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学习习惯要一个一个地养成

 亮文瑶瑶 2020-01-26

学习习惯,是小学生家长最常说的话题之一,在我讲课时,也经常有家长问到。我发现,很多家长似乎走入了一个误区。在孩子将要入学时,就严阵以待,担心孩子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开始着手对孩子的生活节奏进行大的改动,每天要有中文阅读、英文阅读、英文听力、数学计算、写字、识字等等——因为每一项都很重要,都不能偏废啊!于是,才一年级就有很多家长感叹生活像打仗,忙忙叨叨所有事儿弄完,居然都快十点了。

我对此持存疑态度。我的依据有三个:

1. 我是在一年级就养成了所有好习惯吗?

显然不是。比如说,我在小学从不预习,也很少复习,因为小学的内容太简单了。但是到了中学,就会逐渐发现预习和复习的必要性了,而到了大学,不预习就准备好上课听天书,不复习就准备好考试挂科。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2. 在过去的几十年人生中,我有没有哪个时刻通过“立志”,就把旧有生活习惯全都破除,替代以全新的生活习惯?

从来没有过。凡是新年立下宏伟志向,几天后就会打回原形。反而是立下一个小目标,循序渐进,成功率更大。当我明白这个道理后,我开始把“间歇性自虐”改为“持续性自律”。

比如,以前立志要锻炼身体,又是几千块钱办健身卡(事实证明,钱全白花了),又是制定有氧无氧相结合的全面计划(事实证明,真的是间歇性自虐,虐了两天,又恢复原样)。现在每天只要有条件,就争取跑跑步,状态好5公里,状态不好2公里,反正动了就比不动强,于是到今天已经坚持了整5个月了,跑步的累积总里程也达到了500公里。

再比如公众号发文,以前勤奋时每天一篇,懒惰时5个月不更。后来改成每周只写一篇,到了今天,坚持了整整两年了。虽然每周只写一篇,但贵在坚持,累积下来,也写了一百多篇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 每天大量的学习,若干项目打卡,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规律吗?

我认为不符合。不是在9月1号入学那天起,孩子就不需要玩了,每天只应该学习。这样的密集学习更可能会让孩子对学习生厌、学习效率低下。因为学习效率低,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于是陷入恶性循环。

基于以上三个理由,我不认为一次性上马若干学习项目是个好办法,我也不认为这样会帮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的做法是——饭要一口一口吃,学习习惯要一个一个养成。

一年级

一年级对孩子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从以游戏、自由活动为主的幼儿园进入到纪律要求严格、以学习为主的小学,孩子已经需要做出很多努力来适应。所以,在学习习惯上,我制定了三个目标:

1.每天晚上收拾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

2.放学回家先写完作业再玩

3.促进中文阅读

说实话,一年养成三个习惯,也不是很容易。为了支持他,我做了一些取舍和支持。

对于第1项,我先教会他收拾书包的方法,然后和他一起做了一个月,接下来交给他自己做。当然,一定会出现差错,我不批评不惩罚,让他自己承担自然后果。英语课忘带英语书,音乐课忘带口风琴、美术课忘带画笔,我都不送。我只送过两三次东西,是学校当天要上交的回执,老师请我送去。忘记把练习册带回家,自己去找同学抄题目,忘记记作业,自己去同学家问。他在犯错中逐渐成长起来。

对于第2项,先让他习惯“完成作业”这件事。一年级作业很少,我也从不给他加任何附加任务,但是作业要先做完才能玩。因为他知道作业很少,写完了就都是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很有动力快快完成,逐渐养成了回家后“作业第一”的习惯。

对于第3项,我决定先发展中文,英文为此先让让路。因此一年级没有报任何的英语班,也没有做什么英文阅读,再加上他有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逐渐发展出了中文自主阅读能力,并爱上了阅读。

二年级

一年级养成了3项学习习惯,二年级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一些新的习惯了。二年级又养成了2项新习惯。

1.报了英语课外班,有了课外班作业。所以“先写作业再玩”变成了“先写完课内及课外作业再玩”。

2.数学养成检查习惯,提高准确率。

对于第1项,他刚开始是不太情愿的,觉得课外作业是额外负担,经常写完课内作业就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需要我时不时提醒。后来,他已经能够自觉完成课外作业了。我把老师要求家长装的app装在他的iPad上,他自己查看一周的作业是什么,然后分成五天,一天完成一些。碰到不会的题目,他在app中给老师发消息问老师。课外作业就彻底不用我管了。

对于第2项,他的数学计算题一直都很难做到全对。在二年级时,我们开始讨论怎样通过检查提高正确率。是的,一年级我都坦然忍受他的错题。据说有家长让孩子反复做,不做出全对不准睡觉。我觉得难理解的,难道孩子是故意做错题吗?做错题是能力问题啊!能力出现问题,首先需要帮助,其次也不可能在一天内就完善了能力,这种做法除了让孩子讨厌数学,恐怕不会有什么效果。

现在,他还是没法每天数学都全对,但是已经能有50%以上的日子做到全对(我从来不帮他检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数学准确率的提高,他在二年级两个学期的期末考试都拿到了300满分。我对分数并不看重,但是分数也是一个反馈机制,证明了他确实通过检查的习惯提高了准确率。

三年级

在一二年级养成的习惯基础上,三年级又增加了一些内容。

1. 我布置的作业。

2. 进一步提升写作业的效能。

这是第一次我给他布置作业。家长不是老师,没有老师的权威,所以孩子不把家长布置的任务视为“作业”,这是很正常的。我一直都不愿意采用强迫的方式,怎样才能让孩子乐意完成“我布置的作业”呢?

首先,激发他的兴趣,让他找到成就感,调动他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作业量要少,不给他形成负担。

三年级,我给他加的“作业”总共三项。

1.(必做)每天5分钟英文阅读。

2.(必做)每周背一首古诗。

3.(选做,但是鼓励完成)每天做一道额外的数学题,可以是奥数,可以是数独等等,自选题目。

因为中文阅读进展很快,已经能读很复杂的文学性书籍,那么他对于英文阅读还只能读绘本这件事就毫无兴趣。在二年级加强了英语学习之后,我认为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可以进行稍微复杂一点的英文阅读了。对于5分钟这个量,很多人觉得太少了,我还是坚持认为读了就比不读强,并且我也不愿意强迫他。

结果呢?从暑假开始,他已经读了11本英文书了。尽管每天就5分钟,但是由于天天坚持,居然比以往一年读的都多。嗯,“持续性自律”再次展示出比“间歇性自虐”更好的效果。而他对英文阅读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我叫他来读到他主动读;从5分钟到读的更多;从简单一些的绘本到更复杂的纯文字书。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没有强迫,没有争吵。

他爸爸觉得一周一首古诗也太少了,但是我觉得他现在对古诗的兴趣还不浓厚,不宜强迫。每周五是我们的背诗日,从暑假开始,他已经背了25首了(有时候高兴会多背几首)。他背的每一首诗和读的每一本英文书,我都在本子上登记下来,让他看见自己努力的成果,体会积少成多力量。

他对数学的兴趣没有语文和英语强,因此更不能强迫。我没有规定他每天必须完成一道题,只是鼓励。而且我把选题的权力交给他,不管什么题,他自愿选择,自愿完成。我不赞成刷题,重要的是通过哪怕一道题,要学到方法,拓展思维。重质不重量。因此,每次他完成一道题,我都大大的鼓励,而且让他给我讲解题的思路,总结解题的方法。

三年级在学习之外,我还和他一起养成跑步的习惯。每个星期,他会和我一起跑三四次。据他说,跑了一段时间后,在学校体育课跑圈感觉更加容易了。

校内、校外以及我布置的作业,我都鼓励他尽快完成,这样晚饭后都是自由活动时间。只有写作业的效能高(速度快、准确率高),才有可能应对初中的大作业量。他听说初中的作业需要写到十一二点,有点恐惧,我跟他说,我不相信写的最快的同学也需要到十一二点,那么其他同学岂不是都要写到两三点了?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老师布置的作业量,但是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业效能,如果你能又快又好的完成,我相信你总有时间玩。

我发现老师也是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养成习惯。举个例子。

一年级上学期,老师把所有的作业和通知都发在家长群中。

一年级下学期,老师让孩子准备记作业本,自己记作业,但是通知还是会发在家长群中,让家长提醒孩子别错过重要的事情。

二年级开始,老师让孩子自己记作业,而且通知也告诉孩子,比如第二天有活动需要穿校服,要交回执等。

通过一步步提高要求,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我相信循序渐进是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而很多家长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并且急于求成,容易揠苗助长。而且家长们往往在“约束孩子”上表现出了比“约束自己”更坚韧的毅力。对于这种强迫式密集学习,我比较担心的就是两个后果:学习的兴趣、自我管理能力。而这个后果的显露恐怕最早也是在初中吧。

孩子的一生很长,学习是持续终身的。学习习惯固然重要,但还是循序渐进吧。

本文来自:苏菲的成长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