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十数据01-24 10:48金十数据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作者 在中国企业收购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制造巨头——马达西奇公司的过半股份之后,俄罗斯航天领域的发展似乎走向了颓势。据俄罗斯《独立报》近日刊文指出,俄罗斯目前已经失去了对火箭技术装备批量生产的能力,因为如今在近地轨道卫星中,只有10%属于该国,但在上个世纪,这个比例曾一度达到60%;而与此同时,亚洲最大市场正在取而代之。 ![]() 报道指出,近10年来,俄罗斯一直未能制造出高精度卫星系统,并且在过去一年里,俄罗斯仅完成了一半多的航天发射计划:原计划发射45次,实际完成25次,其中大部分是军用卫星;需要注意的是,俄罗斯去年底还曾严肃指出“俄军用卫星群发展落后”的问题。按照俄媒的说法,俄罗斯这一最具技术含量的经济部门(航天部门)的落后“已经再清楚不过”。 对此,俄宇航员根纳季·帕达尔卡也认为,俄罗斯航天部门近20年来退步严重,原因有三个:技术落后、预算拨款和商业资金被滥用、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据了解,目前俄罗斯国内的人才已向管理、法律、经济和金融等领域严重倾斜,这导致俄航天部门陷入“招贤纳士变得十分困难”的局面。 ![]() 上述的三大弊端其实也反映在俄罗斯航天产业的数据上。据统计,2012-2018年,俄罗斯的航天发射次数整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最高发射水平曾达到一年34次,但2018年仅为17次,同比上年下降10.53%。整体数据来看,2018年,全球航天发射共计114次,其中,俄罗斯航天发射次数占总发射次数17.54%,这一比例显然已大不如前。 俄罗斯航天领域已从领先走向颓势,相比之下,中国则是逐渐反超并与之拉开差距。就拿航天发射次数来看,2018年俄罗斯发射次数占全球航天发射总数的17.54%,但中国则达到了34.21%,几乎是俄罗斯的2倍;同期,美国的占比则为29.82%,低于中国排名全球第二。可见,在航天发展领域上,中国已然强势崛起。 ![]() 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的航天工业发展目前已倾向于军用领域,但随着中企收购马达西奇,俄罗斯的落后地位则变得更加明显。目前,马达西奇主要的产品分别为:D-18T大涵道涡扇发动机、D136涡轴发动机和AI-222-25涡扇发动机,这三种发动机主要用于重要装备上,而俄罗斯目前仍不能生产前两种发动机,有声音指出,届时俄方可能要向中企购买这两种航空发动机。 ![]() 换个角度来看,目前在航空或者是更为重要领域上,大型发动机只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乌克兰和俄罗斯有能力生产,我国长期处于被动的位置,并面临着“被破隔绝”的风险。但随着中企顺利收购马达西奇,这意味着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已经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在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下,我国未来也将成不折不扣的航天强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