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非之旅五.摩洛哥的非斯

 周baoc 2020-01-27
北非之旅五.摩洛哥的非斯
周民锋
昨天
阅读 181
关注

  1月25日。在摩洛哥的第五天。今天的目的地是非斯。

       这几天的行程几乎遵循着同样的模式:上午行车,午后到一个古城,游玩几个小时,再去酒店住下。

       到非斯的路程约200公里,途中计划休息一次,需5个小时。这几天都是这样的速度,平均每小时40~50公里。

  几天走下来,感觉摩洛哥基本还是一个农业国。不仅有国王,有拥戴国王的人民,还有不错的农业基础。沿途看到的农田很漂亮。大片大片的,非常平整。绿茵茵的庄稼,长得很茂盛。农田四周的边边角角,基本没有未照顾到的荒地。

       这里的水果尤其便宜。苹果不大,很好吃。橙子很大,味道也不错。

       行车途中,有人看到有卖橙子的路边摊,便要求停车。大家下去。它们看着很可爱。不过,想到每餐都有水果,又怕吃不了带着它们不方便。结果,买的人并不多。尽管价格如此之便宜,5迪拉姆即不到人民币5元可以买2斤。

  在非斯老城的街边停车时,正好一场大雨下来。

       大家匆匆前行。我俩由于在车上取东西而耽搁在了后面。之后,在曲曲折折的人迹稀少的胡同里努力追赶队伍。几个转弯以后,不见了他们的踪影。哪里想到,他们途中拐进了一家餐馆大门,而大门又在他们进去后被关上。餐馆没有明显的招牌,又与平常的住宅无异,很容易错过。

       我们傻傻地一直往前走。走到一条人群川流不息的商业街路口,面临向左还是向右的选择时,才与领队联系。发送地理位置后,那位地陪导游来找我们。跟着他往回走,又拐了好几个弯。

       真没料到,推门进去,外表平常的大墙里边,竟然有如此富丽堂皇的气派。

  餐厅竟然有这样的穹顶。

  午餐后,我们开始走进非斯的老城区。

       在摩洛哥,非斯是次于卡萨布兰卡、拉巴特的第三大千年古城,人口有一百多万。

       860年左右,在非斯建成了安德鲁斯清真寺和卡拉维因清真寺。前者是摩洛哥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后者因拥有270根圆柱而闻名。

       12世纪是非斯的全盛时期。当时,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科学与宗教的中心。据记载,那时有785座清真寺,现在仍有360余座。

       13至14世纪时,非斯取代马拉喀什成了马里尼德王国的首都。

       16世纪萨阿德王朝时期,在城的南、北山坡修建了两个碉堡,至今依然耸立。城内还有伊德里斯二世的坟墓。

       1912年,政治首都迁到了拉巴特。非斯的政治地位逐渐衰落。不过,由于有卡拉维因大清真寺和安达路斯大清真寺,它仍然是最主要的文化中心和宗教中心。

   我们看不到那些历史的遗迹,只能行走在人流拥挤的古老街道中。

       这座城门的两面有着不同的色彩。从老城里面看,它是绿色的。

  而从老城外面看,它是紫色的。

       据评价,非斯古城是当今世界上这类街区中最美丽的街区之一。

       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非斯古城的阿拉伯人居住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不过,非斯的城市结构在公元12世纪以后曾有所改变。

       现在,非斯老城还有着比较完整的城墙。蛛网般的狭窄街道连接着城镇的每个角落。据说有900多条街道。犹如迷宫般的老城内还有随处可见的清真寺、广场、市场,以及各种工匠作坊。

       老城里生活设施完善。各种商店、作坊一应俱全。很多当地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城门,一生就在城中度过。

       非斯,就是这座城市,曾被美国著名杂志《Traveler》评为全球最浪漫的10大城市之一。

  我们现在就进去了。

  这样的大饼应该有专用的名称吧?

  蔬菜和肉一起卖。

  据说,城中的居民还保持着中世纪的生活风俗和生活方式,严禁汽车进入。他们的运输工具以毛驴为主。满载货物的小毛驴常常就与游客并行。据说摩洛哥是世界上拥有毛驴最多的国家之一。

       而这头毛驴拉着的是垃圾车。

  就卖几只鸡,也没有专门摊位的老人。

  他的摊位还没有开张?

                        1、卡拉维因大清真寺

       就在一条窄街的右边,出现了这座清真寺。

       卡拉维因大清真寺是世界著名的古老大清真寺。它始建于809年1月2日。为伊德里斯二世所建。该寺最初名为谢里夫(意为尊贵的)大清真寺。

       不过,现在看到的大门似乎并不大。

  进门之后,一边的墙上挂着一张照片。

       小谢向我们解释,那些自上而下的水柱,以及接着水柱的那些坛子,原本是清真寺的计时装置。当然,它们已经不复存在了。

  据说,公元859 年由穆哈辛娜夫扩建清真寺,才将它改称为卡拉维因大清真寺。因为,当时有 突尼斯的凯鲁万人移居非斯。他们在非斯城的居住区被称为'卡拉维因'。 '卡拉维因'又译作凯洛因,是阿拉伯语'凯鲁万人'的音译。

       卡拉维因大清真寺不仅是北非地区重要的穆斯林礼拜场所,也是伊斯兰世界久负盛名的宗教和科学文化中心。

       不过,我们所能参观的处所,仅限于一个四方形的大天井。天井的四周都有高高的房舍。

  我们从这个门进来后,它又被关上了。看来,随手关门是非斯的习俗。

  这是所谓的大天井。

       前方是我们走进来的大门。

  这是从大门进来后,左边的一整面墙。

  左面墙中央的穹门。

  中央穹门的两边有这样的栅栏门。

  两个栅栏门之间的墙体。上面写着花体的阿拉伯文。

  地陪导游向我们解释古兰经里阿拉的阿拉伯文。

  他还说,位居墙上这幅图案中央的星星代表麦加。

       我再仔细看这幅图案,这颗浅棕色的星星有10个角。包裹着这颗星星的浅蓝色也有10块。而围绕这颗星星的浅棕色星星也有10颗。

       据我在伊朗时所知,伊斯兰教认为通向天堂的门有4扇。所以,牵涉到的数字都是4的倍数。何以在这里是10?

  门上方的木横梁有点腐朽了。

  礼拜大厅。

  大天井的一角。

  大天井的另一角。

  我们离开那里时,又有一拨游客进来参观。

  我们继续在老城区里转。

       这是公用水龙头。据说,那是天然的泉水,不是自来水。

  像悬挂万国旗那样陈列在墙上的毯子。

  转过一道墙,我们面对的是古代的高级驿站。

       走到门口朝里望,现在是一个博物馆。门边有人售票。有团友去看了,20迪拉姆一张参观券。

  这位卖长杆清洁器的老人走过去。

  这又是一个公用水龙头。在它左后方露出的半扇门,就是那个古代驿站。

  继续汇入小街中的人流里。

  正在做生意的小店老板。

  转弯处,有个清真寺。许多穆斯林正脱鞋进去。

  沿着外墙转过去,小谢指着墙上图案中间的开口说,这是人们来许愿时的投币口。

  许愿墙。

  看来她的生意不太好。

  这根横亘在大约一人高处的方木,是要求所有通过的人群低一下头。因为,里面是有清真寺的神圣的地方。

  有那么多干果、蜜饯的品种好卖?

  难得一见的售卖国旗及其他旗帜的商店。

       摩洛哥的国旗是红底绿星。据说,古代柏柏尔人的族旗同样是以红色为底,画上绿色的族徽。看来,其中也有所谓的路径依赖。

  并排10来家都是卖甜品的。

                      2、卡拉维因大学

       859年,在非斯设立的卡拉维因大学是最古老的伊斯兰高等学府,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

       也许,卡拉维因大学和卡拉维因清真寺是连通着的。我们只是在它们的外面走。

       859年,在什叶派伊德里斯王朝统治时,穆罕默德·法赫里之女穆哈辛娜(又名法蒂玛)倡导投资创建了卡拉维因大学。这是马格里布地区最早在清真寺内附设的伊斯兰大学。

       1143年,政府投资扩建卡拉维因清真寺。学校规模随之扩大,并正式为独立的高等学校建制。以后,经穆拉比特王朝至马林王朝的扩建,进一步发展成为马格里布地区宗教教育和伊斯兰学术文化的中心,培养了大批穆斯林学者,成为传播伊斯兰文化的中坚。

  我们只能从门外朝里张望一下。

  门外右侧墙上的牌子。

  门外左侧墙上的牌子。

  我用有道翻译官拍照翻译出来的文字,多少可以看出点意思。


  大学门前的路就这么窄。一位工人赶着两头毛驴朝这边走来。毛驴背上驮着大捆未处理好的兽皮,散发着那种特殊的气味。

       我们的下一个参观点是皮革工厂。

  继续走在大学外边的小街上。

  导游带我们走进另一处古代的驿站。现在被装修得焕然一新,成为一些商铺的聚集地。

  正在工作的织匠。

  小小书店的藏书。

  那边是时装店。楼上可能是地毯店。

  总算看到一个消防龙头。如此人口密集、街道复杂的老城区,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我身旁的团友说,幸好他们不用明火做饭。

  老房常常是危房。用木头支撑,挽狂澜于未倒,责莫大焉。

  这是一家不少中国游客光顾过的烤肉店。

  我们来到一个小广场。广场中间有棵树。

  树下摆放着5口大铁锅。

       小谢说,它们代表着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果然,旁边有专门用于介绍文物的牌子。

  照例,我只能用手机翻译软件拍照翻译。也许,多少可以读出点信息。

  小广场四周大都是些金属制品店。

  离开那里。继续走。

       又见支撑危房的木架子。

  坐在墙边玩手机的非斯人。

  这种状况真的是随处可见啊。

                   3、非斯的皮革厂

       非斯的皮革业非常有名,此类皮革厂也很多。我们不知道地陪导游今天会带我们去哪一家参观。

      在这些工厂里,仍还使用着传统的方法加工皮革。

       这是皮革厂门上方的广告。门很小。看不出里面还有家规模不小的工厂。

  进门之后看到的照片。正好把工厂的门卫拍进去。

  我们鱼贯地踏上盘旋着的两人宽的阶梯,就像在在攀登宣礼塔。

       可能有几十级台阶吧。然后,来到一个平台,得以居高临下地观看露天车间的盛况。

       这是右边的大池子。白色的可能是石灰水。

  一位工人在操作。

  左边的大池子里是各种各样的颜料。那是给皮革染色的。

  那里也有工人在操作。

  这是露天车间的全貌。

       据说,夏天时,这里的气味十分难闻。

       随后,免不了要去参观工厂的产品陈列室。

       两个楼面都有产品。从皮衣、皮鞋,到钱袋、提包,应有尽有。

  离开工厂之后,便步行走出老城,上了我们的车。

       我们沿着城墙外的公路驶行。公路的左边是城墙。很高,而且看来经过了维修。

  城门。

  箭楼。

  回到酒店。在酒店的平台上,可以遥观非斯老城。

  晚餐去外面吃。

       车行10多分钟,步入一条小胡同。从一个不起眼的门进去,再次让我惊叹,这座千年老城可真有藏龙卧虎之地啊。比起吃午餐的那家,这里更加厉害。显然,这样的装修绝不可能是现代的工程,也不可能用于一家旅游饭店。

       这是餐厅正面的舞台。今天晚餐时有节目助兴。

  这是正对舞台的楼上包厢。

  包厢下方用马赛克瓷砖铺就的图案。

  这是餐厅的穹顶。

       我问小谢,这种地方,祖上一定是大户人家吧?

       她说是的。这样的地方还很多。

  四位乐师演奏着在我们听来有些单调的乐曲。它们只能营造气氛,甚至很难说是那种欢乐及欢快的气氛。

  随后来的四位比较活泼些。他们边演奏边走上舞台。敲手鼓的那两位还不断地炫耀着他们旋转手鼓的演技。

  然后,他们走下舞台,在就餐者之间周旋。

  这是炫技者之一。

  他的乐器是一把大剪刀。

                       2020.01.26.6:00

                       于摩洛哥非斯的酒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