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一生潦倒的他,却用亲情绘就了绚丽的人生图画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0-11-04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八月的一天,成都西郊浣花溪,天气阴沉。
突然间,狂风大作,来势汹汹,把溪边一座茅屋顶的茅草卷了起来,茅草随风飘动,有的挂在树梢,有的则飘落到浣花溪对岸。

一会儿功夫,风停了,天上下起了雨。雨水顺着残缺的屋顶落进屋内,屋里阴冷而潮湿。墙角竹床上,一个小男孩正在被窝里睡觉,偶有雨点儿落在他脸上,丝丝凉意打扰了他的好梦。他不断翻动着身子,只听“刺啦”一声,小孩在翻身时蹬裂了被里。

看到这一切,茅屋的主人心里隐隐作痛:自己半生漂泊,求仕之路履履受挫,让妻儿也跟着受罪,一场风雨竟让自己落魄到这种程度,真是愧对了妻儿。
这位茅屋的主人,就是流落于成都,寓居在浣花溪畔的杜甫。

沉思之余,他铺纸研墨,创作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下了眼前发生的情况。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在诗里,他称儿子为“娇儿”,把儿子不雅的睡相写成“恶卧”,让人读后感觉他不是在写“雨漏无干处”的窘境,而是在写一段悠然闲适的生活。

虽然这场秋风秋雨扰乱了杜甫的心情,但是在儿子身上,字里行间却倾注了浓浓的亲情和爱意。

杜甫就是这样,虽然一生穷困潦倒,面对亲情,他却是一个十足的有温度的男人。不论对妻子、儿女、兄弟,还是父老乡亲,不论在何时何地,都把亲情放在胸中,记在心上。

  • 伉俪情深



杜甫19岁时,离开家乡,开始了漫游之路。他一方面开拓眼界,结交朋友,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发展的机会。自730年到741年,他先后游历了晋鲁、吴越、齐赵。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回到洛阳,迎娶杨氏,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杨氏是杜甫唯一的妻子,一生跟随杜甫颠沛流离,相夫教子,毫无怨言。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䘵山叛军攻陷长安,唐玄宗仓惶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

此时的杜甫正与家人居住于鄜州,听闻太子即位,他十分高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信念,促使他立马动身奔赴灵武。不幸半路被叛军俘获,羁押于长安,失去了自由。


八月的一个夜晚,杜甫思妻心切,难以入眠。他披衣来到室外,仰望月亮,月光如水,流泻满地。月色中,他似乎看到了家中的妻儿,杜甫压抑不住思念之情,写下了《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用“独看”表达了对妻子的愧疚,天上月圆,而人间别离。此时本应陪着妻子,但因自己的政治理想,却让妻子独守空房。

但他坚信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并用“双照”寄托了自己的希望:那就是有那么一天,他与妻子相偎于窗前,同看一轮明月。

  • 骨肉亲情


杜甫一生育有二子一女。二儿宗武自小聪慧,能为诗文,深得杜甫的喜欢。

宝应元年(762年),杜甫在四川的好友严武奉诏还京。在送别严武后,杜甫举家迁住梓州,是年51岁。大半生的漂泊让他疾病缠身,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但他却忘不了儿子的生日。

在宗武13岁生日那天,他吩咐妻子做了一桌好菜,自己拖着羸弱的身躯入席就座。他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一边小口慢慢地饮着,一边与儿子推心置腹的交谈。他对儿子说:你的太爷爷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他的格律诗独成一家。从他开始,我们家就是诗书之家了。你虽然能够写诗行文,但还需要努力读书,将我们的家风更好地传承下去。


之后,杜甫用一首诗记下了这次生日宴,也写下了对儿子深切的期望。

《宗武生日》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平淡的话语,看似在回忆过去,但却体现了对儿子的认可。一个父亲对儿子满满的自豪、浓浓的关爱充盈于字里行间。

  • 情牵手足


杜甫兄妹较多,其长兄早夭,在他之后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自从杜甫离家出游后,兄弟几个就聚少离多。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在华州司功参军任上,目睹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同时也看清了唐王朝的腐朽无能,他对政治的热情渐渐消亡。

秋天,他辞去华州司功参军一职,西去秦州。在白露之夜,月色淡白,伴随宵禁的鼓声响起,天边传来孤雁的哀呜。这凄凉的夜景让身处异乡的杜甫产生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自安史之乱以来,自己居无定所,局势混乱,音书不通,河南老家一直未回,家里几个弟弟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他牵挂家中的弟弟,把对弟弟的思念写进了诗篇中。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诗中充满了惆怅与无奈。明明有兄弟在,却因战乱天隔一方,生死未卜;原本有安稳的家,而现在却各自漂泊,不知所处。我在外地,天上虽然有一轮明月,却为什么看不到如家乡月光那样的皎洁呢?是因为缺少了你们的缘故吧!

手足之情,跃然笔端。

  • 父老深情


除了家庭,杜甫也十分珍惜邻里父老的亲情。

至德二载(757年),在朝中任八品左拾遗的杜甫,自不量力,因上书极力营救宰相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离开凤翔后回暂回鄜州羌村探望妻儿。

回到家中,自然要干些家务活。傍晚时分,他把鸡驱赶回树上过夜后,就听到了敲门声。打开门,原来是四五位乡亲得知他回家了,特地来看望他。

乡亲们自己带着酒和菜,在院中坐定后便开始饮酒叙旧。乡亲们充满歉意地对杜甫说:连年的战乱,青壮年都去服役了,家里地没人耕种,收成不好,没有多少粮食,酿得酒味道也就寡淡了许多。您可别嫌弃呀!

面对父老的热情与淳朴,杜甫很是感激,他说:我也没什么回赠各位乡亲的,我就为你们吟唱一首诗吧。吟唱中,杜甫几度哽咽。歌毕,在座的父老乡亲也都留下了泪水。


事后,杜甫用一首诗记下乡亲们的一片真情。

《羌村三首·其三_》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有人说:如果说人生是一个五味瓶,那么亲情就是最甜的一个;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亲情就是最绚丽的一笔。

作为一名诗人,杜甫是伟大的;作为家庭一员,他又是平凡的。无论是作为丈夫、父亲、兄长还是乡亲,不管担任什么角色,他都用亲情温暖了他人,也温暖了自己,并用亲情绘就了绚丽的人生图画。

作者:杜朝辉,山东潍坊人,中学教师,古诗词爱好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