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国银行会成为招商银行的天花板吗,兼谈银行股的投资价值

 huyanluanyuya 2020-01-27
我的总体观点是:银行股的分化只会越来越大,而作为优秀银行的代表,招商银行的优势只会越来越突出,而招商银行对标的富国银行,不会成为招商银行的上限,招商银行只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过于庞大的银行业
 
提到银行股,很多人大概就会说,银行业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行业,银行业的规模会伴随GDP的增长而增长,并且其速度总体还要略高于GDP增速,意思是银行股能够持续增长下去。
其实,这句话要看你怎么理解。我们就拿中国的股市来说,其实中国股市的长期回报率要高于GDP的增长,但这并不影响股票指数大幅度的波动。作为一个行业,银行业不可能像股指那么调皮,上蹿下跳。

中国的金融业里银行占了大部分的权重。2015年,中国的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只有4%,但之后迅速攀升,到了2012年时已经达到了6.51%,短短三年之后,在2015年就达到了8.4%,之后又连续下降三年,到了2018年时仍达到7.7%。作为对比,日本1990年时金融业增加值达到最高比例的6.9%,而作为传统的金融强国,美国在2001年时达到高点7.7%,之后随着互联网泡沫破灭后重新下跌,至2006年重又达到7.6%,之后再次发生金融危机。2015年美国的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约为7%。

上面这张图是从网上截下来的,感觉是总体高了1个百分点。这张图有点老了,但其实也可以说明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到,美国的金融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在2006年之前一直维持高位,之后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后又有缓慢恢复,但始终未回到之前的高点。而英国的金融业增加值也在2008年之后持续下降,当前与美国保持同一水平。
其实我们都知道,美国和英国都是传统的金融业强国。相比之下,日本的制造业发达,可能与中国的情况更接近一些。日本的金融业增加值比重在2002年之后也是逐年下降的。
对于金融业增加值到底应该占据多大比重我不是专家,我也不知道以后会是什么趋势。只是我们从国际的经验来看,后续多半是要向国际接轨的。个人觉得后续的比重介于美国和日本之间是大概率的。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期,金融业的增长速度应该不会快于GDP增速。而银行业的增速可能还要更低一些。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两倍于美国

我们自然知道中国银行业对于金融业的绝对主要地位。不仅仅是金融业增加值的比重高于美国,而且其中的银行业的资产规模更是两倍于美国。下图是美国银行业的资产规模。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商业银行总资产大约在16万亿,差不多100万亿人民币的水平。而中国的银行业总资产已经达到了200万亿,两倍于美国。

我知道虽然很多人都谈银行股,但很少有人关注四大行。但不好意思,中国的四大行占据了银行业超过一半的市场。当然,从趋势来说,这个比例在缓慢下降中。我没搜到资产规模的比例,只搜到了利润比重,凑合看吧,实际情况也差不多。

从上面我们知道,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相比于中国的GDP有点过于超前了,以至于我都不敢对其将来的规模增长有太高的期望。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很可能是一个增长缓慢的市场。
四大行之外的100万亿,也是相当于整个美国的巨大空间
下面是过去几年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和利润增速。

其实即便今天增速似乎有所回转,但我个人觉得从较为长期的角度来说,很难比最近几年的速度更乐观。
并且,这个市场又被四大行切去了一半。
也就是说,其余银行其真正的空间就在剩下的100万亿里了。
但是,即便是这100万亿,也相当于整个美国银行业的规模了。也就是说,四大行之外的银行仍具备比较大的想象空间。

银行业利润增长的驱动力似乎在减弱

中国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还是利息收入,中间收入的比重虽然在持续提升,但与美国同行相比还略有差距。
可以看到,中国银行的利息收入大约占了银行总收入的80%,非利息收入占了20%。

对比一下美国同行:

 
可以看到美国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已经达到了30%。
利息收入就要依赖于贷款。贷款总要有人来接,对象无非是放给居民和放给公司。最近几年国家在坚定不移推进实体经济的去杠杆,于是银行把希望寄托在居民贷款上。但我们看看居民杠杆率,2018年也接近60%了。这个比例已经十分不低了,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已经不大了。

其实从贷款增速也可以看到,消费贷已经与总的贷款增速相当了。

也就是说,贷款进一步超常规增长的空间怕是没想象那么大。
而另外一方面,存贷比也在高位了。

你说贷款增速本来就慢,存贷比还不断攀升,这反映的其实还是负债端的增速其实更慢。存贷比已经达到十年新高,进一步提升就需要进一步拉存款了。
如果说过去几年贷款增速还能因为居民加杠杆而冲刺一段,那么现在即便是居民可以加,怕也没那么多钱可以贷了。
 
净息差似乎还有上升空间

我又来对比美国了。2014年时,中国银行的净息差还高于他们的美国同行,但最近几年随着贷款需求的不断下降,其净息差在2017年一季度达到了低点,之后又有小幅反弹。

很多银行的朋友都很苦恼,一方面是银行手上有大把的钱,急于寻找优质客户。一方面是很多有真实贷款需求的人贷不到款。如果银行后续能够进一步改进风险定价机制,这些以往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人或许可以以较高的贷款利率来获得贷款,从而推高银行的净息差。但话说回来,这又会推高坏账率。

但你又不能不佩服美国银行业的强大。美国银行业在激烈的竞争之下,仍保持了净息差高于中国同行,并且还保持了更低的坏账率。人家是怎么做到的呢?

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怕是要与国际接轨

其实我看中国的很多行业,都喜欢先来看看美国。美国的今天多半就是我们的明天。中国是一个大国,很多小国的情况未必适用于中国,但美国的今天绝对值得我们参考。
很多人一直诟病中国的银行业躺着也能赚钱。但事实上,最近几年银行业的日子似乎没那么好过了。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中国银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11年达到20%的高点之后,就开始快速下降,但当前仍达到了12%,这与美国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差不多,但仍比美国当前的净资产收益率高了大约3个百分点。

在贷款增速受限的情况下,在不进行大额分红的情况下,银行业超过12%的净资产收益率恐怕是难以维持,因为利息收入的增长恐怕很难维持如此高的增速。
我个人觉得,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仍会持续下降,但各个银行之间会加速分化。那些具备特色的优质银行会脱颖而出,而经营不善的银行躺着赚钱的机会慢慢就消失不见了,银行业的优胜劣汰已经开始了。
 
坏账风险是隐藏在水面以下的

我发现,业内人员普遍比行业外的人更悲观。其实银行的贷款坏账风险是后置的,尤其是一些长期贷款,在到期之前或许谁都不想去提前曝出来。也有些人为了避免被考核,也玩一些借新还旧的小把戏,将坏账的雷往后拖一拖。

我还看到了下面这张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A股扣除金融股和两桶油外的资本回报率实际还低于贷款利率。这意味着他们要是贷款,不但白给银行打工,还要倒贴一部分钱。而这一情况在2011年就开始出现了,在2017年去杠杆元年再次跌破贷款利率之后,近期的剪刀差还有加速的意思。
虽然说银行未必会贷款给这些破落户,但通常认为贷款利率要低于整个社会的资本回报率社会才会有发展。我相信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要高于普通企业。上市公司尚且如此之低,更不要提非上市公司了。而当前的情况,要么说明贷款利率高了,要么说明社会的资本回报低了。那我们能决定哪个呢?至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未来的贷款利率还会持续下行。
前面啰嗦了这么一大堆,似乎都是在说银行不好的。其实我并不是这个意思。对于银行这样一个无比巨大的行业来说,对于真正优质的银行,机会才刚刚开始。
优秀银行正在脱颖而出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在诟病银行业的同质化,赚钱时一个个盆满钵满,行业困难时一个一个哭爹喊娘。但最近几年,大家从估值和股价走势都已经明显看出了区别。
我们看看招商银行的走势:

再来看看交通银行的走势:

这截然不同的走势其实就反映了市场对银行经营分化的真实态度。我相信,今后这种分化只会更加明显。
造成这种走势分化的主要原因,一是业绩增速的分化,二是估值水平的分化。而其根本就在于零售业务。
先来看一下零售业务的贡献度:

从这里你大概可以看到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比较突出。

从个人贷款的占比,同样是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位都是常熟银行。这家银行其实值得我们关注的。
招商银行的伟大,才刚刚开始
 
我对平安银行还没有过太多研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招商银行。
大家都说招商银行的零售业非常的牛,那到底牛在什么地方呢?
先总体看看招行的零售业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相比营业收入的比重,其利润比重增长的速度更快,这显示零售业务的成本收入比在不断降低。

从上图可以看出,公司个人贷款的平均收益率始终高于公司类贷款,且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
先看存款结构:

看到了吗?招商银行的存款中,来自公司客户的活期占了35%,来自零售客户的活期又占了24%,两者相加占到了接近6成。

对比上面的成本就可以看到,活期存款的比例越大,负债的成本就越低。
我们来对比一下各家银行的存款结构:

招商银行的定期存款比重只有41%,而排名第二的是中信银行47%,第三位华夏银行的55%,之后是浦发银行的56%。光大银行甚至达到了67%。

定期存款的成本最低,也就为净息差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招商银行的净息差在可比银行中是最高的,其次是平安银行。我们应该注意到,平安银行的定期存款比例为63%,其存款成本要高于招行。这表明平安银行的贷款利率要高出招商银行。这应该是上面图中平安银行的个人贷款比重超高的结果。
下图是各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招行的优势在最近几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由于其存款成本显著低于同行,招商在信用扩张上比较保守,不需要贷款利率高出同行即可获得更高的净利差。也因为将钱贷给了优质客户,坏账率就显得非常低了。而平安银行的坏账率隐藏在兴业银行上面的那几根线之中。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出,平安银行在贷款的风险定价上真的是非常优异,在取得了更高的净息差的同时,坏账率却并不比同行更高。

看看招行的拨备覆盖率,仍然是那么鹤立鸡群:

看看各公司权重法下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可以看出招商的内生增长能力又是最强的。

富国银行不会是招商银行的天花板

招商银行的目标是富国银行。
招行的零售贷款占比已经与富国银行相当了:

但在负债端,富国银行的低成本存款的比例比招商银行还要高:

可以看到,富国银行低成本负债的比例达到了82%,比招行还要高。

这使得招商银行的负债端成本要高于富国银行,而资产端的利率要稍高与富国银行,使得净息差要低于富国银行:

这其实恰恰是招行后续进步的方向。
我们来看一下富国银行最近十几年的走势:

经历了最近十年的上涨,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巨大跌幅现在看起来似乎也没有那么深了。富国银行自2008年金融危机最低点至今已经增长了超过10倍。很多人追求的十年十倍,在富国银行完美实现了!我知道查理芒格在那一年大举抄底了富国银行!
作为对比,我们来看一下美国银行:

我们就知道,银行股如此的走势,其实不是个案。在富国银行不断创造新高的同时,美国银行还没达到前期高点。
富国银行当前的市值为2275亿美元,相当于16000亿人民币。当前招商银行的总市值为9800亿元。你觉得招商银行有一天会追上富国银行吗?
说起这个,我突然想起了十几年前,万科A当时也在向美国的同行学习,这家公司我印象很深,它叫帕尔迪,当前它的市值是100亿美元。从下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帕尔迪在2005年时市值就有这么高了,后来经历金融危机之后,市值跌了超过90%,如今又重新回到了前期高点。

当前唱空万科的人,每每以帕尔迪说事,说你的学习对象才100亿美元,你自己都250亿美元了,你觉得合理吗?如今它的学习对象还是100亿美元,万科已经530亿美元了。

你觉得富国银行会是招商银行的天花板吗?帕尔迪不会成为万科的天花板,富国银行凭什么会成为招商银行的天花板呢?
后记

感觉今天写得有点长了。

其实当前买银行应该抛弃买便宜的思路了,而更应该关注于银行的质量,应该更加关注于最优秀的银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