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了个“高需求”宝宝是啥体验?网友讲述戳中痛点,苦难才刚开始

 和而随 2020-01-26

文 |暮沐妈咪(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

照顾新生儿虽然是件苦差事,可是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因此父母的体会也不一样。倘若遇到 “低需求”宝宝,那就非常幸运了,只要满足他们基本生理需求,孩子就很乖巧。可是如果“高需求”宝宝,那家长就得做好准备,迎接苦难。

宝宝敏感又挑剔,妈妈自责没教好,“高需求”可能是天生的

好友小颖常吐糟自己快被儿子弄疯了,据她所说,她们家的孩子非常挑剔和敏感。从新生儿时期开始,孩子就喜欢哭闹,受到一点刺激就要连续哭几个钟头。而且他的精力非常充沛,大晚上还要求小颖抱着他出门,否则就不高兴。

养了个“高需求”宝宝是啥体验?网友讲述戳中痛点,苦难才刚开始

长大之后,儿子更是黏人,小颖连洗碗、吃饭、上厕所都不得清闲,时时刻刻都要满足孩子陪伴的要求。而且已经四岁半的他依旧爱哭、爱发脾气,性格执拗得让小颖不得不满足他各种需求。

面对孩子的调皮,小颖其实是很自责的,她认为是自己没有从小教好孩子,所以导致他如今的坏脾气。同时她也很担心,孩子继续这么成长,将来会变得让人讨厌。

小颖的宝宝虽属于难养的“高需求”孩子,可是这类孩子的出现不一定是父母教育问题,除非他在出生后遭遇过巨大悲剧或是与母亲长期分离,否则“高需求”宝宝就是因为天生因素而变得矫情、敏感,所以家长不必自责。

养了个“高需求”宝宝是啥体验?网友讲述戳中痛点,苦难才刚开始

“高需求”宝宝可怕在哪里?带来的不全是坏处,孩子的聪明不可忽视

一、“高需求”宝宝有哪些表现?网友亲身体验戳痛点

1、相当黏人

宝宝们对于抛弃和分离表现得特别敏感,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才会安心。某网友就抱怨过自家宝宝黏人到不允许妈妈去卫生间,因为卫生间门关上之后他就看不到妈妈了,随后就会大哭,于是妈妈学会了单手抱娃和提裤子的技能。

2、难以哄睡

孩子对睡眠环境要求高也是很折磨人的,很多家长都体会过抱着孩子睡的痛苦,手臂酸痛也不敢动一下。而另一位网友妈妈的宝宝要求更高,他必须在运动中睡觉,所以妈妈必须抱着宝宝,一边小跑、一边唱曲哄睡

养了个“高需求”宝宝是啥体验?网友讲述戳中痛点,苦难才刚开始

3、奇怪爱好

部分遇到“高需求”宝宝的家长还面对着孩子稀奇古怪的爱好,比如有个宝宝对垃圾的执念很大,妈妈必须把每天要扔的东西拿给他过目,他点头后才能丢掉,导致家里垃圾堆积如山。

4、爱哭爱闹

一点小事就哭闹不止,这也是所有“高需求”宝宝的特质,曾有个外国家长也分享过自家孩子哭泣的奇葩原因,竟然是父母禁止她吃皮球,结果孩子就委屈得大哭。

养了个“高需求”宝宝是啥体验?网友讲述戳中痛点,苦难才刚开始

5、无比挑剔

有的宝宝是对完整性要求很高,比如不允许有破碎的饼干,要求父母把碎饼干粘起来;还有的宝宝不允许规矩被打破,比如妈妈把辫子梳歪了,她会要求重来一遍。父母为了满足孩子的挑剔,不得不付出很多精力。

二、付出也有回报,“高需求”宝宝其实更聪明

宝宝的情绪化暗藏了他的敏锐,长大之后的孩子很可能成为观察力强、具有同理心的人;宝宝的高要求,也代表他有很强的规矩意识,他将来也能做到遵守规则;宝宝的倔脾气,说明他的自我意识比较强,这样的孩子往往有主见,而且很独立。

当父母愿意回应孩子的需求并接纳他的情绪时,他对爸爸妈妈的感情也会更加深厚,未来也能营造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不过这一切高回报是建立在家长正确应对的基础上,倘若家长忽视孩子的要求、责怪他的挑剔,就浪费了与孩子培养感情、让他变得更优秀的机会。

三、应对“高需求”宝宝,家长要学会正确引导

1、保持耐心的态度。

当孩子提出要求时,如果父母直接拒绝或忽视,这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和不被重视感。因此大家还是要保持耐心接纳的态度,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怕麻烦地完成孩子的“高需求”。

养了个“高需求”宝宝是啥体验?网友讲述戳中痛点,苦难才刚开始

2、积极交流,温和拒绝。

孩子提出的要求不一定是合理的,家长也应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能直接说“不”,然后什么都不解释。而是应该告诉孩子,他提出的要求哪里不合理、爸爸妈妈面对着什么困难。父母的尊重,也会换来孩子的理解。

3、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方式。

“高需求”宝宝喜欢用哭闹表达意见,这其实是不对的,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想要什么可以直接说,没有必要哭闹,动静太大可能会打扰别人。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才能避免陷入孩子当众耍赖的尴尬。

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暮沐妈咪育儿』,喜欢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