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可夫斯基和他的第六交响曲《悲怆》

 香光庄 2020-01-27

天籁之音|诗意的栖居……


·

·

悲怆 Various Artists - 柴可夫斯基十大金曲

接上音箱(耳机)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小泽征尔指挥《悲怆》第四乐章

《悲怆》卡拉扬指挥完整版


西方美学家常用“优美”和“崇高”
这两个范畴归纳艺术作品,
这和中国古典美学对举的
“阴柔”和“阳刚”之美其实是一致的,
以音乐为例:
莫扎特、门德尔松、亨德尔、维瓦尔第、
罗西尼等人的弦乐作品
多给人行云流水、委婉含蓄的优美感;
反之,贝多芬、勃拉姆斯、
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则
充斥着无尽的挣扎和冲突,
有着撼人心魄的悲剧性力量。


这种内在的音乐张力已经超出了
作曲家的个体局限,
直探人类心灵深处共通的一种恐惧感,
《悲怆交响曲》就是“崇高”作品的典型,
描写了人生的恐怖、绝望、
阴郁、压抑,悲观,
这种深深的无望融入到了这部作品当中,
现在听来仍然有“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染力。

大名鼎鼎的老柴,
都不用怎么介绍了吧!
他全名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
“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他的作品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
俄罗斯广大知识阶层苦闷心理
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
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
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

天籁优选 vifa:丹麦国宝级蓝牙HiFi音箱(赠天籁会员资格) 小程序

P.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