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国有一个习俗,为其他国家所不齿,为何连商鞅变法都改不掉

 寥斋 2020-01-27

秦国有一个非常落后的习俗,这个习俗让中原的其他国家都对秦国不齿,也是不愿意来往的原因。当然,既然称之为习俗,那自然由来已久,并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的。

秦国有一个习俗,为其他国家所不齿,为何连商鞅变法都改不掉

秦国图

一、习俗产生的原因。

这一习俗产生的原因,就与秦的由来有关了,秦自前898年,善于养马的嬴非子在甘肃清水一带立国,立国号为'秦'。立国以后,就同周边的西戎狄人部族争斗不休,秦统一天下以前,这种斗争或大或小,或间歇或连续,或如火如荼,或死灰复燃,基本上就没停止过。

双方打了数百年之久,既然有冲突就有来往,有来往也有融合。当中原内之内的其他各国分别都以'礼'的文明方式进化时,秦人却在不断地学习西戎部族的各种文明。

秦国有一个习俗,为其他国家所不齿,为何连商鞅变法都改不掉

秦国图

秦人在战争中学习到了西戎的战斗方式,也接受了西戎部族的生活方式,并将其的一些简陋的文化也学习了进去,这个丢人的习俗就是之一,并且,甚至到秦昭襄王的时候,这个习俗还盛行于宫廷之中。

二、落后的习俗

公园三百五十九年,秦孝公向天下人发布了'招贤领'来收集天下的人才。公开的向天下宣称:

'能出奇计强秦者,分之于土,尊之于官'。

谁能帮秦国强大,我就保他终身富贵。从中可以看出秦孝公强烈的图强信念,而此时的商鞅就是被他吸引前来的人才之一。

秦国有一个习俗,为其他国家所不齿,为何连商鞅变法都改不掉

商鞅剧照

当然,那时候他还不叫商鞅,而是叫卫鞅,或者公孙鞅,到秦国之后,商鞅惊讶的发现, 秦国中原不同,有着非常落后的习俗,

据《史书 秦纪》记载:

'秦戎狄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人居然跟戎狄一样,无论多大的岁数,父子都住在一个房子里同居。

可能有些读者认为:父子兄弟都是男人,住在一个房子里又能怎么样?

小的时候自然没什么问题,可一旦长大成人,娶了媳妇之后,问题就很大了,这都能成为伦理上的问题了。

秦国有一个习俗,为其他国家所不齿,为何连商鞅变法都改不掉

商鞅剧照

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都是很让人头疼的。

三、商鞅的改变方针

秦朝自秦孝公之后就不断地希望强国并融入中原一带的发达国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而成为主流,尤其是文化上一定要做出改变,不然,秦国的国力和文化都会发展不起来,也会一直被其他各国蔑视。

文化方面的改变,就得从纠正这种习俗,树立正确的家庭和伦理观。

这种纠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如果只说教和劝导是改变不了已经延续了好几百年的习俗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法令形式,强制秦国的百姓改变这种陋俗。那么到底怎么强制的改变呢?变法中有一条记载:'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一条明文规定了,家里只要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性,就必须分开居住,不然要缴纳更多的税务。

秦国有一个习俗,为其他国家所不齿,为何连商鞅变法都改不掉

张仪剧照

以这种法治的方式强行让老百姓分家,从一个个的大家庭分为更多的小家庭,让他们更有隐私和伦理的心态。

接下来,就面向全国,宣传'男女有别'的观念,让秦国的百姓们都了解伦理观念和羞耻心,来摆脱这个习俗。

这种做法一方面是用来摆脱这种落后的观念,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人们心中的宗族理念淡化,加强对百姓的控制。

四、习俗并没有消失

秦国有一个习俗,为其他国家所不齿,为何连商鞅变法都改不掉

秦国剧照

变法之后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对一个延续数百年的习俗,想要彻底纠正过来,非常难,一方面,与这种根深蒂固的'同室而居'的观念有关。

连男子成年以后必须分家都不能完全做到,那相应的理念,即男女有别的理念,自然不会被人当回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