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览之风

 寥斋 2020-01-27

游览之风形成的背景

曹魏年间,以嵇康,阮籍为首的竹林七贤受道家思想影响,开始拒绝传统礼法的束缚,提倡放荡不羁,呼啸山林,弄情山水的生活方式。因其充满了反叛心理和玄学思潮,为当时的名士们奉为榜样,深受时人和后人的推崇,成为魏晋名士的典型。据《晋书》中记载,嵇康“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可见其悠闲宁静,向往自然的心境源自老庄。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览之风

自嵇康,阮籍之后,崇尚自然,追寻玄学哲理的游览之风便开始盛行起来。到了南北朝时期,因东晋政权偏安江南,一批文人士大夫们不以收复旧土为己任,反倒提倡消极避世的玄学思潮。它以老庄的道家思想为依托,提倡大道无为,万事万物均要顺应自然发展之规律,从而强调自然之性的宝贵性。为了具备这样的自然之性,需要人们频繁到大自然中去接受自然的熏陶,以获得天地之灵气,山川之精华,从而使自己像大山一样厚重伟岸,像流水一样生生不息,人性融于自然,自然就是人性,这就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大批文人士大夫们开始亲近自然,流连山水,一时竟成了众人纷纷效仿的景观。东晋名臣谢安便是其中的典型,他起初居住在会稽,朝廷多次征召,他都辞疾不出,反倒是选择高卧东山,与名士僧人一起弋钓山水,泛舟看海,时不时还言咏属文,诗酒赏会。

游览之风的种类

自魏晋以来,由于文人士大夫们对嵇康,阮籍等人的推崇,使得玄游山水突然成了名士风度的重要象征,换句话说,凡要成为名士的人都要游山玩水,否则就不配称为名士,这便是名士之游。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就是一位热衷于游山玩水的大名士,他生平尤爱江浙一带的青山绿水,几乎游遍了这一带的名川大山。著名的《兰亭集序》便是他在与四十多位好友同游兰亭时所写下的,文中写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见崇尚自然之风连王羲之都不可避免。此外,据《晋书》记载,王羲之去官后:“与东土人士尽游览之风,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由此也不难看出,在东晋文人的心目中,以山水为师,效法自然,已经深入到了绝大多数人的骨子里。

除了王羲之,名士之游中的另一位代表则是谢灵运。他与王羲之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不会像王羲之那样通过游览之风去探索自然之理,寻求造化之意。他只需要专注于对山水的审美乐趣,注重官能的享受就可以了。据史书记载,谢灵运是南朝刘宋时期有名的游客,他不仅开创了山水诗一派,而且还极度热衷于游山玩水,为了能达到欣赏美景的地步,他甚至不惜“凿山浚湖,功役无已”,由此可见他对自然山水的喜爱程度,早已到了痴迷的地步。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览之风

当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士大夫们也不都是崇尚名士之虚望的,有一群人他们纵情山水之乐,完全是因为看透了当时世界的黑暗,而选择从红尘闹市避居到人迹罕至的崇山峻岭,或景色清幽的世外桃源,而这便是隐士之游。据《晋书》记载,时人郭文:

“少爱山水,尚嘉遁。年十三,每游山林,弥旬忘反。父母终,服毕,不娶,辞家游名山,历华阴之崖,以观石室之石函。洛阳陷,乃步担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人之地,倚木于树,苫覆其上而居焉,亦无壁障。时猛兽为暴,入屋害人,而文独宿十余年,卒无患害。恒着鹿裘葛巾,不饮酒食肉,区种菽麦,采竹叶木实,贸盐以自供......

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既至,导置之西园,园中果木成林,又有鸟兽麋鹿,因以居文焉.....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后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从他不愿长期居住在人工修建的园林中,而最终选择逃回自然山水之间,反应的便是一种典型的隐逸心态。

不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著名的隐士还要属五柳先生陶渊明,他自称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在做了三个月的彭泽县令后,因忍受不了官场的黑暗,而决意辞官归隐,由此他还发出过“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叹。在流传千古的《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曾写道: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田野风光,悠闲而温馨可人的农家生活,这种自然的状态,使陶渊明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在经历了长期的思考后,陶渊明甚至勾画出了一幅逃离避世,与世隔绝的桃源之境,这便是《桃花源记》带给世人的理想国度。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览之风

除此以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游览之风,它便是仙游。仙游的出现得益于道教思想的兴起,道教倡导长生不老,修炼成仙,因此修道之人要想养气去思,无忧无虑,断绝人间烟火,就必须远离尘世,去到汇聚天地灵气之所在的灵山胜境之中。晋人成公绥在《仙诗》中就曾有过一段较为形象的描述:

“盛年无几时,奄忽行欲老。那得赤松子,从学度世道。西入华阴山,求得神芝草。珠玉犹戴土,何惜千金宝。但愿寿无穷,与君长相保”。

“山中宰相”陶弘景也是仙游之中的代表人物,据《南史·陶弘景》传记载,他十岁就熟读葛洪的《神仙传》,中年辞官后,隐居在江苏句容茅山华阳洞,并创立了道教上清派茅山宗:

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身既轻捷,喜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

他崇尚慵懒自由的山水生活,鄙视士大夫们的糜烂生活。因此,他热衷于将自己融于自然之中,将毕生的精神寄托在山水之上,而这也是当时那些喜爱寻仙仿道之人最理想的归宿。

游览之风的目的和意义

在魏晋南北朝这个盛行奢靡玄学之风的特殊时期,不管那些文人士大夫们是否真的崇尚自然,热爱山水,为了能够披上名士的外衣,他们必须做出由衷喜欢的样子,从而通过游览之风博取社会声誉和地位,成为朝野瞩目的名士。《世说新语》就曾记载,时人王子敬在游完山水后与人言:“从山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忘怀”,时人顾长康从会稽山归来后,也同样热衷与人盛赞山水之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从这些名士举动都可以看出,游览之风已不再仅仅只是一种兴趣,一种时尚,它更像是一种衡量名士风度的外在标准。

因此,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股上行下效,全民参与的竞效之风,攀比之风,浮躁之风。而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将那些真正热衷于实事的有志之士埋没在了游览之风的风气之中,从而导致朝廷制度的缺失,人才的流逝,国家的灭亡。

至于那些因忍受不了朝廷的黑暗而愤然选择隐逸于山水之间的隐士,他们其实代表了一批向往理想世界的文人。这些文人有理想有抱负,却因社会的不容而消极避世,他们居于山水之间,想象自己正处在一个没有剥削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的只是清幽的景致,有的只是平等和自由,有的只是安宁和静谧。这样的思想其实也深深的影响了后世,时至今日,很多的中国人心中依然幻想着一处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谈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览之风

最后,在这种游山玩水的风气下,虽说依然有着很大一部分的人因名和利而披着出游的外衣,但绝大多数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是相同的,对秀美江山的感情也是真挚的。而钟灵毓秀的大自然对于人们的种种喜爱也会给予莫大的回报,这回报使得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享受和升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