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罢西游 | 中国驰名妖精

 乐学楼 2020-01-27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本身并不曲折,用三句话就能说明白:

白骨精变化了三次要来吃唐僧肉,都被悟空识破。

悟空最终将妖精打死,并让她现了原形。

唐僧听信八戒的谗言冤枉了悟空,把他轰回老家花果山。

就这么简短。可就这个简短的小故事,却成了《西游记》中最经典的故事。女主角白骨精也有幸成为驰名中国的妖精,其知名度远远超过了那些怀揣各种法宝、凶狠残暴程度远在她之上的妖魔鬼怪。“白骨精”简直就成了妖怪的代名词。

看罢西游 | 中国驰名妖精

▲ 师徒遭遇白骨精

更有意思的是,发展到了信息时代,“白骨精”的概念也与时俱进,竟然成了一个时髦的褒义词,专门用来形容那些“白领”“骨干”“精英”的现代职业女性。足见其群众基础之牢固,影响力之深远。就这样一个小故事竟然能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一定自有它的道理,看来很有必要单独说一说。

在《西游记》群妖谱里,白骨精并不是以冷血著称的,而应该属于智慧型,要不也不至于让孙大圣费劲打上三次。稍加分析就能发现,她对唐僧采取的完全是诱惑攻心术。虽然只有简洁的三招,却招招奏效。如果不是猴头付出了脑袋让紧箍咒勒成个大葫芦的痛苦代价,善良的唐长老怕是早就被这三招给拿下了。

先说这第一招,九阴白骨爪,一出手就紧紧地抓住了唐僧的怜爱心。一堆白骨裹上了漂亮的臭皮囊,变成一个眉清目秀可怜见儿的小妹妹,瞬间就成了撒手锏,不但蒙住了唐僧的眼,而且闪晕了唐僧的心。

唐长老明明知道孙悟空平时有些眼力,可这时候却宁愿相信眼前这个刚刚打过一个照面的俊俏小妹,也不愿相信和自己同舟共济的孙悟空了。

您听听,孙悟空劝说唐僧是多么到位:“你前面这个女子莫当作个好人,她是个妖精,要来哄你哩!”千万要记住这孙悟空这句至理名言。这句话貌似平常,却充满哲理,即使在现如今也可以拿起来就用。

接下来悟空现身说法,甚至不惜自揭老底,讲起了自己从前也是这样变化了来吃人的。只可惜猴头哪里明白,当一个人心里有了定见,哪还能听得进去别人的半句好话?此时的唐僧固执己见,从骨子里认为眼前的这个小妹是个好人,而在哄他的反而是猴头!

悟空心里这个急呀!一气之下话就说过了头,居然嘲弄师父动了凡心,要给师父搭个窝铺圆房。劝告别人的时候,如果不顾及对方的自尊心,说得再对也没有用。

唐僧一听这话,当然恼羞成怒,“羞得光头彻耳通红”。猴头的话确实有些过激了。要说唐僧对白骨精所变的小妹并没有丝毫情色之心,但为什么就是一点也听不进孙悟空的忠告呢?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毕竟唐僧是凡夫俗子,对于漂亮的小妹难免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怜爱之情。

谁不喜欢看漂亮呢!这虽说不能算是什么邪念,但却足以迷惑自己的眼睛,使自己做出错误的判断。白骨精的这一招堪称经典,直到现在仍然被很多徒子徒孙不断效仿,而且屡屡得手。

孙悟空和白骨精第一个回合的较量是白骨精完胜。尽管她被孙悟空赶跑了,但悟空却挨了紧箍咒。更令猴头痛彻心扉的是,他失去了师父的信任。当然,猪八戒在这里也没起什么好作用,这个后面再细聊。

唐僧还没缓过神来,白骨精已经发起了第二轮攻势,无形白骨脚狠狠踢疼了唐僧的怜悯心。

同情和怜悯弱者是人的本性,更何况唐僧这么个大善人呢!当看到一个八十多岁、面如枯菜叶、弱体瘦伶仃的老太太颤颤巍巍、老泪纵横站在自己面前,哭诉女儿被人打死的经过时,唐长老的心能不感觉到剧烈颤动吗?

看罢西游 | 中国驰名妖精

▲ 师徒一行

如果说刚才对那个小女子的怜爱或多或少还存在道义上的可疑的话,那么这次唐长老于情于理都是问心无愧的。唐长老忽然觉得身体里正义的力量正在油然上升,保护这个泪流满面的老人家是自己的本分。感情战胜了理智,也就顾不得去考虑“六十多岁的老妪还能不能生产”这样简单的生理常识了。尽管悟空再一次分辩说那就是个妖精,可在唐长老哪里肯信!

受苦的还是孙悟空,二话没说一棒子下去,换来的是二十遍紧箍咒。白骨精的这第二招至今也是效仿者无数,现在很多职业乞丐不就是利用了人们的同情怜悯之心吗?每天穿上行头上班,到点回家住小洋楼。职业乞丐们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所骗取的毕竟还是几个小钱,职业骗子们可就玩儿大了,说不定真要吃你的肉,喝你的血呢!所以要记住唐僧的教训,看上去可怜的家伙不一定真的可怜。

第二次失手的白骨精并未灰心,旋即使出了更加老辣的第三招,变作一个满口念着“阿弥陀佛”的老公公,扇动了唐僧的同感心。

大凡能拨动人心弦的,其实只有自己。物理学不是讲了嘛,任何物体都有它的固有频率。一旦外界的频率和它的固有频率接近,它就产生共振,力量巨大无比。为什么同样一个电影或同一本小说,有的人看了泪流满面,有的人看了却无动于衷呢?就是在于有没有产生情绪上的共振。能使人心潮澎湃的是共同的经历和共同的感受。

此时的老公公手捻佛珠,口佛经,拨动的正是唐僧的心弦。一种“有朋自远方来”的亲切感自唐长老的心底油然而生,顿时心中大喜道:“阿弥陀佛!西方真是福地呀!那位老公公连路都走不好了,还一心一意念经哩。”

唐僧也不想想,嘴上和您念一本经的就一定是您的同道中人吗?这个看上去道貌岸然、嘴上念着阿弥陀佛的老家伙,正想着把你活吃了呢!同情心又一次迷惑了善良淳朴的唐僧。

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流传甚广,前半部分的情节都差不多,结尾却产生了各种变化,小说原著和后来改编的戏剧、电影、连环画是有区别的。这里只谈原著。在原著里,孙悟空终于一棒子打死了变成老公公的白骨精。白骨精就这么被消灭了。

故事远没有就此结束,白骨精的阴魂开始拆分刚刚组建的取经团队了。面对一堆粉骷髅和那脊梁上“白骨夫人”的字迹,唐僧师徒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唐僧本来已经差不多相信这是妖精了。无奈,对孙悟空的成见使他最终还是听信了猪八戒的挑拨,忠心耿耿的孙悟空被执迷不悟的师父轰回了老家花果山,这一回到此结束。

不过故事还是没有完,唐僧在又一场劫难中被黄袍怪变成了凶残的老虎精,他自己终于尝到了被冤枉的滋味。原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别人看他是虎,独行者看他是人。行者笑道:‘师父啊,你是个好和尚,怎么弄出这般个恶模样来也?你怪我行凶作恶,赶我回去,你要一心向善,怎么一旦弄出这等嘴脸?’”这段话很关键:一心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能够变化成可爱的小妹妹、可怜的老太太、可信的老公公来骗取世人的同情。一心向善的唐僧在众人看来也可以是一只恶虎,而且是哑巴吃黄连,有嘴也发不出声,没有人能理解他,没有人愿意亲近他。恶的表象可以是可爱、可怜、可信。善的表象也可以是可恶。“表”与“里”、“善”与“恶”就是这样错位地结合在一起,其中的滋味值得人们细细品评。

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在这个经典的小故事里,唐僧一行所遇到的磨难并不是来自白骨精,而是来自他们自己。实际上白骨精并没有直接把唐僧怎么样,甚至连碰都没碰一下。折腾来折腾去,其实都是唐僧自己的心魔在作怪。怜爱之心、怜悯之心、同情之心本来都是无可厚非的善良之心,不过如果不能分清对象,这好心也就都变成了受骗上当的痴心。不但害了自己,也冤枉了以赤诚之心对他的悟空。

要知道,唐僧对悟空的冤枉其实还并不完全因为他打死了白骨精,在某种程度上,还来源于这猴头竟敢当着两位新徒弟的面表示出对为师的不恭敬。真应了那句名言: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心地善良的唐长老恰恰就没有闹清楚这个首要问题。他以为看着顺眼、听着舒服的就是亲密的朋友,而讽刺挖苦、拿话戳自己心窝子的猴头简直就是万恶的敌人。“你个猴头竟敢当着新来的同志说我‘昧着惺惺使糊涂’,让我这当师父的尊严往哪里放?”

看罢西游 | 中国驰名妖精

唐僧有了成见,自然就相信了猪八戒的挑唆。“这样的歹人再有能耐也不能用!这样歹人的名字连提也不要提!”可怜的唐长老就没琢磨琢磨,猴头如果不是把您和您的取经大业放在心上,能那么激动吗?怕是早就乐得回花果山逍遥自在去了!

至于猪八戒,唐长老忘了:“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来挑唆的人都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孙悟空在这个故事里确实受了莫大委屈,不但受了紧箍咒之痛,甚至被开除出取经队伍,撵回了老家花果山。他没有察觉的是,他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唐僧的手下已经不再是他一个人了,而是一个团队。而他的行为方式还停留在花果山时代的单打独斗,完全没有考虑到团队其他成员的感受,犯了大忌。这也就是为什么事情已经过去了,唐僧还是要把他撵回老家花果山的真意。

这个结果孙悟空始料未及。在第三次举棒要打白骨精的时候,他没意识到问题会这么严重,还以为凭自己的花言巧语、嘴伶舌便,哄上师父一哄也就过去了。单纯的孙悟空觉得,自己完全是为师父唐僧好呀!但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往往是事与愿违,好心未必就一定能得到好报。你对人家好,人家未必看出来。

再者说,孙悟空也确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并不是说他做得不对,而是说他处理的方式问题。

首先,他并没有让白骨精充分暴露,让团队里的人充分理解自己的行为,上去就直接给一棒子。其他人没有火眼金睛,看不出妖精,当然一下子接受不了。

第二,悟空平时总拿人家猪八戒开心打镲,一口一个呆子,一口一个夯货,对一起共事的同伴不够尊重,让八戒心里老大的不舒服。人家猪八戒纵然业务上不如你猴头,但不管怎么说,也是成天在一起共事的同事呀,也希望得到尊重。平时你不把人家老猪当盘菜,关键时候,老猪在领导那给你猴头敲敲边鼓,报复你一下子,还是够你难受的。

第三,猴头不该嘲弄师父,特别是当着新人的面。说什么“要搭个窝铺给师父圆房成事”,如此的挖苦,连唐僧这样好脾气的人也是受不了的。

更重要的,孙悟空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对师父说什么“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再有能耐也不能说这些呀!不但居功自傲,而且太伤人。能力也罢,智慧也好,如果夹杂了傲慢就会让周围的人很不舒服。抱着这种心态,团队能支持你吗?

事后猴头还埋怨沙和尚没有站出来替自己说话。你都说了没把人家当回事了,沙和尚一个新同志还能说什么呢?

更有甚者,猴头还说什么“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不是将领导的军吗?要不唐僧也不会一时恼怒,写下绝情书:“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师父脾气再好毕竟也是师父。如果这时候孙悟空能用保持沉默来应对猪八戒的诽谤,或许会是另一种结局。

在这个小故事里,猪八戒着实扮演了一个不很光彩的角色。几次搬弄是非,一会儿说猴哥要分行李,一会儿又说那堆白骨是猴哥变出来哄师父的,甚至直接挑唆唐僧念紧箍咒。要说猪八戒是故意害猴哥好像言过其实。他这么做除了要发泄猴哥搅了他一顿美餐的不满,报复平时对他的戏弄,恐怕还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猪八戒心里可能在想:你猴头别不拿俺老猪当回事,俺老猪也是有发言权的!而且,也备不住有把猴头挤对走了自己接任的想法。要不后来在宝象国里猪八戒怎么一个劲儿地显能耐呢?

好在猪八戒在关键时刻有自知之明,被妖精打得大败以后还是听从了白龙马的劝导,厚着脸皮请回了猴儿哥。要不那首著名的诗篇怎么专门提到“猪犹智慧胜愚曹”呢!若是凡夫俗子,怕是被妖精煮了也闹不清自己的斤两。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发生在取经刚开始不久,事实上也是取经队伍的成员凑齐之后第一次遇到了要吃唐僧肉的妖精。这个小段子里不但女主角白骨精表演得很充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乃至沙僧的表现也都很耐人寻味。段子虽短,却相当精致。通过这次碰撞与磨合,唐僧师徒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唐僧的紧箍咒也不再随便念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