他听完了姑娘的上联之后,便知道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就是笑自己寒酸。但是王秀才是个心理强大的人,他并没有感到生气,也没有手足无措,而是认真思考了这个上联,并且观察了房子的四周,然后将眼光落在了才女的脸色,说出了自己的下联:“单被单床单身人。” 王秀才说完了之后,才女也知道了其中的含义,顿时感到又羞又气。不过,这个才女也是个有想法的人,她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打心底佩服王秀才的文采,并对他有了仰慕之意,两人交谈一番之后也暗生情愫。第二天天刚亮的时候,王秀才便立马离去,踏上了上京赶考的道路。 后来,王秀才果然有所成就,高中榜眼,此时,他想到了当初的那个才女,觉得对方非常有趣,于是回到原本借宿的人家,向才女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心。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好的,才子佳人终成眷属。对于王秀才的这幅下联,我也觉得对的非常巧妙,难怪会俘获少女芳心。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对出什么下联呢?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楹联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